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崤函墨客 2018-07-18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报告》(雅砻江工程〔2016〕268号)及附送的《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我部于2016年10月20-21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雅砻江流域干流下游(卡拉至江口段)梯级开发的第2个梯级电站,上游与锦屏一级水电站衔接,下游与官地水电站衔接,工程采用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主体工程包括拦河闸坝、引水隧道和地下厂房等。水库正常蓄水位1646米,调节库容496万立方米,具有日调节能力;建设引水隧洞共4条,每条长约16.7公里,设计最大引水流量1860立方米/秒;电站总装机容量4800兆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42.3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305.0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43亿元。

  2005年11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审〔2005〕913号);工程于2007年1月开工,2012年10月下闸蓄水(环验函〔2012〕122号),2012年12月首台机组发电,2014年11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同步投入使用。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如下变更:

  (一)导流洞和生态流量泄放洞由左岸调整至右岸。(二)取消了磨子沟渣场,与锦屏一级水电站共用棉纱沟渣场。(三)生活垃圾由焚烧处置变更为外送至西昌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以上变更不属于重大变动。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在右岸设置了生态流量泄放洞,在坝上设置了生态流量泄放视频监视系统,在坝下设置了自动水文测报站。编制了《雅砻江流域电站水库调度规程》(Q/YLHDC 108-2016),将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纳入电站调度运行规程中,明确了生态流量下泄方式及其流量要求。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生态流量泄放监控资料表明,工程自蓄水以来下泄生态流量未低于45立方米/秒。

  (二)在大沱业主营地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委托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运行管理,开展了长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和鲈鲤等人工繁殖,以及裸体异鳔鳅鮀、西昌高原鳅、松潘裸鲤、青石爬鮡等鱼类科研工作。2011年至2016年期间累计放流长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鲈鲤和长薄鳅等鱼苗457万尾。2008年配合地方政府建立了雅砻江鲈鲤长丝裂腹鱼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川府函〔2008〕174号)。

  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编制完成了《雅砻江保护及特有鱼类生活史和繁殖生物学研究》和《雅砻江保护及特有鱼类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研究》,委托四川大学编制完成了《雅砻江保护及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技术研究》,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展雅砻江锦屏大河湾水文过程变动对河流栖息地生态系统影响量化研究。

  (三)在大沱业主营地内设置了陆生植物种质资源苗圃,对周家坪村内的一株毛红椿进行了挂牌保护,移栽了占地影响范围内的栌菊木。施工期间共设置了8个施工营地、3个渣场,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进行了生态修复或平整。

  (四)在楠木沟2#营地、许家坪4#营地和鱼类增殖放流站分别建设了处理规模为15立方米/小时、130立方米/小时和1立方米/小时的污水处理设施,营地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至雅砻江干流,增殖放流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砂石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机修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降尘,临时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于灌溉,增殖放流站室内养殖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室外培育池上部清水外排。

  (五)设置了废油暂存场所,废油委托成都大邑西南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外运至西昌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委托开展了施工期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

  (六)成立了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管理体系,编制了《锦屏二级水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了备案。

  三、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效果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验收调查报告》表明:

  (一)试运行以来,逐日生态流量下泄量为48至3368立方米/秒,占当日入库流量的5.39%至92.07%;九龙河水量汇入后,月均水量为73.66至1825.44立方米/秒。

  闸下6公里处锦屏水文站断面水文监测结果表明,最大水深为9.55米至2.15米,水面宽为65.74米至102.27米,断面流速0.28至2.63米/秒,较工程蓄水前,最大水深减小1.06至7.75米,水面宽减少3.84至31.68米,流速减少0.22至2.37米/秒。

  (二)水生生物调查结果表明,雅砻江锦屏大河湾段渔获物主要包括长丝裂腹鱼、细鳞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鲤、鲫、长鳍吻鮈、鲇、粗唇鮠等38种鱼,体重、体长偏小型化,未采集到圆口铜鱼、四川裂腹鱼、长薄鳅、黄石爬鮡、泉水鱼等;共发现规模较大的适宜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水域约17处、长20.88公里,存在适宜产漂流性卵鱼类圆口铜鱼、长鳍吻鮈、梨头鳅、中华金沙鳅等的产卵水域。

  (三)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水质监测结果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场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地下厂房下游雅砻江干流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四)施工期模萨沟工区、磨房沟电厂生活区、周家坪村总悬浮颗粒物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最大超标2.3倍。

  (五)施工高峰期磨房沟电厂生活区、周家坪村、许家坪4#营地、楠木沟2#营地及穆家铺子等五个敏感点噪声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最大超标4.4分贝。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施工区噪声监测结果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要求。

  四、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经验收合格,同意主体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工程正式投运后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快建设生态流量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生态流量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二)加强与锦屏一级的联合调度,开展生态流量下泄与生态调度效果的跟踪评价。进一步优化生态流量下泄方案,满足下游减水河段鱼类生活和产卵繁殖需求。

  (三)抓紧开展裸体异鳔鳅鮀、圆口铜鱼、西昌高原鳅、松潘裸鲤、中华鮡和青石爬鮡等鱼类增殖放流,并同步做好放流标记、回捕监测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四)加快开展减水河段生境修复和生境再造研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扩大雅砻江鲈鲤长丝裂腹鱼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做好锦屏大河湾段及其支流水环境保护工作。

  (五)工程运行3-5年后与锦屏一级水电站、官地水电站联合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请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做好该工程运营期的日常环境监管。

  环境保护部

  2016年11月25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凉山彝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2月8日印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