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级质控点评方案”对我院门诊处方优化 (发表)
2018-07-12 | 阅:  转:  |  分享 
  
“三级质控点评方案”对我院门诊处方

优化和合理用药的影响

刘静刘守亮田毅萍曾秀琴(酒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目的:建立并实施门诊处方“三级质控点评方案”,考察实施情况对我院门诊处方优化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一级质控由门诊药房的药剂师从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对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进行即时干预;二级质控,由临床药师完成,按照“处方质控点评标准”对处方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事后干预。三级质控由质控委员会专家小组完成,将每月考评结果与医师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结果: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于保障医疗用药安全,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有良好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三级质控,处方点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处方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为全面贯彻《处方管理办法》,保障用药安全,减少不合理用药,维护就医患者利益,医院制定并实施了门诊处方“三级质控点评方案”,为全面了解方案实施对我院门诊处方优化和合理用药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依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WHO/INRUD)的实地调研。

1三级质控点评方案

1.1“三级质控点评方案”的干预策略第一级质控由门诊药房药师从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方面对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考评,记录不合理处方内容,填写一级质控处方评价表,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干预内容包括:①即时干预:对窗口审核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与医师沟通,退回医师修改,经修改并签字确认后药师方可发药。②事后干预:对一些处方书写不规范个别信息缺项情况,处方调剂后,药师将处方交由医师修改完善,并将工作记录在案。

二级质控,临床药师完成,每月按调研方法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检查一级质控结果,填写二级质控处方评价表,对处方中具体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事后干预。以“回馈单”的形式将评价结果反馈医师;定期将抽查结果在药讯上公布;以书面材料交相关科室或医师;超常预警。

三级质控,由医院质控委员会完成,成员为主管院长、药事委员会专家、药剂科高级职称药师。由临床药学室将一、二级监测结果报质控委员会,由质控委员会专家小组讨论,出台相关规定,将考评结果与各科医师绩效考核挂钩。

1.2辅助策略①加强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题业务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知识讲座,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②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全院医生抗菌药物使用限制权限。③编写并向全院医生下发了《酒泉市人民医院实用药品目录》(门诊常用药品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④药剂科每季度以《医院药讯》的形式向全院医生宣传合理用药知识。⑤医院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处方医嘱书写情况进行讲评。

2效果调查

2.1调查指标干预前为方案未实施前2008年7~12月的600张处方,2009年7~12月600张处方为干预后。参考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合著的《HowtoinvestigateDrugsUseinHealthFacilities))(《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中的方法,选择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若干处方指标进行调研。

补充指标包括:①就诊时间;②药品调配时间③处方用药品种数④实发处方药品数患者了解Tab1Evaluationofqualitycontrolstandardsprescribed

检查项目 评分 一、一般书写性缺陷 6分 1.处方前记缺项或内容不全 1分 2.处方无临床诊断 1分 3.药品规格书写不规范 1分 4.用法用量书写不规范 1分 5.处方后记书写缺陷 1分 6.处方书写潦草不易辨认 1分 二、处方用药缺陷 14分 1.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 1分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或不一致 1分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1分 4.用法用量不适宜 1分 5.选用剂型或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1分 6.重复给药 1分 7.是否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 1分 8.无理由的大处方,药品品种多、数量大 1分 9.无理由开具高价药 1分 10.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1分 11.单处方用药是否超过5种 1分 12.处方开具用量不符合规定 1分 13.联合用药不适宜 1分 14.其他 1分 三、抗菌药用药缺陷 10分 1.选药评价(用药指征、分级原则、特殊生理患者抗生素选用) 3分 2.给药方法(剂量、次数、途径、疗程) 4分 3.联合用药评价(联用指征、联用原则、配伍禁忌) 3分 指“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加说明”

考评标准包括:一般书写性缺陷、处方用药缺陷、抗菌药用药缺陷,共计30分,采用得分制式,0~25分为不合格,26~29分为基本合格,满分为合格。

2.3统计方法将收集完整的评价表及调查问卷按Excel电子表格填写,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处方指标统计内容包括A:用药品种总数;: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0;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C/0;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E/0;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G/A;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K:处方总金额;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0。OA:平均就诊时间B:患者取药时药师C:处方用药品种总数D: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数E: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D/CF:标签标示完整的药品数G: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F/DH:患者了解I: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H/0。

2.4结果

2.4.1干预前、后处方指标变化情况见表2。

表2干预前、后处方指标变化情况

Tab2Comparisionofcriteriaofprescription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

处方指标 干预前 干预后 样本数/n 600 600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59.67 68.67 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71.83 91.5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119.83 93.54 抗菌药物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率/%

处方合格百分率/% 39.50

69.0 24.5

93.0 指“依据处方质控点评标准进行打分,分值>25分的处方为合格处方(含基本合格)”

干预前、后处方质量考核变化情况见表3。

表3干预前、后处方质量考核变化情况

Tab3Comparisionofprescriptionqualityassessment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

结果 一般书写性缺陷(n/%) 处方用药缺陷(n/%) 抗菌药用药缺陷(n/%) 干预前 204/34.00 169/28.17 161/26.83 干预后 54/9.00 65/10.83 66/11.00 2.4.3干预前、后患者关怀指标变化情况见表4。

表4干预前、后患者关怀指标变化情况

Tab4Comparisionofpatientcareindications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

结果 样本数/n 就诊时间/min 药品调配时间/s 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 药品标示完整率/% 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kailuoer325@sina.com



























献花(0)
+1
(本文系一介书生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