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Q浏览器

 昵称41082923 2018-07-20

近日,北京大学教务部一则短讯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原来,北京协和医学院要从非医学类专业的外校大四学生中招生,到协和就读临床医学博士。

稍微了解医疗圈的人都知道,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誉为“中国医学圣殿”,每年招生名额极其有限,而且只吸收精英人才,此次竟然前所未有地主动“敞开大门”,难怪医疗界上上下下都不淡定了。网友大都评论很积极,一致点赞,甚至有人激动地表示“中国医疗界终于迎来希望”。

协和医学院终于迈出了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这是好事,但要上升到“中国医疗界迎来希望”的高度,医信邦认为这是想多了。

1

数量稀少的协和医学精英

我国目前的主要医疗矛盾之一,是缺乏优质医疗资源,说得直白点,就是缺少医生。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一直坚持“少而精”的办学理念,小规模招生,从严执教,强调“高进、优教、严出”。培养出张孝骞、林巧稚等层出不穷的医学大咖,足以证明协和的医学教育实力之强。

但是,目前中国正处于巨大的“医生荒”:儿科医生缺口约在20万左右;病理医生缺口大约有10万;精神科医生数量有2万多名,平均每10万人口仅有1.49名精神科医生;麻醉科医生至少还要配备33万名;全科医生数量缺口达到18万多名……

协和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最多只在百人左右,即便每个都成为医学精英,今后也全部投入诊疗第一线,面对如此庞大的医生数量缺口,这点人数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

2

只是打开了一条门缝

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院士曾透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学医意愿不坚定、个性心理特征无法适应医学学习等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甚至会出现中途退学的情况,造成了医学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也是协和此次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招收“适合医学从业的成熟受教育者”。

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院士

大家为何对协和招生如此激动,原因就在于之前协和招生不仅数量少,而且范围也小。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生一部分来源于高考,一部分来自于合作院校转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基本别无他途。

本次协和的招生短讯清楚地注明,招生范围仅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非医学类专业,招收有志于医学事业的大四学生”。据说,在构想的方案中,北京协和医学院要求学生需要修够入学课程学分,才能进入笔试和面试,并通过简历、推荐信等对其学习动机及个性心理特征等进行全面考查,合格之后才可进入医学教育阶段学习。

医信邦认为,这说明协和的精英路线依然没变,这或许在培育高端医学人才方面有帮助,但要说改变当前医疗现状,无疑是痴人说梦。

3

拒绝只会做实验的医生

在网络舆论的支持声中,也网友提出担忧,千万别培养出毕业后只会做实验的临床博士,不然以后去临床岗位对国家、对患者都是不负责任的。

据医信邦了解,协和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包括2年半的医学预科阶段、1.5年的基础医学阶段、3年4个月的临床医学阶段(包含见习和实习)以及8个月的科研训练。

根据学制安排就能看出,协和始终致力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较强的医疗实践能力,又具有独立进行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因此,网友担心培养出只会做实验的临床博士,这种可能性还是较低的。

担心培养出只会做实验的临床博士,其实是害怕医疗资源被浪费,但实际上,还有一种“医疗资源浪费”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医学生最后并没有成为临床医生,而是转入行政岗位,或者进入医疗管理部门、药企。虽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道路的自由,但对于医学这种专业学科来说,真的是有些浪费医学教育资源了。

4

协和改变不了中国医疗环境

2017年《TheLancet》公布了一项研究,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其中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

数据表明我国医生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也意味着一些年轻医生正在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医院。医生离职的原因包括工作强度大、晋升缓慢压力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收入低、得不到尊重等。

近年来,关于医生的负面消息频繁见诸媒体,比如医闹事件、医生猝死、态度差、红包回扣等等,外界对医生存在很多误解,这不仅令目前就职的医生觉得没前途,连医生职业前景也不被看好。要改变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仅依靠每年增加百来个协和医学精英,无异于天方夜谭。

未来与希望

不能否认,协和的改变代表着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终于也前进了一步,多一个医学人才,就多一份改变中国医疗现状的力量。

改变中国医疗现状,仅依靠某个人、医学院校或管理部门,都是无济于事。只有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大家重视医生、相信医生,才是改变中国医疗现状的唯一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