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图书馆

 linbnuhhu 2018-07-20
当然,在日文里,如果限定在工匠,通常就是以“匠”( 匠的发音与巧妙的发音相同,因此“匠”就是“巧”),但是较为罕见。最平常的称呼还是职人。总之,工匠固然是职人,很多服务业里有技能或专门知识的人,亦是职人。这是日本匠人传统最有意思的地方。所谓匠人传统,在欧洲的德国叫Meister,在意大利叫Maestro,在英国则是Craftsmanship的说法,但都是相对限定在手工业的范围内。总之,工匠传统与工匠精神,很多地方很多文化里都有,但却没有日本江户时期“职人”这种能涵括工匠与服务业有技能之人的概念。
  因此,在日本所谓匠人精神,其实理解为“职人精神”更加合适周延贴切。日本的职人精神或职人伦理,也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地方其他文化的匠人精神,因为,一般所谓的匠人精神总是与基尔特/公会(Guild)的会员精神与伦理有关,即使在没有基尔特组织的地方,也是在一个相对封闭、有自己行规的环境里,发展出一套行为准则。而在江户日本,匠人精神就是职人精神,职人精神是日本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的专业精神,其实就是非常现代的专业职业伦理。
  按日本的职人概念,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职人,所以,今天日本各行各业,都敬业乐群,连扫厕所都有高度专业的“职人”精神,更不用说平时一般服务业服务的体贴细腻。
  这样的日本社会,同时亦是一个人尽其才、尊重多样化、重视技能技术、真正行行出状元的社会。

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江户以来的职人,特别重视匠人的技术传承。传承的办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带徒弟,徒弟实为低薪员工,长时间接受严格的训练,繁琐的打杂工作,但可以换取学习技艺的良机,等到习得技艺后,经职人师傅会准许,徒弟可以到外头开业,在日本叫“分暖帘”。这是至今日本很多传统行业里,仍相当普遍的做法。
  另一方面,在家里是“一子相传”,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儿子继承技术与家产,通常是长子,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儿子、女婿,如果没有儿子女婿,或者儿子不长进,收养徒弟为养子来继承,亦非罕见。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秦代以后基本上就不可能:一,中国在秦汉以后,没有大宗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子相传),只有诸子平分的小宗制;二,中国对血缘高度重视,不会认为家业的传承高于血缘的传承。朝鲜亦然,所以,韩国现在亦无十几代的匠人家庭。
  然而,在江户日本,“一子相传”在武士阶级与商人里虽是常态,在其他一般家庭并非如此,但在匠人家里却是主流。这样的继承方式非常有利资本累积与技术累积,这对社会的商业化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日本的传统技能行业,已经是传了十几代的家业,比如,“有田烧”的瓷器制造,已经从始祖李参平传到第14代金平省平了。
  朝鲜人到了日本,在日本的政治社会制度下,可以传承十几代,但在朝鲜半岛则不可,这岂不令人深思?此亦是另一种意味的“橘逾淮为枳”。另外一点,日本匠人传承至今最多为十几代,比如在京都南禅寺边上米其林三颗星的瓢亭,今天当家是第十四代高桥英一,亦是源于江户初期,这其实就间接透露今日日本匠人传统源于江户时期的铁证。
  日本匠人的一子相传制度,不但对日本现代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同时亦是日本传统工艺技艺能延续至今的主因之一。
  日本的民间知识分子也很重视保存传统工艺。大正十五年(1926),由柳宗悦发起所谓的“民艺运动”,积极收藏保护艺术史上不见传闻民间的工艺品,如陶瓷器、漆器、家具、竹制品等。
  日本政府亦不落人后,在战后昭和二十五年(1950)通过文化财保护法,第71条第2项就有“人间国宝”,支援保护认定的匠人/职人与团体,每位“人间国宝”可以接收日本政府每年日币200万(约12万-13万人民币)的津贴,包含范围相当广泛,从传统音乐、舞蹈、歌舞伎、文乐、落语(日本相声)到陶艺、染织、漆艺、金工、木竹工、和纸,等等。
  日本匠人精神或职人精神的维持,不是只靠精神,光靠精神委实不能持久,而是从民间到政府,诸多方面努力的结果。总而言之,总归对日本传统的高度重视与由衷的尊重,才有延续不断的日本匠人传统。
  如果参观幕末明治初年的洋楼,很容易发现有很多日本传统元素,原因是当时没有纯粹学习西方建筑的职人,都是以传统建筑及其相关行业职人为主,模仿西式建筑,因此,不免有不少日本特色。
  日本的职人精神既传统又现代,乃是日本自发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维度与象征。我看日本匠人传统与匠人精神,故作如是想。(本文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全文略有删节)
  其实,只要到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走马看花,可以不难察觉中国传统工艺,不但不逊色于日本,事实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与日本江户时期以前的工艺品相较,日本工艺品多数其实不足观也,远远比不上中国的工艺品。

“新工匠”


  新工匠是指继承、发扬老工匠的职业精神,并将工匠精神践行于传统手工业之外的领域的所有工作者,在自己专业范围内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品质的你我他。从这个意义上说,专注、敬业的建筑工人、电影导演、特技人员、替身演员、酒店服务员、媒体工作者、企业家、菜农,等等,都是这个时代的“新工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