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一第二章第二节:学习研究《易经》的知识储备

 致虚守静123 2018-07-15
第二节    学习研究《易经》的知识储备

    研习《易经》、解读《易经》,既是一种开智、发现、理解、诠释、印证、认同、意义转换的过程,也是一种身、心融入和体验的过程,所以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乐此不疲,都渴望从这部巨著中拾取智慧以校正人生坐标,改正人生航向,但由于个人的差异,尤其是个人所具备知识的差异,使得众多研易之人都只是徘徊在易学大门之外!
    想要研习《易经》、解读《易经》,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首先需要具备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易经》原文为古文,如果个人的古文知识欠缺,那么就会对经文的解读产生很大阻碍甚至是歧义、错误。比如《乾为天》卦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如果古文知识欠缺那么很有可能将此句解读为:'看见龙在田里,利于去见当官之人。'这么解读实在是大谬。因为解读经文不是简单的只从字面对经文来翻译,而是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解读方法,对此句我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此句中'见'通假'现'字;'龙'指君子;'大人'指德才兼备之人;整句简意为:'君子走出低谷,开始展现自己的德才。'而且本句中的'利见大人'与《乾为天》卦九五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的'利见大人'也不是一个意思!所以说没有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根本就读不懂《易经》!!!
    而后需要具备一定的上古时代及商、周时期的宗法、历史、人文、礼制等方面的知识,因为《周易》成书年代是在商周时期,书中很多卦辞、爻辞的内容都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解读经文时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这样才能客观而不偏颇。比如《坤为地》卦六五爻辞:'黄裳元吉'这一句,我看到某本解读《易经》的书,是个大学教授、易学专家写的,他书中居然将此句解释为:'把黄色的土地当作衣裳穿在身上,取得极大的吉祥',我看了这解释直接就吐了,这样的垃圾书居然也能出版!!!类似这样解读《易经》的出版物太多了,真是误人子弟!!!要正确理解这一句爻辞的意思,如果对上古时代的礼制不够了解,就根本解读不了,犹如盲人摸象!《系辞传》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由此可见,《乾》、《坤》两卦,含有衣裳之制即古代服制制度,《坤》卦言'裳',相对而言《乾》则为'衣'。为何衣裳之制与天下治理相关?这是因为衣裳之制含有当时社会中丰富的礼制观念,代表着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进步,代表着人类从裸体到保暖到遮羞再到礼服再到朝服的进步,服饰跟从礼制的变化表示了社会制度的变化和人们所处社会阶级的不同。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周易稗疏》中解释'黄裳'云:'黄裳者,玄端服之裳,自人君至命士皆服之。若下士,则杂裳,不成章美。故以黄为美饰。五位中而纯阴不杂以居之,斯以为在中之美也。'王船山真是一针见血哦。简单解读一下这句爻辞应为:'从天子到百姓皆尊崇礼制、服制,这才最吉祥。'这才符合当时'周道尊尊'的社会背景。所以说,对上古时代及商、周时期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知识的匮乏是研易的一大阻碍!
    再就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古书阅读量,尤其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书籍,以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儒学知识及后世儒学名家对《易经》的注释书籍。《周易》融入孔子的《易传》而成《易经》,其最初是被奉为儒家经典,书中太多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等都涉及到儒学知识,而且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以及后世有关《易经》的解读、注释书籍很多,他们书中所运用的语句往往与《易经》中的众多词汇旁征博引、相互印证,所以要深刻理解《易经》经文,就需要有一定的的古书阅读量和儒学知识。比如《水雷屯》卦初九爻辞:'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其中'磐桓'一词如果你不知道意思,那就对这句爻辞难理解了,所以就得先考证这个词的含义,一般是需要从其它古籍中加以考证,但这个词的含义又有多种解释,如《释文》解释为:旋也;《禹贡》解释为:曲折;《汉书》解释为:徘徊、逗留;《水经注》解释为:盘转、回环;《醒世恒言》解释为:玩乐;《文心雕龙》解释为:广远...众多学者将这句爻辞中的'磐桓'解释为'徘徊',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很偏颇,是脱离了《水雷屯》卦之本义的,根据朱熹《周易本义》、程颐《程氏易传》及《序卦传》等的注释:'屯,阴阳始交,物之始生,震动在下,坎险在上,动虽可亨,而有险则宜守正而未可遽进。'(遽意为匆忙、惊慌)所以此处'磐桓'应解释为'因曲折险陷而应守正缓行',并不是徘徊不前的意思,如果徘徊不前,何来'利居贞。利建侯'?!所以研易不能只盯着《易经》原文看,与易经相关的大量书籍一定要有阅读量的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阅读、理解和阐释经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