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金色年华554 2018-07-22

 

诸葛亮主政之初,蜀汉政权正值内外交困。由于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国力大为削弱,政治、经济都处于极度动荡。益州境内不仅有部分豪强地主对于诸葛亮厉行法治的举措公开表示不满,同时还出现少数豪强勾结东吴集团发动叛乱的现象。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与此同时,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乘机举兵反叛,对蜀汉政权的稳定带来了严重隐患;一直与蜀汉为敌的曹魏集团也乘机发难,曹魏大臣王朗、华歆、陈群等人分别写信给诸葛亮,要求蜀汉政权归顺曹魏。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而在夷陵之战后,立即与曹魏集团反目的东吴集团虽然在刘备病逝之前不久曾经就双方恢复联盟关系与蜀汉政权进行了试探性的接触,但也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双方的敌对关系并未解除,孙权甚至还公开支持在蜀汉境内的叛乱。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这一切,都是诸葛亮主政之初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此时,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诸葛亮展示了其杰出的处理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为了平息内乱,诸葛亮一方面积极选用德才兼备的官吏充实到各级机构,达到消除益州豪强对于蜀汉政权态度摇摆的目的,一方面对于司法制度进行了完善,坚决主张厉行法治,绝不宽禁省刑,强调执法严明公正,并将行法与教化结合在一起,不但使得法令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同时也让违法之人刑而不怨,迅速平息了一些益州豪强的不满情绪。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为了尽快的恢复国力,诸葛亮亲自对农田水利、工商业、冶炼、盐业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同时加大了蜀锦的生产销售。此外,诸葛亮还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诸葛亮的积极努力下,短短数年时间,益州的社会、经济秩序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蜀汉政权也逐渐趋向安定。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在稳定内部的同时,诸葛亮于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九月公开发表《正议》一文,对曹魏集团的劝降进行了义正词严的回击。诸葛亮的这封公开信,是对蜀汉政权为了外交路线的一次公开表态,表明了蜀汉政权将继续贯彻刘备时代所制定的抗曹路线和方针。这也为不久之后孙刘联盟的重新恢复奠定基础。

三国谋士系列之二一:面对内忧外患,诸葛亮做了四件大事

同年九月,诸葛亮派遣尚书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达成协议,恢复了破裂数年的孙刘联盟,东吴集团自然也就停止了对于益州境内各反叛组织的资助,这对于诸葛亮接下来解决南中地区的叛乱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书籍:《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