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歌嘹亮—《秦风.无衣》赏析

 轻风无意 2018-07-16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是战士出征时批在铠甲上的外衣。

岂:怎、怎能。

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

③同仇:共同对敌。

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作:起。

⑥裳:下衣,此指战裙。

⑦甲兵:铠甲与兵器。

⑧行:往。

【赏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表示反问的副词。袍:战袍,即军用的斗篷、披风之类。这两句说,谁说没有衣服?我与你同穿一件战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王:指国王,这里也代表国家。兴师:出兵。戈、矛,均为古代兵器。这两句是说,国家就要兴兵打仗,还击敌人了,我要赶快修整好武器——戈矛。

“与子同仇”,同仇:犹言共同的仇敌。

“与子同泽”,泽:同襗,内衣。

“与子偕作”,偕作:一起奋起。

“与子同裳”,裳:战裙。

“与子偕行”,偕行:,一起出征,进军。

西戎与当时西北的秦地毗邻,常常发动战争侵扰。这首诗就是在反侵略战争中产生的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每章开首,都是用设为问答的句式,豪迈的口吻,来表现奋起从军,慷慨互助的精神。所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不是《七月》中所写的吗?但当国土受到外敌侵略,民族生存受到威胁时,却激起了他们对外敌的强烈仇恨,决心誓死保卫祖国;流血牺牲且不怕,“无衣”又何在话下,宁可以,“同袍”、“同泽”、“同裳”,也要奔赴战场,共同杀敌。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团结友爱,共赴国难的精神是十分感动人的。下面用“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来表示整修武器,磨砺兵刃,整装待发,表现了高昂的战斗热情。结语,又用“同仇”、“偕作”、“偕行”,表现了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同奋起,齐心协力御侮保国的崇高而无畏的精神。朱熹《诗集传》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诗歌篇章虽短,但却洋溢着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英雄主义精神。

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但那是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不义之战。至于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斗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每当国难临头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被灭亡的根本。

诗共三章,每一章字数、句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以为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第一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目的是统一思想;第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是行动的开始,是统一行动;第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高昂情绪。这三章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构成本诗歌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人称秦地民风强悍,在本诗歌中可见一斑。

《无衣》是一首嘹亮的军歌,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依立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象,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来说,则又是一首动员令。可见此时的《无衣》开始与保家卫国的本意渐去渐远。

 

附录:《秦风.无衣》今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秦风·无衣》《秦风·无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