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内涝”几时休?丨思客问答

 扫地僧一一 2018-07-18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暴雨来时,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暴雨走后,人们的视线也转移到了别处。工程建设是长久之计,但当前管理者普遍存在决策与执行短期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内涝,真的成了无解的难题?


最近一段时间,几场特大强降雨席卷我国部分地区,持续的极端天气让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北京、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开启“看海模式”


北京暴雨,网友调侃:哪哪儿都是“积水潭”

  

思客君的朋友圈也被暴雨刷屏了:



也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街的这头,你站在街的那头,我们之间却……隔着一片海。



开个玩笑。


实际上,城市内涝灾害是困扰我们已久的一个问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每年,地方都要投入很大力量进行排水系统改善,但往往一场暴雨,就将城市打回原形。为什么城市内涝成了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呢?


“内涝”如何成了城市顽疾?

 

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逐一来看。


有人认为,城市内涝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来“短历时超标准暴雨”时有发生,并呈逐年增加趋势。


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此类强降水在我国出现概率占样本的10%~15%,而2000年以后,出现概率则超过20%。


从外部条件来看,极端天气增加、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确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



也有人把城市内涝归因于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道路、建筑密度不断增加,这时城区就会比郊区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上城市生产生活产生大量热量,热气流越积越厚,就容易形成降雨,也就是所谓的“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示意图


在很多城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地下设施越来越多,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些大范围、高密度的地下空间利用会导致排水系统出现“盲点”



此外,绿地、农田、花园等不断减少,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取代,雨水很难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降低。

土地硬化,导致雨水渗透能力降低


但是,我国不是唯一面临城市化问题的国家,不少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因为铺起了水泥硬地就频繁内涝。因此,也不能把锅都推给“城市化”。


引起城市内涝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治理和规划不当。


以防治内涝最重要的排水系统为例,在中国,各种建设的重要性总是优先于排水管网的设计。当两个工程建设出现矛盾时,能够创造GDP的项目总是排在前,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水利项目则往后排。


从人工排涝设施看,有些城市在应对内涝、暴雨等自然灾害的时候,采用的是“只求地上、不管地下”的思路,建了大批楼房、硬化了不少路面,但地下的排水管道还是过去的管道,很难形成一个高效、完整的排水系统。



更何况,这些排水设施建设自身也有不足之处。


根据住建部最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国大陆当前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一般地区1至3年,重要地区3至5年,特别重要地区10年。相比美国2至15年、日本3至10年的标准,我国排水管网系统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可以说,我国排水管道在建设之初,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就整体偏小。


除此之外,排涝泵站、水闸等相关设施老化,管网和排水系统的衔接复杂,管网淤塞、运营维护不足等等都让本来就无法匹配城市发展的地下排水设施无法满足需求。


内涝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城市上空,考验着城市的“里子”——地下管网系统。


如果城市建设不注重“里子”,又如何能撑得起城市的“面子”呢?


城市“看海”如何落幕?

 

相比其他自然灾害,内涝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具有周期短的特点。这使得大部分城市应对内涝的时候,总是以局部“修修补补”“被动应对”为主,缺乏长期规划,城市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有评论者指出,城市治水要观念先行。工程建设是长久之计,但当前管理者普遍存在决策与执行短期化。


因此,城市管理者要为治水划定一条红线,给出清晰的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弥补过去城市建设的“欠账”,同时将城市排水防涝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治涝先治吏”。


在此基础上,“软”“硬”兼施,双管齐下解决内涝难题。


“软件”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点:


1. 摸清家底,补充完整基础资料数据。


目前老城区、老旧小区的地下管网数据掌握不完备,没有形成有效统一的数据库。专家建议,应该对基础数据进行摸清排查、集中统一,从而有效地优化地下管网规划设计。



2. 统一政府职能、设立相关法规条例。


排涝是一套完备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因部门职责分割、归属不同,排涝责任的划分分散,没有形成合力。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应制定针对雨水利用、排涝工作的统一法律法规,同时推进各部门之间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当然,相对于“软件”的修补,城市排涝“硬件”的修建同样重要。


效仿东京、伦敦等城市的地下水道设施,目前成都正规划建设“地下深邃”工程,并列入《成都城建2025规划》。计划将在地深30米处修建直径为10米、长度约78.8公里的隧道,设施建成后将有力地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同时起到污水治理的作用。



“海绵城市”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让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此外,专家建议可学习国外先进城市修建超大蓄水池的经验,按国情在内涝易发生地区修建小容量、分布式的蓄水池,完善城市排洪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