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主动练琴的9个方法

 珊珊695 2018-07-23


文丨吴骏

聆听公众号合作作者

小编按:如果能让孩子自己鞭策自己,自己为自己加油鼓劲,那会是怎样美好的学琴状态?今天这篇文章就提供一个这样的方案,当我们采用策略以及更灵巧的方法来面对孩子的时候,或许会是另一种局面,那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

吴骏丨作者介绍


琴童家长,为《琴童》杂志连续撰稿60篇(合15万字)。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专业,个人译著有《战争中的航母》、《牛津音乐教育手册·第二卷》,关于语言教育和音乐教育的译文见于各类媒体。在全国各地举办现场讲座多次。现就职于上海某少儿英语机构。

自我激励是指无需外界的奖惩而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一种心理,它是促进孩子获得超长音乐才能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琴童家长应逐步帮助孩子建立一套自我激励的机制,让孩子把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


1、树立远景目标


远景目标为孩子提供持久的动力。不能带着“学着玩玩”、“学到哪里算哪里”的想法开始学琴。


即使不打算走专业道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以下情景:苦干年后,他/她拥有当众表演一门乐器的能力,在生日聚会等场合为亲友成功地演奏,得到赞叹。我们最终所成为的,都是我们曾经所想象的——成功,从想象成功、憧憬成功开始。这种想象力影响了孩子的未来。


2、为孩子设计每天“够一够”的苹果


家长和教师为孩子设立的阶段性小目标不要过高,让孩子经过努力就能达到。既不能太难,让孩子气馁放弃,也不能过易——孩子会轻视问题,不够专注,甚至失去了挑战困难的乐趣。最理想的情况是把苹果放在孩子努力跳几次就能够到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首曲子,可以按照一周划分为多个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争取让孩子每天都能获得成就感。


3、因势利导,好上加好


当孩子通过努力克服了练琴中的一个难点,积极加以肯定。家长可以这样说:“你真棒!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很不简单。看来,你在音乐方面真的有才能!”纯粹的表扬不是目的,家长应趁势提出下一个略带有挑战的目标,可以这样说:“刚才的问题好像没什么挑战,现在请你试一试……?”在孩子有初步的成就感的时候,就给他下一个小目标。


有些儿童心理的特点是容易满足,稍有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不知到天高地厚。这时家长可以说:“这太简单了,难道你不想试一试更难的?”或:“我觉得你还有很大的潜力。既然你现在做到了过去没有做到的,那么你再努力一下,说不定就能做到你现在做不到的。”教过吴韵喆的甘本老师就经常笑眯眯地对吴韵喆说:“要更认真,更仔细,更严格”。


4、 以压促变,“打预防针”

 

家长可以联合老师给孩子适当的外部压力,“不能让孩子太舒服”。告诉孩子,练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为了不被周围人笑话,就要坚持练习,我概括为“以压促变”。外部压力必须是精心设计的,借助幽默巧妙的语言在生活中一点点地施加给孩子,这样既不压垮孩子,又能逐渐转化为动力。遭遇困难的时候多加鼓励,一帆风顺的时候,家长却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小的挫折感和紧迫感,这就好像打预防针,让孩子获得对挫折感的免疫力。“以压促变”,“打预防针”都是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及时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孩子调整。


5、借助同伴去暗示


琴童家长应该努力找到周围勤奋练琴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榜样的感染中自觉学习。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可以这样引导:“我看你也能做到!”“我相信你不比他/差!”最好避免说:“你看人家…,你却…”这种“丧气话”——打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家长要冷静对待,不能公开地、简单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


6、延迟满足


与孩子充分地沟通交流,尽可能把一些愿望延迟满足。琴童家长从孩子学琴之初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处理 “练琴和娱乐孰先孰后”这个问题,明智的家长应秉持 “娱乐后行”的原则,即“先练琴,后娱乐”。同时又保持适当的灵活度,注意劳逸结合,帮助孩子把娱乐当作练琴之后的自我奖赏,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有意识地抵制现在社会上常见的“及时行乐主义”,主动放弃一些个人娱乐活动,同时增加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把和孩子共同进行学习型活动当作个人的娱乐。如果家长是克己的,孩子一定能学会自制。


7、来自父亲的鼓励


根据我个人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我们中国的琴童家庭80%是母亲陪练,琴童的爸爸们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位”。因此我建议: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父亲们也要尽可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多多给予精神鼓励。曾有教育家说过:“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鼓励”——多一种不同方式的鼓励总是件好事儿——尤其是来自男性长辈的鼓励。


8、言传身教,理性对待错误和问题


学琴过程中,大脑学习同时集中处理多方面信息,建立并强化由眼到手、由眼到耳的快速反射,这个过程貌似简单,从细微处观察,却又特别复杂,特别考验孩子和家长的智力和心理。孩子练习犯了错,家长要做的不是发慌,指责,而是耐心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


如果家长知识有限,不能直接给予技术指导,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钻研,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言传身教,帮助孩子逐步认识到:错误是学习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组成部分,犯错不可怕,只要正视错误,向“错误老师”学习,尽量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就是“好孩子”。


9、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琴童在学琴过程中会遭受大量的挫折感,家长需要保持密切的关注,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大部分家长没有音乐演奏知识,但是在心理调节上仍然大有可为,善于观察与学习的家长完全能给孩子充足的心理帮助。


低龄孩子或许不需要充满专业术语的心理帮助,用形象化、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才是一剂良方:“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我们可不能被弹簧弹飞了”。


“这些困难啊,你不怕他们,他们就怕你!你沉住气,好好想办法的话,不久,他们都会偷偷溜走。”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使用接近成人的语言:“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你这个年龄段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它们是暂时的,只要你努力。”


此外,家长还应努力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尽可能多地向其他琴童家长“取经”,了解每个阶段的学习的特点,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有所准备。毕竟,是知识和经验让我们对问题一笑了之。

结语:


家长陪孩子学琴,就像一起去“挖金矿”。事先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挖到、能挖到多少,在哪里能挖到,哪里有陷井要避开,家长和孩子对金矿的分布和开采一无所知。


但是家长可以做冷静的旁观者——不过分关注挖掘进程;同时做积极的拉拉队队员——为孩子的每天挖出来的一小块金子赞叹:“你是好样的!”关键时刻的一句简短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抵上千百句重复的说教。


和企业员工自我激励的机制类似,琴童的自我激励也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办法”,它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大的困难发生之前的“日常管理”,而不是出了问题后无法收拾残局的“危机处理”。 用形象化的语言说,就是平常“扇小风,点小火”,必要的时候“泼凉水”,始终保持恰当的火候。


归根究底,是家长长期的谦虚好学、平稳心态、轻松幽默并恰到时机的引导性语言,让孩子学会了自我激励。


END

最受欢迎内容


常桦599视频教程

查看

常桦拜厄视频教程

查看

常桦849视频教程

查看

请输入正文

常桦手指快速运动

视频教程

查看

郎朗教你弹钢琴

查看

好和弦视频教程

查看

请输入正文

音乐学院老师教你如何科学地练琴

查看

599要不要逐条练


查看

基础乐理


查看

请输入正文

五线谱符号全解


查看

钢琴演奏表情术语

一览表

查看

 

 历史文章精选


对不起,宝贝,我还是要逼你练琴

查看

气死钢琴伴奏的那些坑爹事儿

查看

一架钢琴调律前和调律后~

查看

请输入正文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这样练琴的学生

查看

一张表格揭晓你练琴的努力程度!

查看

学钢琴的人才能看懂的图片

查看

请输入正文

钢琴老师陷传销

用音符求救成功

查看

有一种手叫弹钢琴的手~

查看

那些纯属浪费时间的练琴

查看

长按指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