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道,让市民畅享都市“慢生活”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8-07-20

如果说贯穿城市与乡村的机动车道是“快行系统”,那么,绿道就是以绿化为特征、供市民休闲的“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慢生活”的空间。如今的人们更多地渴望到山林海边寻求惬意,踏上没有噪音尾气的林阴绿道。城市中精心设计的绿道系统,让人们不必远行郊外,在家门口就能尽享自然惬意。



绿道的概念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绿道连接着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绿道的内涵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根据需要,绿道外围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农业生产用地作为城市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此外,绿道建设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以文科园林规划设计的泸州绿道为例,其规划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元素突出,贯穿始末



将岸线作为泸州绿道的主体,针对不同自然元素,对岸线景观进行分区设计,并结合周边不同用地功能,构建多个主题特色明显的区域岸线活动景观,创建通达的沿江休闲观景散步道、林中自行车道的生态水岸系统。


2注重生态优先,与自然契合



泸州“绿道”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天然独特的生态资源,将历史文化和游憩资源在空间上合理布局、有效打造。项目以沱江三桥居住区域为起点,以黄果山生态山体为终点,融科普教育、休闲游憩、康体活动、文化点缀及城市形象展示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生态示范性健康廊道。


3空间布局匹配空间功能



在空间的延伸上,通过接驳、相邻或是功能上的相连等方式,实现空间的布置与功能需求相匹配。


4景观功能外延,特色鲜明



本项目除了具有生态、游憩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防洪、储水、净水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多重功能,同时有助于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美化自然环境,营造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不难发现,通过对绿道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创建通达的城市慢行系统,给人以忘情山水的舒适与写意,让人们真正畅享城市“慢生活”。对于创建森林生态城市来说,绿道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园林网

文科园林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