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山楂核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味苦,性平。 「归经」 入胃、肝经。 「功效」 消食,散结,催生。 「主治」 食积不化,疝气,睾丸偏坠,难产。 「附方」 1、治胃积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 山楂核五钱(炒黄、研),沙苑蒺藜五钱(焙),鸡内金五钱(焙黄),加建曲五钱(焙)。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滚水送下。忌生冷。 2、治阴肾癫肿。 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 3、治难产。 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吞。 「药理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作用。 「禁忌」 气虚便溏者禁服。 「生长环境」 山楂生于海拔100-1500m的溪边、山谷、林缘或灌木丛中。 「分布地域」 1、山里红,分布于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2、云南山楂,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广西等地。 3、野山楂,分布于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及日本。 「采集收藏」 加工山楂或山楂糕时,收集种子,晒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性状」 种子呈橘瓣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mm,宽2-3mm。表面黄棕色,背面稍隆起,左右两面平坦或有凹痕。质坚硬,不易碎。气微。 「相关论述」 《纲目》:“吞之,化食磨积,治癫疝。” 《冯氏锦囊·药性》:“主催生,疝气。” 添加公众号,成为好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