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祥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民间传说龙有九个儿子,《中国吉祥图》将九子定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 虽说它们是九兄弟,但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是为啥呢? NO.1 囚牛 qiu niu 老大囚牛,喜欢音乐,蹲立于琴头,至今依旧可以在许多中国古典乐器上,看到囚牛的身影。传说囚牛的母亲是一头牛。 NO.2 睚眦 ya zi 睚眦平生好杀,相貌凶狠,勇猛善战,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所以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显示强大的战斗力。相传其母亲为豺。 NO.3 嘲风 chao feng 形似兽的嘲风天性喜欢待在高处远眺,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其形象常被用于殿角上作为装饰。许多人认为它身上有着凤凰的血脉,所以嘲风还象征着吉祥。 NO.4 蒲牢 pu lao 据说形似盘龙的蒲牢,其母是海狮,因此蒲牢十分惧怕鲸鱼,受到攻击就会大声地吼叫。 人们根据其'爱叫'的特点,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 NO.5 狻猊 suan ni 在龙子中排行老五的狻猊,形如狮,喜欢吞云吐雾吸食香火。唐代高僧慧琳曾说:狻猊即狮子。而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称,所以人们便将其雕在香炉上,用于烧香礼佛。 NO.6 霸下 ba xia 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形似龟有齿,力大无穷,爱驮重物。统治者常用它来托碑,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 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NO.7 狴犴 bi an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喜欢主持公道,且威武有力,常被用于古时衙门审问。 NO.8 负屃 fu xi 负屃,身似龙,最爱舞文弄墨,常被刻在石碑上。由于负屃喜欢碑文,而霸下又是驮碑的,所以这对兄弟常一起出现。 NO.9 螭吻 chi wen 老幺老九螭吻,又名鸱(chī)尾或鸱吻,是鱼形的龙。性情温和声音粗,喜欢远望,吞吐云雨。 螭吻属水性,它也是佛经中雨神的坐骑。因此,螭吻多安在屋脊两头,做张口吞脊状,用来消灾避火。 所以龙子并非只有九个,以下这些也是龙之子。 椒 图 椒图(jiāo tú)形状像螺蚌,喜欢独居,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古人将椒图雕在大门的门把上,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不让人随意进出。 饕 餮 饕餮(tāo tiè)形似狼,爱吃万物,钟鼎器皿常以它的头像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食,贪财的人称为饕餮之徒。 蚣 蝮 蚣蝮(gōng fù)形似鱼非鱼,好水,又名避水兽,寓意四方平安。传说蚣蝮能吞江吐雨,常被放于桥头或桥身,用作建筑物的排水口。 麒 麟 麒麟(qí lín)性情温和,传说能活千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所以麒麟也是权贵的象征。 犼 犼(hǒu),俗称为朝天吼,有守望的习惯。常用于柱顶,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使者。 貔 貅 貔貅(pí xiū)又名天禄、辟邪。形似狮,有嘴无肛门,能吞食万物却不用排出,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 看完之后,是不是突然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龙宝宝的身影。以后可别再说自己只认得貔貅喽~ 旗袍小镇 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与笠泽路交汇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