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不过诗经》

 爱学习的动漫迷 2018-07-15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先贤孔子曾如此盛赞《诗经》。作为中华民族第一部诗歌总集,传统文学经典中的经典,是案头的佳客,也应该是枕边的良友。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305篇作品,涉及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风物,人情,掌故,是了解过去时光的窗口,也能从中一鉴古今的风貌差异。有人说,诗三百,虽然只是三百余篇,却是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有人大赞,胜于《十万个为什么》。从《诗经》里可以解读太多知识,比如《诗经名物图》便是取自诗经里的植物,将之以绘画的方式呈现。

《诗经名物图》作者为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细井徇撰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诗经中的草、木、鸟、兽、鱼、虫,共收图二百多种。细井徇,号东阳,曾为僧为医,撰有《四诊借要》等,《诗经名物图》绘于1848年,即嘉永元年。 二百多年的作品,如今看来,依然气韵生动:草木青翠,典雅素净,动物生动传神,维妙维肖,呈现出万千意趣,非常精美,非常吸引人。

其实,在细井徇撰绘《诗经名物图》之前的元禄七年(即1694年),已有日本儒生新井白石与画师狩野春湖合作完成一部日本诗经诗史上首部《诗经图》。这部《诗经图》现藏于日本皇室图书馆,秘藏于皇宫深院,从已现世的几幅画面来看,笔触细腻,画风古朴,非常考究。后来, 新井白石的朋友若水请益(日本的李时珍,本草研究者),也于1709年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创作了一部《诗经小识》,成为日本诗经学史上第一部名物学著作。自此至18世纪,日本的诗经名物研究已蔚然成风。如冈元凤纂、桔国雄画的《毛诗品物图考》(1785 年),中村惕斋、渊景山所纂《诗经图解》收入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10 年出版的《先哲遗著》,细井徇、细井东阳的《诗经名物图解》,尾田玄古的《诗经图解》、佐久间熊水的《诗经图考》、岩濑的《诗经图说》、江户时代渊在宽《诗疏图解》等等。

有人要说,为什么墙里开花墙外香,其实,也并非只在日本有诗经热。中国的诗经名物研究也早已开始。比如,三国时陆机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唐文宗时有《毛诗草木虫鱼图》(已失传),清人徐鼎的《毛诗名物图说》等等。从后世影响来看,冈元凤的《毛诗品物图考》与清人徐鼎的《毛诗名物图说》,被认为是《诗经》图学史上两部代表性著作。杨之水的《诗经别裁》中对历来的诗经名物研究作出详细的考证,有兴趣者也可一阅。

仔细翻阅细井徇撰绘的《诗经名物图》,只觉美不胜收。这里,一花一草皆悦目,一枝一叶总关情,也让人有将诗经的草木鸟兽虫鱼,一一找出比对的冲动。比如卷耳,原来就是现在的苍耳,就是小时候在野地里玩耍时,粘在衣服上满是钩刺的“羊负来”。因其果实形状如古时妇女穿耳饰珠的耳珰,又名“耳珰草”。识出千年流传至今,虽名称略有变化,然此名物不变,妙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