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红宝石雕佛手,颜色沉静,整体为桃形,上有蝙蝠,意为多寿多福,具有非常吉祥的寓意。 古代读书人在书案上用炉焚香,以为高雅。金花丝嵌宝石炉、瓶、盒就是焚香的一套用具。 炉的盖、耳、足、座都是金花丝嵌红、蓝宝石和绿松石。仔细看,盖上有一颗宝石脱落,露出了下面的孔洞。 炉身嵌绿松石组成的锁子纹。 三足为镶金嵌宝的象鼻和象头。 金花丝嵌宝石瓶中插有铜镀金铲一柄,箸一双。 铲用以铲香灰,箸用以夹香料。铲面正中为团寿字,四周围有蝙蝠,取义福寿双全。 瓶身下为满饰珠宝的松鹤座托。 金花丝嵌宝石梅花式盒是盛香料的器具。 当时用的是檀香、沉香、龙涎香、切花香等块香。 盒下有花丝嵌宝梅花托座。 金錾花卉纹嵌宝石八角镂空盒,用金成色较高,精致典雅。盒上以镂雕、累丝及镶嵌三种工艺组成不同的纹饰,共镶翠、蓝宝、红宝、碧玺等上好的各色宝石318粒,展现出皇室用品独有的雍容华贵气质。 清代金器承袭明代金器多镶嵌的特点并有所发展,工艺水平有所提高,纹饰较明代繁缛复杂。据记载,1928年12月5日,北平特别市政府清查颐和园物品委员会在仁寿殿共清点出两件与此件相同的金盒。 乾隆白玉错金嵌宝石碗,用和阗玉精心制作,玉质莹白。器壁薄,横截面为圆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双耳,花瓣式圈足。 腹外壁饰花叶纹,独具特色的是枝叶由金片嵌饰而成,花朵则以108颗精琢的红宝石组成。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错以黄金,镶嵌红色宝石,显得格外豪华富丽。 本器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通过器物外在的华美体现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热情奔放的性格特色。正因此碗具有独特的艺术神韵且仿制功力精湛,所以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制成后始终为乾隆皇帝所珍爱,甚至在庆典活动时还被当作御殿赐茶的用具。 乾隆翡翠嵌珠宝鱼式盒,造型别致,做工精巧,雕琢细腻,巧妙利用俏色展现鱼鳞的质感,并嵌绿宝石鱼眼以呼应,鱼鳃、鱼鳍、鱼尾均镶红宝石,充满了皇家风范。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公元1738年—公元1780年)到承德避暑山庄恭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敬献贡品,其中有一件银胎绿珐琅嵌红宝石高足盖碗,乾隆十分喜爱,特命造办处仿制了这件金胎绿珐琅嵌红宝石高足盖碗。这两件姊妹文物称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见证。 此碗高足并带托,通体饰金丝为边,内镶红蓝宝石组成的花朵纹。碗心金圆圈内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款。此器材料贵重,制作精工。 乾隆银胎绿珐琅嵌红宝石右旋螺盒,也是班禅进贡的寿礼。 海螺口部镶有银胎珐琅套,其上装饰缠枝莲纹,并嵌红宝石、绿松石、硝石等宝石。配有皮匣,匣内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书写:「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班禅额尔德尼恭进利益珐琅镶嵌海螺一件。」 海螺为佛教法器,此器将天然海螺与珐琅工艺完美结合,十分罕见。而作为六世班禅为恭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所进献的礼物,更具重要的历史意义。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