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陵墓】北魏文昭皇后陵(河南洛阳)

 国民一员 2018-07-18
以文治国做为北魏孝文时期的国策,最直接就体现于谥号上,其中文明、文昭两位皇后积极促进民族融和,成为一代贤后,死后谥号均以“文”字开头,也算殊遇吧!
关于北朝陵墓制度了解甚微,考察也仅限于长陵及其附属的文昭皇后陵。文昭皇后,名高照容,高丽人,生于东裔。因为高丽国中局势动乱,全家迁入北魏。高照容艳丽过人,文明冯太后见了也惊艳,遂收之入宫。高照容为孝文帝生了两男一女,即宣武帝元恪、广平王元怀、长乐公主元瑛。公元496年,高照容死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葬终宁陵,谥号文昭贵人。元恪即位,追尊文昭皇后。(编辑修改自百度百科)
上周写的北魏长陵中提到了这个文昭皇后陵,即为长陵西北的小冢,小冢封土最大直径42米、高约15米。小冢相对于大冢来看小了许多,但仍不乏皇陵陪葬墓之气势。
终宁陵与文昭皇后陵并非同一个陵
在介绍中,提到了一个“终宁陵”,说的是文昭皇后葬终宁陵。事实上终宁陵并非今天所介绍的文昭皇后陵。话说文昭后先于孝文帝西归两年,起初被草草地葬在离长陵十几里处,陵墓十分矮小。宣武帝元恪即位以后,尊她为文昭皇太后,就地封土起陵,称为终宁陵,并派专人进行守护。
直到孝明帝元诩即位后,又上尊号太皇太后,并于公元519年将她迁葬至长陵之侧,算是与孝文帝异穴合葬,这就成为了本博文介绍的文昭皇后陵。而原来的终宁陵被挖开后,成为坏陵,人称破陵冢,后来当地人念转了音,就成了盘龙冢。
盗墓揭开长陵及皇后陵面纱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人们只知道孝文帝长陵在邙山上,但具体方位确定不了。直到1946年,有人在邙山之巅的官庄村盗墓,从一座小冢里挖出了一方墓志,上面记载了高照容的生平,并称该冢“祔高祖长陵之右”,这才证实了小冢东南百米处的大冢就是长陵。
由于考察仓促,对于小冢的介绍仅限于此。终宁陵也未曾去过,希望以后能实地考察,写出篇关于终宁陵的博文。
                                                        草根三品官
                                                        NJ    原创

【陵墓】北魏文昭皇后陵(河南洛阳)
文昭皇后陵与花


【陵墓】北魏文昭皇后陵(河南洛阳)
文昭皇后陵封土


【陵墓】北魏文昭皇后陵(河南洛阳)
文昭皇后陵封土


【陵墓】北魏文昭皇后陵(河南洛阳)
文昭皇后陵封土正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