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被凌迟处死后,侍卫立下誓言,子孙400年不返乡为其守墓!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07-22

在中国表示某一个人有委屈,常用窦娥冤来形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一个民族大英雄,为国为民,最后却落得了凌迟处死的下场。说到这里,估计有人能猜出一二,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叫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明朝末年抗金名将。本来是一介书生的袁崇焕,硬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打退后金的进攻,为稳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抗金英雄,最后因为崇祯皇帝的多疑,最后被杀。因为袁崇焕被杀的罪名是通敌卖国,所以死后尸首都无人敢去认领,最后不知所踪。

你要说崇祯是昏君,恐怕有人会反对,可是要说是明君,恐怕反对的人更多。毕竟崇祯杀害了袁崇焕,直接加速了大明江山的灭亡。

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敬重袁崇焕的铮铮铁骨,为袁崇焕平反,特封袁崇焕为民族英雄,赐袁崇焕谥号“襄愍”。

袁崇焕平反了,但是袁崇焕的陵寝在哪里,尸骨在哪里,成了一个大问题,不能让一个民族英雄死无葬身之地吧。

后来多方打听,才得知袁崇焕的尸骨被一个余姓人家埋葬,并多年为袁崇焕守墓。清廷为了表彰这位余姓人家的功绩,准备给余家高官厚禄,这一切竟被余姓人家婉拒。清廷不解,问起缘由,余姓家人不愿说出,清廷感恩节义,并没有为难他们。

什么原因竟让余姓人家放弃高官厚禄呢?

这个答案指导400年后从一位美国记者的口中才得以解开。原来当初袁崇焕被杀后,无人敢收尸,袁崇焕的一个姓余的侍卫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地将袁崇焕的尸骨偷出来,埋在了自家的院子里。

为了让后世保守这个秘密,余姓侍卫给自己的后世立下了三个毒誓,并让后世代代保守。

这三个毒誓一是后代子孙不得为官;二是不得回到南方老家;三是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尽孝。

不仅这样,余姓侍卫还交代,自己死后也要与袁崇焕埋在一起,要生生死死追随袁崇焕。就这样余姓家人为了这三个毒誓,一直将这三个毒誓掩藏了4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