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88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7-15

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血痹/小结

   上课,我们接着上次课,把血痹病作一个小结,等于对上次课的原文分析,再作一次深入的理解。

   按语: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历代对于血痹病的认识。一、首先看《素问.五脏生成篇》它提出“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这是说,血痹的成因为起居无常,有被微风吹之,感受风邪,而且把病机、病位点出来了,与肌肤、血分的滞而不通有关,在《素问》已经有所认识。
   还有就是《南洋活人书》对这个命名上,说“痹者,闭也,痹而不仁,故曰
痹也”,所以我们说血痹的命名是病位与病机的结合。

二、到了《金匮》这里,仲景就有继承、有发挥,比方说,原文里,昨天我没有强调“卧不时动摇”的问题,我分析了尊荣人的体质,“骨弱肌肤盛”涉及到脾肾的不足。
   另外,“重疲劳汗出”,不耐劳作,“卧不时动摇”它的有思虑伤脾的含义
,思虑伤脾就是,比方说,无事多虑、多思,到了夜间该睡觉的时候还辗转反侧,睡眠不安,这都涉及到抗病能力低下。
   所以这个“卧不时动摇”和“骨弱肌肤盛”实际上都涉及到脾、肾。脾,是
气血生化之源,这更主要,因为脾主肌肉和肌肤的关系,这就是从“卧出而风吹之”和“卧不时动摇”最终落实到思虑伤脾,抵抗力差,所以即或是感受了微风,他也要得血痹病,这是我把它联系起来,就是 《金匮》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

三、我请大家看一下《心典》,就是我们《讲义》的第一条[选注]《心典》是清代的尤在泾写的,他就等于把这个第一条,为什么要用针刺法治疗,作了一个说明。
   他说“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乃因疲劳汗出,而阳气一伤,卧不时动摇,
而阳气再伤,于是风气虽微,得以直入血中而为痹,经云:邪入于阴则痹也,脉微为阳微,涩为血滞,紧则邪之征也”。他把这条原文全给解释清楚了。
   他又
说“血中之邪,始以阳气伤而得入,终必得阳气通而后出”。说这个微风侵袭是乘虚而入,但是你想要邪气出,得靠阳气推动,这就是讲针刺法的机理。
  “而痹之为病,血既以风入而痹于外,阳亦以血痹而止于中,故必针以引阳
使出,阳出而邪去,邪去而脉紧乃和,血痹乃通,以是知血分受痹,不当独治其血矣”。这一大段解释就等于给我上次解释的原文,做了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很好的概括。

   简而言之,针刺引动阳气,气行则血行,所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第一条原文是这么理解的。

   第二条原文,他为什么要立黄芪桂枝五物汤呢?
   就是象我们《讲义》66页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阴
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调以什么甘药,没有说明?
   仲景在《内经》提出的原则的指导下创制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它的主治证,
首先他提到了“阴阳俱微”,“阴阳”的含义意味着,它的营卫气血俱不足。

第一、“脉位”以关前的寸脉为阳,关后尺脉为阴。
第二、就是取脉法,或者说是诊脉法,就是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第三,是脉象的分类,浮脉、滑脉、数脉等等就是阳脉;阴脉就是,沉脉、迟
脉、弦脉、紧脉,这就是阴脉。
​   因为《金匮》的,脉法里,它挺复杂,比方说,脉象的种类
、类别,单一脉就有18种,符合脉51种,其他,比方说,还有一些在别的书上没有见到的,什么脉促、脉厥、平脉。还有象真脏脉,死脉等等,还没有单独来统计,所以它非常复杂,我现在讲的,就是脉象在一般情况下,阴阳辨脉法是这样来分阴阳的。

   为什么要把阴阳辨脉法再重复一下呢?
   因为有些参考书,包括一些大部头的参考书,它的第二个说法有关脉象的阴
阳的理解,是照着这个《讲义》[选注]也是《心典》尤在泾所说的“阴阳俱微,该人迎、趺阳、太溪而言”,就是按照《内经》的遍身诊脉法,还得去摸摸趺阳、摸摸太溪、俱微。
   《难经》它讲叫做三部九候诊法,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地方讲阴阳俱微,我也
是从阴阳、从脉法上说,因为,我这种理解到我们讲胸痹病机的时候“阳微阴弦”的解释,我就不再重复了,就是从阴阳辨脉法去分析,寸脉为阳尺脉为阴;诊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包括脉象本身的分类,分阴、阳。所以我讲的,和尤在泾的注的解释的区别在那里,大家再去体会。

   我们再看[选注]《心典》说“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即阳不足而阴为痹之象,不仁者,肢体顽痹,痛痒不觉,如风痹状,而实非风也”。
​   这儿是因为概念
上很清楚,风痹,呈游走性疼痛,但是它风痹是属于“风、寒、湿杂至,而合而为痹”侵犯的部位应该是肌肉关节之间,而血痹,受侵犯部位,就是肌肤,是以麻木不仁为主证,如果说“如风痹状”,是因为它兼有轻微的疼痛,或者是一种酸痛,可以这么来理解这条原文。
   下面又讲“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营之滞,助卫之行,亦针引阳气之意,以脉阴阳俱微,故不可针而可药,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调以甘药也”。
   所以,作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从方剂组成上就是要体现“调以甘药”,具有振奋阳气的作用,达到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作用,所以,取方中的黄芪益气;芍药和阴;桂枝通阳;姜枣调和营卫,共同达到温阳行痹的作用。

   以上是有关历代医家对于血痹病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病位、“针引阳气”和“调以甘药”的具体治法。

   实际上临床应用,如果针药结合,也有利于疾病的向愈,不是说“虚之甚,不针刺”,如果说针刺法,它引动阳气的作用促进气行、血行,使血分的滞而不畅更快的解除,这也可以提畅,要是按照张仲景的原文,第一条是轻证,针引阳气,较重证,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