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为啥会出现餐后低血压

 红花绿叶园 2018-07-16
 

  黎老太72岁,平时身体尚可。可近半个月餐后总感觉头晕、眼前发黑。近日她到医院检查,血压为78/36毫米汞柱,其他正常,医生说她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的是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若进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未达上述标准,但出现头晕、乏力、视物不清等,也属于餐后低血压范畴。大多症状轻、时间短,不需治疗。但有高血压或冠心病者应当提高警惕,防跌伤或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人们进餐后,由于要消化吸收,大量血液流至肠胃,心血管系统血供相应减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青壮年大脑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及代谢能力强,虽然进食后心血管系统供血减少,但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四肢血管收缩,抵消了血管扩张所致的降压效应,仍可使血压维持在大致恒定范围。

  那么,老年人为什么易出现餐后低血压呢?因为老年人血管调节中枢与运动中枢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调节血压恒定的功能下降,故会出现餐后低血压现象,需多防范。刘树雄/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