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在古镇开了家染坊,用板蓝根、栀子做染料,竟然让玛莎拉蒂和奥迪……

 培训班背包 2018-07-12



在安仁古镇的第四年,青红染搬了新的院子,主力外挂覃伟正式加入工坊成为半个掌门,新的染坊,新的教室,新挂的门帘,都在七月的阳光中闪闪发亮。第四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青红染,一个关于出走的故事 



青红染的两位掌门人易小曼和覃伟,是亲如姐弟的好朋友。两人之间的渊源要回溯到8年前,小曼休学的那一年。


201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念大二的小曼,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毕业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无法忍受不知道目的的生活”,小曼做了一个“长到20岁,做得最勇敢也是最正确的决定”她决定休学一年,四处走走。


她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打工赚钱,在长沙一个画室做兼职时,小曼认识了为艺考学画的覃伟,两人很是投缘,便一直保持着联系。


▲ 走走停停,顺其自然。


后来小曼离开长沙,独自背包去了昆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和成都。一路走走停停,做过奶茶小妹、和流浪的手艺人扎过堆,胡扯着天南地北地故事,也曾在小镇待半个月研究姜黄豆腐,每天拿着药杵捣姜黄……


这一年的行走,虽然没有让小曼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却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小曼看清自己的内心,对自由、纯粹的渴望。因此,当小曼在毕业设计时接触并爱上草木染时,才有了为它全力以赴,离开城市的决心。


▲ 染布的小曼。


草木染,又称植物染,是一门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面料染色的技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化学染料出现之前,植物染是人们进行染色的最主要方式。


自然中的各式植物,通过浸煮、发酵等各种工艺成为染料,将布料浸润其中染色,最后晒干固色。它不如化学染料一样方便简单,但却取材自然,提取染料后的残渣也可归还自然,作为肥料,环保绿色。草木染制的布料,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婴孩也可放心穿着。


▲ 各种染料和它们染出来的颜色。


而覃伟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学习视觉设计,后来又去湖南大学读研究生。期间陆陆续续收到小曼的消息,知道她游历四方,回归学校,去了贵州侗寨、丹寨探访蓝染手艺人,学习草木染技法,又兜兜转转到了川西的安仁古镇,找了处院子安顿下来,创办自己的草木染工坊——青红染。



利用暑假的时间去安仁探望小曼的覃伟,第一次接触到草木染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染色技法,在不同的布料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质感。就算是同样的植物,不同的水温、浓度、媒染、面料也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颜色,非常迷人。”


▲ 板蓝根制成的靛蓝,栀子染出柔亮的黄色。

▲ 把整个手染成蓝色也不怕,无害的植物染料,洗洗就白了。


覃伟从小就喜欢做手工,也喜欢手作物品带来的温度,而他所学的视觉设计,又让他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去看待草木染,“把传统的技艺和现代的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呈现简约漂亮,又历久弥新的草木染制品。这样,青红染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他开始更多的关注、了解草木染,“我研究生论文的课题都是跟草木染相关的,比如草木染的图案设计、产品设计,产品策略等等。在学校的时候,也会远程帮小曼姐做一些设计相关的工作。”


▲ 自己动手做一个灯罩。


而古镇上云淡风轻的生活,一群志同道合的手艺人,染布、刺绣、篆刻,聊天、遛狗、酿酒,满目自然,满心欢喜。古镇周边有山林溪涧,春天踏青,夏天游泳,秋天采果,日子悠闲充实如同老时光。所有这一切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覃伟。


▲ 在树林和荒草地的中间野餐,遮蔽阳光,清风自来。

▲ 镇上的手艺人们,经常会聚在院子里吃饭。


每当有假期,他都会找时间来镇子上住一阵子,跟小曼姐一起打理工坊。“我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大城市恐惧症,一见高楼大厦就头晕,哈哈哈,我还是比较喜欢乡下的生活”。因此在今年小曼姐再次向他发出邀请时,他便来到安仁,正式入驻青红染。


▲ 工作中的小曼和覃伟。


 用手作呈现植物和色彩的魔术


推开青红染的院门走进去,草木的清香扑鼻而来,那些香味似乎在哪里闻过,很熟悉,但仔细分辨却又想不起来。晾晒的布匹像清风柔浪般迎来,深浅不一的蓝色在白色的布匹、扇面上层层晕染,这是青红染最具有标识性的产品之一。



与我们印象中传统得有些呆板的蓝染不同,青红染的产品,多了些现代简约的美感。比如店里颇受好评的“青山团扇”,在宣纸做的团扇上染出山脉一样的蓝色,不愧是凉风自来青山在。



他们毁了一百多把扇子,才做出一把称心如意的来。“首先扇子的形制要好看,选了很多才选中这把团扇;然后是材质,布面的多偏丝质,比较透很难达到染色效果,就选择了纸扇;纸扇的材质又分很多种,生宣、熟宣、半生宣等等,因为不同的材质、裁剪纹路,最后的成品都会不同”,覃伟和小曼试了很久,才做出来。被物道相中,一下子卖出去了一千多把。而在微店上也有客人陆陆续续来买了4次。


(偷偷告诉你,小微也入手了一把,骨架匀称扇面漂亮,有点小贵,但做为家中摆饰颜值颇高,我才不会告诉你,是我自己舍不得用呢。)


▲ 来自店铺回头客说。


另一个“粮食和蔬菜”系列也是店里的常青款。蘑菇、笋子、葫芦、豆子、大米,这些日常最为熟悉亲近的吃食,用手绘方式画在衣服上,再通过手工染色,变成从大人到小孩都爱的衣衫。


▲ 手绘图案,朴拙可爱。

▲ 用自然草木染成的衣服,小朋友可以放心穿着。


草木染,这一项发源于中国的古老技艺,随着现代化的快速进程被逐渐遗忘。但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却备受推崇。设计师中村世纪的个人潮牌个人品牌 VISVIM,便是以手工蓝染为特色,售价年年走高,依然大受追捧。


▲ VISVIM在纽约时装周。


小曼和覃伟对此并不气馁,他们会在空下来的时候去各地探访染织工坊,了解别人的模式,学习技艺,为青红染挖掘更多可能。


“在老挝,我们去探访了一个外国人和当地坊娘做的工坊,看他们是如何共享合作的,也体验了一把在湄公河边染布的感觉;在清迈乡下一个老爷爷,做了一辈子的纺织染色,跟他聊了很多,受益良多;……”聊到这些就滔滔不绝的覃伟,大概就是人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样子吧。


▲ 走出去是为了看得更多,学得更多,然后变成更好的青红染。


他们的坚持,让更多人看到了草木染的可能性,对这项中国传统工艺产生兴趣。奥迪、玛莎拉蒂都曾带着员工、客户到青红染来体验草木染的乐趣;一家山东的民宿在看到青红染的作品之后,也诚意邀请他们来用染织品装饰空间……


▲ 草木染的四个圈和三叉戟是否亲切和蔼了很多。

▲ 蓝染在家居空间中的应用,让氛围更显安宁静谧。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认识、了解草木染,青红染也开放工坊的体验活动(店铺内有链接,具体预约请询问店主),方便周边的人们前去体验。别忘了带上孩子,这可是一件非常受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哦,寓教于乐,玩着水和染料就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草木染,记起这个老工艺,毕竟真正有趣的东西不会被忘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