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复利的文章

 舒华09 2018-07-13

如果说最近几年读得最多的是什么,那无疑是研报。很多时候有事没事就会翻一翻研报。但我也知道很多人对研报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研报的一些看法。

1 只读关于行业与公司的研报

研报的种类非常多,其实我也清楚都有哪些。正如下图所示的什么晨会报告也算是研报之一,你看券商们好用功,每天还搞晨会分析市场,这至少是我所不去搞明白的。

我阅读研报只阅读两类行业研报与公司研报。比如前段时间我带着一些朋友系统性地看癌症相关的企业,那么与癌症相关的行业研报就需要看,因为看这些研报可以给我们关于癌症的big picture,只有行业大的概况知道,我们才能够做一些比较具体的研究。

行业的研报寻找通常比较困难,如果我们仅仅寻找癌症或者肿瘤,其实是很难找全我上面列举研报的,你最好还是对行业内部的具体品类,有所了解,这样找起来就相对容易一点。当然我找癌症相关研报的时候,是先知道癌症大致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的,然后按照治疗药物的演进,什么化学毒性药、小分子靶向药、单抗、免疫疗法等等都会成为我寻找行业报告的关键词或者切入点。

公司的研报,一般直接找到某个企业,然后找到所有的公司研报。如下图是艾德生物的研报,很多。实际上大部分是不用打开,不用看的。我的习惯是直接下载与看15页以上的研报就可以,因为其他短的研报,要不就是在做一些线性的预测,要不就是写得内容非常少,对我们理解企业帮助不是特别大,基本上都可以忽略过去不看。

反正我在分析任何企业之前,都会看行业研报与企业研报,作为自己分析企业的基础,大家要相信,有些专业的人收集的一些行业企业信息,还是挺有作用的,至少可以让你有一个坐标可以参考,不然在分析企业的是很容易迷路。

2 跟踪分析师

看到好的研报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好研报的分析师其他文章有时候也很值得看看,值得我们点进去·跟踪。比如在研究银行方面,联讯证券的李奇霖很多研报写得不错,就很值得看看。他写得东西基本上超过了雪球上大部分写的关于银行的文章,我觉得如果你关注银行的话,没有理由不看看他写得其他关于银行的文章。

大家可能会觉得上面截图中宏观专题不是关于行业或者企业的,其实它是关于银行这个行业的,所以有些措辞因为彼此之间的理解不一样,而我们不会去看了,理解各种措辞之间含义的差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看李奇霖的文章,就可以帮我破解很多以前对银行认识模糊或者不够深刻的地方,可以让我达到更高的高度,当然在中间还收获了很多银行的案例,比如北岩银行、安快银行、ING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如果这些资料我们自己去整理,那么肯定是要花一两年时间的,无疑人家可以帮助我们省很多时间。优秀的分析师有很多,估计各行各业都有,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积累。

比如如果你研究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什么的,那么招商证券的鄢凡及其团队写的东西就值得关注关注,有些东西写得确实不错。

3 明确研报的缺陷

所有的研报,我发现都有明显的两大缺陷:第一,竞争分析不足;第二,没有关于管理层的分析。竞争分析不足涉及到写研报的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解程度,这比较难,写不好也是正常的,但我们作为投资者自己要知道,不要人家怎么分析竞争,列举竞争对手是什么样子的,就任务竞争分析完成了,这还远远不够。

好的竞争分析呀应该是建立在发展的眼光之下的,需要与品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结合在一起,可能原来是同盟,现在就是敌人,原来是敌人,现在又是和平共处,还有时候可能根本就不是竞争对手,反而被当成竞争对手处理了。

所以我一般的做法是,企业竞争的状况,要自己重新分析,不然很难对企业理解更深刻,达到较好估值的目的。其实分析企业难的地方就是竞争,拿什么东西与谁在何地竞争,持久性到底是如何?可靠性又如何等等,需要系统地思考,要花大量时间,综合大量数据去判断。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千万不要找出租车司机这样角色的企业,虽然这个职业活了很久,但不断地面临着竞争,而且一次次竞争落败,过得很憋屈,要知道25年前,出租车司机是赚钱最好的职业之一,但后来被轿车、被出租车公司、被滴滴甚至被摩拜单车都给欺负,以前的姑娘都愿意嫁给出租车司机,就好像40年前的姑娘都爱嫁给卖猪肉的一般,但现在基本上就是很不好的职业,包括卖猪肉的也一样。

所以不分析清楚竞争,不投资,最好能作为你自己投资的一个原则,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投资错误方面的风险。

不仅仅是研报关于竞争的分析容易不出彩,大部分书籍也是很难写好竞争的,甚至波特写得关于竞争优势的三本书,在我看来,仍然不够接地气。我选择去军事、政治、历史、生物等学科借鉴对竞争的理解,效果还算不错,有兴趣的可以试试。比如下面的关于战争史的音频,其实是有利于我们怎么理解竞争的。只是大家很可能一开始把战争与投资与企业分析结合在一起,那就说明你缺少一套打通各种学科之间的理论体系,只能先去学得到这个体系,再想办法串起来。


对于没有分析管理层这个缺陷,很大原因是管理层或者企业文化的分析很少有非常客观的标准。也因为分析师或者我们都不是企业内部的人员,更难评价,不写也是正常的。

比如我曾经分析过一个企业,叫泛华保险。我是站在产业链分化的视角下去看待保险行业的,觉得泛华是值得关注的企业,但记得很清楚当年就有一个学习定位理论的朋友写了泛华保险管理怎么不好,我是无法反驳呀,但我也不会因为人家这么说一句就否定某个企业。这就是管理层分析难的地方。

我分析管理层与两大法宝,可以补充研报中管理层分析不足的缺陷。那就是情景和跟踪。情景的意思是把管理层的评价放在具体的情景之中,商业机会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商业机会下企业能不能抓住。能抓住,就是好的管理层。但没有商业机会,让再好的猫也抓不到老鼠。所以看猫好不好也好看有没有老鼠,没老鼠在到处抓老鼠的猫,无论是黑猫白猫都不是猫。跟踪则是需要我们动态调整自己对企业与管理层的认识。不要指望着一分析管理层,就能够达到对管理层清晰的认识了,这要不就是你运气好,要不就是环境没发生大变化。

每个人写得研报都不一样,肯定还有很多缺陷,比如有些人就喜欢在经营与财务上来回折腾,很少分析企业的战略,那明显也不对,一般这样的研报呀,我就直接翻过去得了,在我看来,经营与财务,是在理解战略与竞争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展开的,而不用花很大力气再去分析的事,如果你觉得还需要很详细去分析,说明上层分析做得不够。

4 品类与特性化理解

研报在分析行业的时候,也通常是针对行业的层面去看待问题的,行业层面看问题就容易出现我前面说的找错竞争对手错误分析竞争的问题。

所以一般我看到行业分析报告里面关于比较大量的统计分析,就会相对快得略过去。举个例子,比如我如果分析电动车,那么可能就不是特别在意整个电动车行业发展速度如何,大致知道不增长很快甚至0增长就可以了,但我会关注行业内部,某个品类或者特性是大增长的,这就值得我们关注与分析了,这样找呀找呀,就可能找到雅迪。这就是品类与特性化理解的好处。

所以看研报的时候,最好是看看具体的品类与特性过去与现在是如何演变的,然后推测未来可能如何演变,并确定可能的概率,只有这样的才能够以后分析企业起来,自己也能信,不然总会有种赌的感觉。

5研报哪里找

很多人会关注研报哪里找这个基础问题,当然你财大气粗有买choice、同花顺find、wind数据库,那就没问题了,可以直接下。如果没有,那建议一下几个途径去看看。

choice手机版。上次有人告诉我choice手机版要验证什么的,我试用了几个月好像还是不要验证与收费的嘛,如果能用最好哦,大家可以试试看。

乐晴智库(http://www./searchinfo)。这个是要收费的,但一个月3块,估计大家都能接受,其缺点是研报不全,但好的是都是长研报、下来看看,是不错的。

慧博投研资讯(http://www./elitelist.html)。注册一个,然后把你有的研报上传与它们交换,可能会得到一些你想要的研报。

微信公众号。比如如果你研究定制家居,那么下面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关注一下,里面会有一些研报。

6 弃糟粕

研报中会有大量的糟粕,因为写研报的很多人很关心写研报以后股票会不会涨,以至于很多分析就会用短期导向所在。他们也要吃饭,写那些内容正常,他们会突出会涨的企业,而不关注不会涨的企业,但我觉得我们要坚决摒弃这些内容,不要看也没必要看。比如我就从来不看券商研报中关于财务预测的部分,觉得对我们来说用处不大。

一份研报可能内容很多,只要有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或者行业,就是值得研读的研报,我常常会选择把研报打印出来,集合成一本书的样子来看,中间自然有很多糟粕性的东西,但总的来说呀,瑕不掩瑜,只要我们掌握了寻找好研报的能力,那么糟粕自然也会少很多。(作者:渔_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