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3869)武昌蛇山烈士祠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8-07-17

祖国风光(3869)武昌蛇山烈士祠

武昌蛇山的烈士祠是在原表烈祠的遗址上改建的,高高的神阶和甬道把我引向了百十级台阶上的斗拱飞檐的古建筑。琉璃碧瓦的上檐下挂着“浩气长存”的牌匾,这里是一处70多年前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抗击外侮的历史见证地。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蛇山“显山透绿”工程让这座祭奠抗日英烈的祠堂回到民众的视线里。站在崇台前我回首看山脚新树立的牌坊,还有马路对面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高楼,心想今后到这里凭吊英烈的青年人会更多更多。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193712月南京失陷后,武汉随即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为了鼓舞抗战士气,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1938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蛇山南坡建成了一座表烈祠,用以表彰先烈、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祠堂落成后,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前方阵亡将士的灵位入祠。直至193810月武汉沦陷,这里供奉着郝梦龄、刘家祺等知名抗战将领,以及所有参加武汉保卫战牺牲烈士们的灵位,包括空战英雄李桂丹、陈怀民等。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原址位于武昌紫阳路127号的辛亥首义烈士祠,是191111月湖北军政府为纪念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烈士所建。上世纪八十年代烈士祠被拆毁,现当地仅存牌坊。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适逢辛亥百年之际,主体建筑等“原汁原味”得到保留后改建的武昌蛇山烈士祠,殿内左侧供奉着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千余烈士牌位,包括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烈士祠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我看到主殿侧边的窗户未关,便端着相机偷拍了几张内部的片片。烈士祠右侧供奉着“武汉会战”中牺牲的中国官兵的牌位,密密麻麻的英烈名字刻满好几面汉白玉墙壁。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烈士祠后是“辛亥革命人物手迹石刻展”,一方方碑刻镶嵌在蛇山壁上,即将完工,待正式开放以后再来凭吊观赏吧。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不远的山腰用栅栏围着的就是“抱冰堂”了,堂名取自因张之洞晚年的自号“抱冰老人”。张之洞1889年任湖广总督,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在武昌设置织布、纺纱、丝、制麻四局;新学练兵、筹办卢汉铁路,修筑环绕汉口堤防的“张公堤”。张之洞对近代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客观上为辛亥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1907年张之洞离鄂赴京升任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其在鄂门生、僚属建此堂以存纪念。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晨登蛇山观新景(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