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认识这种T波倒置,冠脉造影也可以不用做啦!

 冬竹456 2018-07-17

65岁女性,站立时突发晕厥,心电图T波倒置,您是否怀疑为心肌缺血?但冠脉造影未见严重病变,如何继续寻找病因?


【病史】


女性,65岁,因“突然站立时晕厥”入院。


现病史


1小时前,患者于小便后站立时出现头晕、黑矇、上腹部不适,随后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后被家属发现,给予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后自行苏醒。自起病以来,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胸痛,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无头痛及肢体活动不灵。急诊以“晕厥待查”收入院,神志清、精神可。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血压最高150/90 mmHg,未治疗,自诉平时血压基本正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范围内。


氧饱和度、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三项均正常范围内。


脑钠肽、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CK-MB均无异常。


总胆固醇5.2 mmol/L,甘油三酯1.97 mmol/L,D-二聚体1.24 mg/L(正常值<0.55 mg/L)。


【辅助检查】


心电图


1年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1)。


图1: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III、V1~V4导联T波倒置(图2)。


图2:窦性心动过缓,III、V1~V4导联T波倒置


2.5小时后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3)。


图3: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轻-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胸部CT


双下肺纤维灶、局部胸膜增厚。


【诊疗经过】


患者心电图似Niagara瀑布样T波,结合晕厥症状,考虑不能除外急性脑血管疾病,遂于入院当日行脑血管磁共振成像(MRA)检查,发现无急性脑血管病变。


入院第2日,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III、V1~V4导联T波倒置(图4)。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可排除心肌病。无胸闷、胸痛、咯血,氧饱和度正常,无窦性心动过速,D-二聚体轻度升高,可基本排除肺栓塞。因患者发生晕厥,从目前检查不能排除心肌缺血,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图4:窦性心动过缓,III、V1~V4导联T波倒置


入院第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主干(LM)、右冠状动脉(RCA)内膜光滑,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LAD)近段可见30%管状狭窄,左回旋支(LCX)近段可见30%局限性狭窄(图5、图6)。


图5


图6


考虑患者冠状动脉无严重病变,再次仔细分析心电图变化:存在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但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后,心电图III、V1~V4导联T波倒置。对比左束支传导阻滞出现时和消失后的心电图,可发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出现时,III、V1~V3导联QRS主波向下,V4导联呈rs波或小r波;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后,III、V1~V4导联出现R波、T波倒置,且V1~V4导联R波逐渐升高,T波倒置与相应导联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主波方向一致。故考虑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后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为T波记忆现象。患者小便后站立时出现的晕厥为体位性低血压或迷走反射所导致,但不能排除一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


【讨论】


T波记忆现象常在心脏异常激动恢复正常时出现,因可出现T波深倒置,易误诊为心肌缺血,导致过度医疗。因此,临床中需注意鉴别。


T波记忆现象(心脏记忆现象)[1]


心脏经过一定时间的激动顺序或频率改变后,重新恢复正常的心室激动时,心电图上仍显示出与异常心室激动时的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的T波改变,称为T波记忆现象。


T波记忆现象的电生理机制


T波记忆现象主要与瞬时外向K+电流Ito的变化有关。当心肌激动频率、顺序发生改变时,导致Ito电流减小,使心外膜和心内膜动作电位时限(APD)延长,而Ito通道在心外膜比心内膜分布密集,故心内膜APD延长的程度较心外膜小。中层肌细胞APD基本保持不变。随之,使心室肌复极跨壁梯度减小,心室壁不同位置细胞的复极趋于均一,即先除极的细胞先复极,导致QRS波方向向上时,T波向下,即出现T波倒置。


当异常的心室除极顺序恢复正常时,离子通道功能不会迅速恢复正常,心室肌先除极的部位先复极,仍出现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的T波。如果,此时同导联的QRS主波方向与异常除极时的QRS主波方向相反,则T波方向正好与异常的心室除极时QRS波主波方向一致。


T波记忆现象出现时机


T波记忆现象通常在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室起搏、单形室早连发及室速等患者,心脏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或心室激动顺序时出现。


T波记忆现象心电图改变条件[1]


(1)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2)T波改变的极性与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QRS波主波方向一致。


(3)T波改变时无ST段移位,T波改变未经任何处理可自行恢复。


本例患者出院5个月后,多次行心电图检查均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因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时间较短,未见T波倒置恢复为正常的心电图。除此之外,患者心电图改变均符合以上条件。


T波记忆现象存在暂时性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心肌复极化过程异常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异常,更易发生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之一。因此,T波记忆并非是绝对的良性心电现象。


熟悉T波记忆这种心电现象,细心观察动态心电图演变,可减少误诊,避免临床过度医疗,亦可为临床医生对心电图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病例提供: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 徐萌萌


参考文献:

1.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9-231.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潘欢┆美编 柴明霞┆制版 潘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