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躬耕地,谁能告诉我?? 1、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做《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东晋(317年—420年)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3、南朝宋裴松之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在“躬耕陇亩”(非“躬耕于南阳”)做注云“《汉晋春秋》云……” 4、北宋(960年——1127年)司马光做《资治通鉴》云“(建安)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躬耕于南阳” 5、问题来了: (1)习凿齿说诸葛亮“躬耕隆中”了吗?他为何说“亮家于……”而非“亮躬耕于……”,他为何说“隆中”是“号曰”的? (2)裴松之为何给“躬耕陇亩”而非“躬耕于南阳”做注释??裴松之说诸葛亮“躬耕隆中”了吗? (3)司马光说“襄阳隆中”,此“襄阳”是汉襄阳,还是北宋襄阳呢?如果此“襄阳”是北宋襄阳的话,那后面的“南阳”是不是北宋南阳县? (4)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南阳郡邓县能跨越樊城、跨越汉江、跨越万山,管辖被习凿齿“号曰”的“隆中”? (5)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做《出师表》时,会不会把【襄阳郡之隆中】写成“南阳”? (6)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之“南阳”是南阳郡吗??如果不是,指的是哪里??《后出师表》“(曹操)困于南阳”,这个“南阳”在哪里? (7)诸葛亮躬耕地到底在哪里?在南阳(郡)还是襄阳(郡)?诸葛亮错了没有?? 6、因此说,“躬耕于今襄阳隆中”被诸葛亮、习凿齿、裴松之、习凿齿打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