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曲中词歌 07 用《斯卡布罗集市》曲填词的五首中国歌曲

 pinganxile 2018-07-16


《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美国歌手保罗.西蒙(Paul Simon)在英国学习期间从英国民歌歌手马丁.卡西(Martin  Carthy)那里学会了这首歌,然后对其进行了改编:他把自己创作的另一首歌《The Side of A Hill》的部分内容,由他的黄金搭档阿特.加芬克尔(Art Garfunkel)编曲,作为用和声演唱《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的副歌。歌曲的全名于是改为《ScarboroughFair /Canticle》。歌曲由两人共同演唱,收录在他们的第三张唱片集中。该歌曲成为1967年的电影《毕业生》(1968年获奥斯卡奖)的插曲之一,也成为1968年畅销歌曲排行榜的榜首。经很多歌星的翻唱,几十年来长盛不衰。虽然作为《ScarboroughFair /Canticle》主旋律的《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这首古老民歌是在西蒙和加芬克尔改编与和唱后才被现代人注意与热传的,但人们在说起它们时,往往还是统称之为《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

歌中所唱的斯卡布罗,是位于英格兰东北北约克郡的一个滨海小镇,中世纪时那里是英格兰甚至全欧洲商人经常聚集的一个海边重镇,一年中有45天的集市。现在虽然早已没有了集市,但仍然是一个著名的度假胜地。并且,随着《斯卡布罗集市》这只歌热传世界,这里又成为旅游者纷纷彼往的地方。

    从完整的歌曲来看,西蒙和加芬克尔似乎是在各唱各的,唱的内容不同,音乐也不同。蜿蜒曲折的音乐,浅吟低唱的和声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呢?这个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是一个唱不完的爱情故事还是一首反战歌曲?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和对三个完不成的任务,怎样理解?

歌中每一段都有这样一句唱词:parsley、sage、rosemary and thyme,翻译成中文是四种芬芳型花草: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句歌词与前后文没有丝毫的关联,这些花草也不是斯堡的特产。有些人解释说: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四种香草象征着善良、力量、温柔和勇气,是歌者对少女的赞美。但也有人说这是代表着死亡:年轻人至死仍深爱着心中的挚爱之人,这歌声是死者魂魄(或战死的士兵)在呻吟和叹息。甚至有人把这芬芳型花草与反战联系起来,从而引伸出它们的深层含义。如认为sage寓意为贤哲,thyme比拟为时间等。而另有人却根据中外民歌多用比兴或只兴不比、或用一些词作过渡、或用一些事物煽情等等与歌曲内容并不相干的词语的情况,认为歌中反复出现的这四种花草什么含意都没有。

再有就是歌中唱到年轻人要心上人做三件实际上是完不成的事,要做成了才能成为我的挚爱。如第一件就是不用针线没有接缝做件衬衣。众多的解释是:年轻人对恋人这三样难以实现的期望,便是对爱情不舍的追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能表示对爱情的坚毅和挚着。

所有不同意见的辨析,对于这首歌曲的欣赏、唱奏、歌词译配、填词配成中文歌,无疑都有好处。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是常有的事。例如,2000年4月,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的《月光女神》(La Luna)发行。她把《斯卡布罗集市》原词中的 she(她) 都改成 he(他)。这时,在听众的感觉中,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多少带有反战意味的男声哀歌忽然变为细语瓢渺、似唱如吟的女声情歌了。而这男声哀歌与女声情歌却相得益彰地热传开来。又如,格里高利(Gregorian)合唱团(又称教皇合唱团)曾翻唱西蒙和加芬克尔的《ScarboroughFair /Canticle》,唱得平淡乏味。而当这合唱团与莎拉.布莱曼合作并重新编曲配器时,却与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合唱不同、也与布莱曼的独唱不同地唱出了新韵味,大受广大听众赞赏。《斯卡布罗集市》作为1960年代最受美国大学生欢迎的电影《毕业生》的插曲,曾被那一代人特别是那一代青年学生视为至爱。诚然与当时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和嬉皮士运动的叛逆潮流有关。但是,这首歌为什么会引得60後、70後以至00后一代又一代人对它情有独钟?喜欢这首歌的中国人许多不懂英文,为什么却在不知道或知道一点这歌的意思的情况下,被西蒙和加芬克尔的那歌声互相交织、互相缠绕、时而甜美、时而哀伤的演唱所吸引,被莎拉.布莱曼那有如天籁的气声和细语瓢渺、缠绵悱恻的浅吟低唱所感动,一遍一遍地听,一步一步地勾勒充实自己的设想?这些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去否定或支持关于这首歌的辨析中的某种意见。但却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首歌对听者、唱奏者、填词者给了多么广阔自由的设想与创作空间。用《斯卡布罗集市》曲填中文词的几首意境不大相同的歌曲便是因此产生的。

    潘月剑填词的《往事如昔》是对往日爱情的温馨深切怀念,而张明敏唱的《毕业生》,却只是按照用此歌作为插曲的电影的名称来抒发毕业生对老师、父母之恩和同学之情的感念,尽管电影《毕业生》的主题远非如此。《往事如昔》和《毕业生》的歌词分别录如下:

《往事如昔》歌词

当我轻轻的离开了你,让我回到我北方去。当北方已是漫天大雪,我会怀念遥远的你。

在那寂寞如水的夜里,我曾紧紧拥抱着你。满天的繁星无声无息,幸福让人满心欢喜。

当我轻轻的离开了你,让我回到我北方去。当北方已是漫天大雪,我会怀念遥远的你。

当我轻轻的唱起了你,爱的回忆飘满四季。当春风吹干了你的泪滴,青春无悔往事如昔。

《毕业生》歌词

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无限的离情充满心怀,心难舍师恩深如海。

回忆当年离乡背井,深夜里梦回旧家园;游子的热泪沾湿枕畔,最难忘父母的慈颜。

还记得那阳光遍地,也记得寒风又苦雨;无论是快乐失意日子,最温暖美好的友谊。

祝福声中默默回忆,琴声起骊歌正悠扬;莫犹豫也莫再迟疑,好男儿鹏程千万里。

    很容易在网上找到歌曲《往事如昔》和《毕业生》的简谱以及刘亮鹭、刘紫玲、:雷婷、赵鹏等歌手演唱《往事如昔》和张明敏演唱《毕业生》的mp3或音乐短片。

歌曲《往事如昔》的词作者潘月剑还用《斯卡布罗集市》曲另填了歌词,歌名为《往事如歌》。其词如下

踏雪寻梅并非有意,偏偏与你相遇相识;

冥冥之中仿佛天意注定,怎不让人心存感激。

桃花开了纸鸢比翼,结伴踏青与你相知;

手牵着手一路欢声笑语,幸福洋溢彼此心里。 

荷塘泛舟鸳鸯嬉戏,情也相悦心也默契;

采了红菱采了荷叶莲子,采得满心欢喜甜蜜。

金风送爽菊花满地,雁队南飞飞过天际;

远行的你再也没有音讯,空留给人一声叹息。

往事如歌红尘如梦,缘来缘去自有天意;

凭栏望月啊祝福心上人,一腔心事愿你能知。 

    在百度百科的《往事如歌(歌曲)》(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80%E4%BA%8B%E5%A6%82%E6%AD%8C/12814033?fr=aladdin

)的第二节说, 《往事如歌》讲述“一段美丽而且凄婉的爱情”、“一个有缘无分”、“令人难以释怀的故事”。是的,《往事如歌》用前三段半按春夏秋三季回忆那如歌的甜美爱情往事,只在第四段后半截说“远行的你再也没有音讯”。《往事如昔》与《往事如歌》的主题一样,但一开始就是在《往事如歌》没有明确的冬季回忆与怀念那段“凄婉”、“有缘无分”、“令人难以释怀的”“爱情”“故事”,至于像《往事如歌》从春到秋所说的情节,却由听者和唱奏者各自去想像。这正是《斯卡布罗集市》的特征。

网上有《往事如歌》的简谱。以及演唱《往事如歌》的视频(http://new-play.tudou.com/v/XMTc4NTk4NjQyNA==.html?)

和音频(http://bd.kuwo.cn/yinyue/5036327?from=baidu)。

 莲波(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E%B2%E6%B3%A2)曾说:“Scarborough Fair 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老歌。因为它不那么美国,因为它那种幽怨的低唱。我总觉得它和《诗经》有一种很微妙的契合,纵然一个是公元之前,而另一个是百世以后”。“真地很难忘却这种莫名的联想。很喜欢在异邦的文明之中,还能寻出这样令我心折的古中国的意韵。” 于是,她用《诗经》的样式翻译了这首歌词,“填到原曲中,竟也能唱”。莲波的‘伪造诗经''--汉译《Scarborough Fair 》如下:

第1,5段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第2段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勿用针剪,无隙无疵 Without no seams nor needle work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伴唱:

彼山之阴,深林荒址 On the side of hill in the deep forest green

冬寻毡毯,老雀燕子 Tracing of sparrow on snow crested brown

雪覆四野,高山迟滞 Blankets and bed clothers the child of maintain

眠而不觉,寒笳清嘶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第3段   嘱彼佳人,营我家室 Tell her to find me an acre of land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良田所修,大海之坻 Between the salt water and the sea strand

伊人应在,任我相视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伴唱:

彼山之阴,叶疏苔蚀 On the side of hill a sprinkling of leaves

涤彼孤冢,珠泪渐渍 Washes the grave with slivery tears

昔我长剑,日日拂拭 A soldier cleans and polishes a gun

寂而不觉,寒笳长嘶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第4段   嘱彼佳人,收我秋实 Tell her to reap it with a sickle of leather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敛之集之,勿弃勿失 And gather it all in a bunch of heather

伊人犹在,唯我相誓 Then she will be a ture love of mine

伴唱:

烽火印啸,浴血之师 War bellows blazing in scarlet battalions

将帅有令,勤王之事 Generals order their soldiers to kill and to fight for a cause

争斗缘何,久忘其旨 They have long ago forgoten

痴而不觉,寒笳悲嘶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引自《橄榄树》1995年第5期的《伪造〈诗经〉》)

    莲波所说的在《斯卡布罗集市》中“能寻出”“古中国的意韵” 以及“它和《诗经》有一种很微妙的契合”,源于如下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古典诗词,从诗经、楚辞、古诗、绝句、律诗、乐府到宋词,本来都是可以唱的;在我国古诗词中,描述与抒发爱情、离愁别绪和思念的篇章很多;汉语喜欢用对偶句出彩,我国古典诗词喜欢用四句型、即使不是四句型的长短句吟诵时用重复一句或加衬词往往更抒情。另一方面,如前述,《斯卡布罗集市》的意境和给听者与唱奏者以广阔自由的设想空间,以及它的工整的四乐句乐段。这两方面的事实,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挑选出与《斯卡布罗集市》的意境相合的篇章填到它的曲中。老正配歌的《钗头凤 . 一怀愁绪》、《长相思》和《竹枝词》便是用这个方法得出的。

 在中国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爱情、思念、悼亡的名篇。但写实而非虚构、把爱情悲剧中的怨恨愁苦、凄楚痴情,用节奏急促、声韵凄紧、自怨自泣和几乎不用典故而晓畅易懂的言词倾诉出来的,当推陆游及其前妻唐琬的《钗头凤》为最佳。因此,他们的《钗头凤》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并且,早在1928年就按《钗头凤 》本事编成京剧。以后,又陆续编为越剧、话剧、昆曲、粤剧和电影。其中,尤以天津人艺排演的话剧《钗头凤》,从1957年到2002年一直盛演不衰。《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辛曾依陆游《钗头凤》谱曲用作该剧幕间歌唱。从网上的歌谱看,其他作者用《钗头凤》谱曲的歌约有 20 首。

陆游赋《钗头凤》,抒写出对东风恶,欢情薄的愤懑,料想了唐婉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悲哀。唐婉和词亦发出对世情薄,人情恶的控诉,对已成病魂常似千秋索的哀怨。她用“晓风干,泪痕残”这独创的词句表达出内心的永无休止的悲痛以及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三叠声字“错”、“难”、“莫”、“瞒”均为独语之词。由千种愁怨、万种委屈、如海深情、似山坚贞合并而成。因此,用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合唱曲而不是用原单曲,来填陆唐的钗头凤是恰当的。而且也为编曲和配器来阐释两首钗头凤提供了更多条件。

    《钗头凤.一怀愁绪》歌词 (括号内是付歌歌词)如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春如旧,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人成各,今非昨,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晓风干,泪痕残。角声寒,夜阑珊。错、错、错。莫、莫、莫!瞒,瞒,瞒! 难!)

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啊!东风恶,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人成各,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啊!

(春如旧,人空瘦,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错、错、错!错、错、错!莫、莫、莫!莫、莫、莫!)

 

《钗头凤 . 一怀愁绪》的简谱如下(http://www.jianpu.cn/pu/31/311678.htm

http://www.jianpu.cn/pu/31/310903.htm ):
    
   
 

长相思,词牌名。多写男女相思之情。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和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都是这个词牌的典范之作和抒发“闺怨”的名篇。早有人为之谱曲作歌。网上可以找到20余首。老正将李煜和白居易的《长相思》填进《斯卡布罗集市》曲中。其歌词如下:

《长相思》歌词

(1)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2)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其歌谱如下:
    
 

在李煜和白居易的《长相思》中,前后片的前两句是写景(如“一重山,两重山”或“汴水流,泗水流”),第三句也还是陈述句,但含而不露地引向第四句所要表现的闺怨(如“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或“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所以,在歌曲《长相思》中,把第三句重复一次不仅是《斯卡布罗集市》这四乐句乐段的需要恰好也是歌词的诗意使然。白居易的生活年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长相思·汴水流》都在李煜的之前之上。为什么在这里的歌曲《长相思》中,却把李煜的词放在白居易的词前面?这是由于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的最后两句“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也可以理解为把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包揽在内陆直抒胸臆:两首词中的少妇想山想水、含思含恨,都是人于明月下、倚楼时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以及对丈夫归来倚楼同浴月光的期盼。

     竹枝词,原为古代巴蜀一带的民歌,又名《竹枝》。多写男女爱情和乡土风情,流传甚广。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竹枝词格调创作新词,后代诗人循之,从而发展出一种诗体,形式为七绝,都名为“竹枝词”。刘禹锡的竹枝词有两组。前组九首,后组两首。后组的第一首,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这首诗以谐音写含蓄情事,用了谐音,有晴无晴有情无情的隐语。这后组的第一首,是《竹枝词》中传诵最广最久的。网上用这首诗谱曲的歌约有 6 首。另外,还有一首是用挪威民歌《黄昏》配的。

这里介绍的用《斯卡布罗集市》曲配《竹枝词》的歌的第一段也是用刘禹锡的《竹枝词》后组的第一首。但它还把前组的第2、第6和第4首作为歌曲的第2、第3和第4段。其歌词如下:

《竹枝词》歌词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4)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ráo)。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其歌谱如下:

 
 

第一段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第二段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第三段用波浪不能摧毁滟滪堆起兴,并以此比喻“人心不如石”。写女子对爱人不专情的隐痛和感伤。第四段写女子对丈夫怨爱交加的情感和思念。有趣的是,托停泊在江边的蜀客船给在成都万里桥畔的丈夫(“狂夫”即“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与请将要去斯卡布罗集市的人到那里向自己的真爱传达问候和情思。这是多么巧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