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杨老板,男,45岁,腹部脐周位置经常感到冷、凉,其他地方都不凉,除此症状余无所苦,但此疾颇为顽固,久治不愈。 2018年6月24日接诊,脉沉迟、无力,舌体胖大、质淡、苔白嫩、齿痕舌;望诊:腹部裹着一个厚厚的棉兜兜;问诊:腹部怕冷、有点儿腹胀,怕见凉气,公众场合遇到吹电风扇或空调吹出来的冷气就会加重,吃凉的、喝凉的立马拉肚子,偶尔打嗝、屁多。 辩证:脾胃虚寒证。 拟:温中散寒、健脾化湿、行气除满。 处方:理中汤合厚朴温中汤合良附丸。五付。 2018年6月29日复诊,诉效果不理想。 上方加附片、肉桂,益火补土,增强温阳散寒的力量。 2018年7月5日三诊:有效,但腹冷改善的不是很多。 上方去高良姜、香附,加麻黄、细辛。 2018年7月9日,反馈:效果很好,病已痊愈。 心得:这个病例前三诊都禁锢在里寒证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斟酌了一下,认为患者还夹杂有表寒证,因为患者食凉饮冷会腹泻,这是里寒,但腹部感受到电扇的风、空调的凉气症状加重,这是外在的寒,尽管患者整体上没有恶寒、怕风、脉浮紧等表证。这就牵扯到中医基础理论整体与局部的问题,临证眼界一定要开阔——局部的表证也是表证啊!所以加上麻黄、细辛,辛温解表,效如桴鼓。再说说细辛这味药,我体会这个药对肠道细小神经及微循环有很好的滋养强壮作用,温阳药附片、肉桂、干姜,着眼于大的方面,细辛细致入微,照顾到小的方面,这其实还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
来自: 中医缘的图书馆 > 《 经方学习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