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动漫配乐承载民族自豪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7-23


久石让作曲的日本动画片电影配乐,长久以来“霸占”着中国从亲子音乐会到常规影视音乐会的舞台。然而,日本和海外电影音乐的强大输出并不能盖过中国电影和音乐界前辈在动画片配乐中惊天动地的成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大批有口皆碑的国产动画片纷纷上映,它们与经典的配乐一起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成为唤醒人们童年记忆的密码。如《大闹天宫》《金猴降妖》《阿凡提》《宝莲灯》《天书奇谭》《三打白骨精》等,这些经典动画片均降生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批动画片有的取中国水墨之长,人物刻画生动立体,故事寓意高远深邃、老少咸宜,成为国产动画片中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宝。

7月8日晚,几乎座无虚席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迎来上海夏季音乐节中别具特色的一场音乐会,该场音乐会便是向中国动画电影黄金年华致敬的高清修复版《天书奇谭》。配上为管弦乐团复原、整理和配器的吴应炬的电影配乐,在张洁敏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伴奏下,动画片音乐高调回归,语音音轨由原片配音演员悉数出任。

吴应炬是一个被大众忽略的名字。他为80余部动画片写作音乐,除了脍炙人口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外,还有《九色鹿》《葫芦兄弟》等。相较于拥有朗朗上口主题曲的其他大作,吴应炬在《天书奇谭》中使用接近于“主导动机”的写法,就像个性标签一样为每个人物的出场写出与其性格相符的主题,与视觉上的差异化造型相得益彰。其中县太爷、玉帝和府尹的出场音乐极具讽刺意味,狐妖的出现戏谑魔幻,袁公的主题正气浩然,蛋生的动机灵动生趣。音乐在影片中无论是时长还是分量都占据极重比例,犹如汉斯·季默在诺兰战争史诗《敦刻尔克》中一样,不过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造型刻画服务,重在灵气;后者为推动剧情煽情,重在铺张。这也是吴应炬和久石让配乐最大的区别。另外不凡之处在于,《天书奇谭》原音由韩中杰及曹鹏分别指挥中央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录制,堪为翘楚巨制,拔类超群。

虽缺少易于传唱的主题曲或旋律,但这场音乐会仍不失为一场视听饕餮。音乐厅的四面木质反射墙瞬间化身为投影屏幕,在张洁敏的强力操控下,影音高度结合,点缀性质的演奏技巧艰深,难度极大。虽偶有演奏压过配音段落,但重新为管弦乐团改编的配器使织体更加厚重,突出戏剧冲突,声浪和画面组成的特效,朝着犹如身处4D影院的听者扑面而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应该融入高清修复版动画片,尽早在国内外发行,并适时进入国外的电影节或音乐节上演,与传奇动漫一起传达中华民族自豪感。

上海交响乐团并非此举惟一践行者。数年前,阮玲玉主演、吴永刚执导的黑白默片《神女》高清修复版曾由作曲家写作配乐后,交由北京的一支管弦乐团现场伴奏演出,中国默片时代的黄金之作由此焕然一新地呈现于众,燃爆京城。如果说电影离不开音乐,音乐塑造了电影,那中国黄金时代的动画片乃至早期电影可谓无尽宝藏,等待被发掘、整理和修复。

                                 文 | 唐若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