分享

郑州博物馆:参观“阿富汗国家宝藏”

 nzpeach 2018-07-11

78日,在“蛋蛋”的带领下,我跟随小朋友们一起,前往河南郑州博物馆,参观了在那里举行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走近饱经沧桑却依然散发光芒的珍宝,感受不一样的丝路文明古国——


过去,阿富汗境内战火不断,这些文物被发现以后,一直被秘密地收藏了20多年。从2006年开始,这批珍贵的文物才重见天日,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众多的博物馆展出。 

2017824日,这批来自阿富汗的宝藏,亮相故宫博物院的午门,从而开始了它的中国之旅。随后,这个展览又在敦煌研究院和成都博物馆举行,2018525日终于来到郑州博物馆。

 

阿富汗位于中亚的腹地,曾经是“丝绸之路”的中心,乃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草原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和汉文明碰撞以后,产生的独特文化,令观众大饱眼福。

 

展览按照时间的顺序,结合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等四处阿富汗境内的古遗址,通过展示带有不同文明印记的金器、青铜器、玻璃器、象牙雕刻品等珍贵文物,勾勒出阿富汗早期历史,展现了这里多元的文明。

 

一、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走进偌大的展厅中,第一个单元的内容,非常简单,很不起眼。这里只展出了三组金光闪闪的杯子和碗,外观破坏严重,并且扭曲变形。但是,它们却是整个展厅里年代最早的文物!

 

1966年,阿富汗巴格兰的一位农民,偶然发现了法罗尔丘地遗址,在这里出土了一批金碗和银碗。它们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夏王朝时期。

虽然器形已经残缺,但是纹饰依然清晰,可以看到大量几何纹、野猪纹和公牛纹等精美的线条图案。这些纹饰既受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又吸收了典型的传统中亚风格。由此证明,早在青铜时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就在这里开始了。


 

二、阿伊·哈努姆:阿姆河畔的东方古城 

在展厅的中央,摆放着几件古希腊风格的科林斯式石柱头,它们出土于阿富汗东北部的阿伊·哈努姆城遗址。这里位于阿姆河胖,大约兴建于公元前330年,乃东方希腊化时代的文明中心。

 

公元前4世纪后期,古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军队东征波斯的时候,将希腊文明带到了阿富汗。随后,希腊人在这里建立巴克特里亚王国,并且兴建起一批希腊化的城市。阿伊·哈努姆就是一个典型的希腊城邦,城市设施十分完善,包括体育馆、图书馆、剧场、神庙、王宫等。 

在阿伊·哈努姆遗址,可以看到大量的瓦檐饰,模印的图案以棕榈叶为主,使用于城内的宫殿和官邸等重要的建筑之上;在西城墙外,阿姆河岸边的喷泉壁上,还发现了人物面具喷水口,这里很有可能是供附近竞技者们使用的淋雨场所。


在阿伊·哈努姆的竞技场遗址,还出土了石日晷,形态略呈座椅状,表面刻有七条代表季节的平行线和十一条代表时刻的垂直线;在阿伊·哈努姆的神庙圣所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石盒,应该是供女子存放化妆品和首饰之用。


这里展出的一块神像图案饰板,描绘了头戴花冠的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手执长棍和缰绳;旁边是长着翅膀的胜利女神,两神站在一辆由两头狮子所拉的战车上。它们的衣冠、巨轮高栏的战车、阶梯状的祭台,明显具有叙利亚和伊朗地区的元素。


在这个部分的结尾处,摆放着两件破损的陶器,外壁有希腊文的墨书题记,分别记载着盛放的橄榄油和银币,以及24年”的字样。根据古罗马史料的记载,“24年”指的是巴克特里亚王国欧克拉提德斯一世在位的第24年(公元前147年),正是第一次游牧民族南下入侵巴克特里亚和烧毁宫殿的前夕。两年之后,阿伊·哈努姆城废弃,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三、蒂拉丘地:黄金宝藏的神秘之墟

走进这个部分,周围黄金环绕,眼前金光熠熠,将整个展览推向了最高潮。其中,一顶黄金打造的王冠,成为这里的“镇展之宝”,它由若干金片组装而成,可以拆解,便于运输,作为礼仪和财富的象征。 


20世纪70年代,在阿富汗北部的朱兹詹省希比尔甘城外东北,考古学家在蒂拉丘地,祆教寺庙的遗址之中,先后发掘了六座墓葬,出土21618件精美的金器,堪称丝绸之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这件精美的金冠,出土于蒂拉丘地六号墓中,可见埋葬在这里的人身份有多么显赫。此墓位于土丘的西南部,为竖穴土坑墓,长2.5米,宽1.2米,深2米。墓主为2530岁的女性,仰身直肢,头朝向西,身上的穿戴比其他的墓主都奢华。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五座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璀璨夺目的金器,包括黄金打造的器物和装饰物,以及镶嵌绿松石的项链和首饰等,美轮美奂,熠熠生辉。展览按照不同的墓葬,进行集中展示——

 

1、一号墓

此墓位于土丘的西端,为竖穴土坑墓,长2.5米,宽1.3米,深2米。墓主为2535岁的女性,仰身直肢,头朝向北,从头到脚皆戴有不同的黄金饰品,身着含有大量金缀饰的衣服,并且陪葬有大量的化妆品。


 

2、二号墓

此墓位于土丘的西北端,为竖穴土坑墓,长2.5米,宽1.3米,深2米。墓主为3040岁的女性,仰身直肢葬,头朝向东北,从头到脚皆戴有不同的黄金饰品,身着含有大量金缀饰的衣服,胸上放有一件西汉连弧纹铜镜,脚边有一件银钵。


 

3、三号墓

此墓位于土丘的顶部,为竖穴土坑墓,长2.6米,宽1.5米,深1.5米。墓主为1825岁的女性,仰身直肢,头朝向北,从头到脚皆戴有不同的黄金饰品,身着含有大量金缀饰的衣服。头枕一件黄金钵,胸上放有一件西汉连弧纹铜镜,脚下棺外有一件带柄铜镜。另外,还出土一枚帕提亚银币和罗马金币。


 

4、五号墓

此墓位于土丘北部斜坡处,为竖穴土坑墓,长2.1米,宽0.8米,深1.65米。墓主为1520岁的女性,仰身直肢,头朝向西,从头到脚皆戴有不同的黄金饰品。


 

5、四号墓

此墓位于土丘的西部,为竖穴土坑墓,长2.7米,宽1.3米,深1.8米,有殉葬马匹的现象。墓主为男性,年龄约30岁,身长将近两米,头枕金钵,腰系金带,双腿配金炳铁剑,踝部有一对金踝饰。

 

这位男墓主与其他五位女墓主,下葬于公元前2550年之间,随葬品以浓郁的草原文化为主,埋葬习俗与游牧民族的特征吻合。结合文献记载,男墓主很可能是大月氏五翕侯中的贵霜侯赫拉欧斯,也就是贵霜王朝的建立者丘就却之父。



四、贝格拉姆:丝绸之路的贵霜夏都

公元1世纪中叶,大月氏的贵霜翕侯,统一各部以后,南下攻打印度,建立“贵霜帝国”,成为与东汉、罗马、帕提亚并立的四大强国之一。1936年,法国考古学家哈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发现了贝格拉姆古城的遗址,它很可能是贵霜帝国的夏都。 

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东邻中国,南括印度,北靠草原,西接波斯,与罗马帝国的东部边界相去不远,便于同周边各种文明进行交流。贝格拉姆成为中国、印度和地中海地区商贸往来的交通要冲,丝路通衢。 

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来自罗马的玻璃器、水晶器、玛瑙器等,晶莹剔透,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种用玻璃制作的海豚和鱼形象的器物,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呢?后来,通过观看展牌,才知道它们原来是“香水瓶”。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来自于罗马的青铜器和石膏。其中,在一件浮雕的圆盘上,刻画着一个孩子的上半身,背后长着一双翅膀,双手搂着一只蝴蝶。根据希腊神话的记载,它表现的可能是厄洛斯和普赛克的故事。


 

这里还有很多印度风情十足的物品,象牙雕刻的饰板给贝格拉姆带来一股炽热的“南亚风”。在精雕细琢之下,典型的印度杆栏式建筑浮现于饰板表面,复杂的纹饰装点着每一个细节,令人眼花缭乱。


 

在占据印度河流域以后,远道而来的希腊人与当地的印度人杂居共处。他们用希腊雕塑的形式,诠释流行于此地的佛教,从而创造出兼具希腊和印度风格的独特艺术——犍陀罗佛教艺术。


 

回看整个阿富汗展览,法罗尔丘地的文物体现了阿富汗的青铜文明,阿伊·哈努姆的遗物展示希腊文化在阿富汗的兴起,蒂拉丘地的金器展示了“巴克特里亚宝藏”,贝格拉姆的珍宝串联起了整个“丝绸之路”的美丽故事。

这批阿富汗的珍贵文物,出土以后,数十年来,历经坎坷,四处漂泊。如今,它们依然熠熠生辉,向世人讲述阿富汗曾经的辉煌。我们衷心祝愿这个国家能够早日回归平静,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藏,永远光耀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