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业干部为什么很少安排实职

 dsjycby 2018-07-23

转业干部为什么很少安排实职

文:熙 熙天下

对转业干部降N级安置,并基本上不再安排实职,大家有过很多讨论。

对这个现象,以前也一直不太理解,直到多读了些历史后,才稍微有些明白。

先来扯扯历史吧。

———————————————

01

明朝为何迅速败亡


对明朝的迅速败亡,各位史家都有精彩分析,对其中的一些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也都有精彩描绘。

相信稍微关心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历史细节: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快兵临城下了,但前线部队却发不出军饷来,于是国库空虚的崇桢皇帝向大臣们化缘,要这些权贵们拿出部分家产来资助军饷,以挽救即将灭亡的帝国。

没想到,大部分大臣都一毛不拔,就是他的老丈人,这个帝国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也只勉强拿出几千里银子来。

没有军饷,部队当然无法打仗。最后,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城,把这些大臣们的家产全部搜刮一空,有的还被逼打至死。

看到这里,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帮大臣真的是目光短浅,太不忠君爱国,连覆巢之下没有完卵的道理都不懂。

如果这样想的话,那么你的水平就和崇桢皇帝差不多,崇桢这个明朝最勤勉的皇帝就是在发出一声“诸臣误我”的叹息后,孤独上吊而死的。

崇桢当皇帝,肯定是不够格的,但他确实是非常勤于政事,对帝国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他一即位,就铲除了魏忠贤等一帮“祸国殃民”的宦官,后来反贪、督战也非常严厉,接连杀掉了一大批他认为剿匪不力、贪污腐败的将领和文臣。

崇祯做了十七年皇帝,他以“九五之尊”的威势,一共杀了两个首辅大臣,撤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

另外还撤换了十四个兵部尚书,这十四人里,其中有九个被治了重罪:斩首者一人,治死者一人,自杀三人,下狱两人,革职查办两人。

刑部尚书,前后撤换了十七人。

处死或被逼自杀的督师、总督,包括袁崇焕在内合计有十一人,如蓟辽总督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督师熊文灿,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蓟州总督范志完、赵光抃等。

各地巡抚被斩杀的十一人、未来得及问罪先行自杀者一人。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除宦官、杀贪官、斩将领、撤大臣,那么他可以相信和依靠的力量在哪里呢?

答案是:基本没有。从他发出捐饷的号召,却无一人积极响应就可以看出。

所以说,崇桢当皇帝是不够格的,因为他没有搞清楚一个基本道理,诺大一个帝国,靠他一个人是管理不了的,他必须得有一支自己可以相信和依赖的“基本力量”来帮助他,来延伸他的管理。

失去了可以相信和依靠的力量,那么他连税到收不上来,连军饷都筹集不到,他所有的指示都会在一片消极落实和变相抵抗中成为废话,他也只能一个人走向煤山上吊,连一个陪同他的大臣和太监、宫女都没有,真正的孤家寡人。

这其实也就是明朝在崇桢手里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所在。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朝代要得以延续或者兴盛,都必须抓住一支可以相信和依靠的力量,并把这支力量凝聚成一个牢固的利益集团。

我们再来看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是历史上对文官最狠的皇帝,动不动就满门抄斩,动不动就剥皮实草,不少官员带着枷锁还得办事。

但他的地位非常稳固,收税筹钱也很有效率,因为他手里有一支“基本力量”,那就是跟着他一起起事的那帮淮西老乡和旧部。

这帮人,实际上就是团结在他周围的利益集团,充当着他的耳目、爪牙,忠心耿耿地帮助他管理着庞大而复杂的帝国。

他就是掀掉了整个文官系统,被所有的文官所反对,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基本力量”,从开税源,再造“百万雄兵”。

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君王所信任和依靠的一个集团或阶层。


———————

———————

02

历朝所依靠的“基本对象”都是谁

首先来看宋朝。因为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建立宋政权的,所以他在军队没有自己可信任的班底,那么他信任谁,只有文官集团,因此宋朝实行的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文官的地位,从来没有象宋朝这么高过。皇帝和士大夫“分享”了天下。 结果是,宋代一直保持了繁荣和富庶。财政岁入,一直保持着6000W两白银的水平。远远超过三百年后的明代。

那么他的缺点也就来了,武将被排除在“基本力量”之外,军队不受重视,战斗力非常孱弱。对外战争,几乎每战必败。


唐朝,分为二个阶段。前期是依靠一起打天下的“关陇军事贵族”,由这些军事寡头,也就是所谓的“凌霄阁二十八将”,垄断朝廷豪门,与皇帝共同控制朝政。

到了武则天时期,军事贵族的代表长孙无忌垮台,山东势力和科举势力崛起,他们在人数和财力上都占据了优势。他们需要找到代言人来发声,于是他们帮助武则天,或者说武则天依靠他们,彻底消灭陇右帮,成立了“武周”,结束了“军事贵族”的时代。


晋代,是“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马”是司马皇帝,“王”就是以王家为代表门阀贵族。在东晋时代,皇帝选择和“士族”合作,门阀贵族完全垄断了高级官员的渠道。


汉代,皇帝自始至终都是和“军事贵族”集团共天下。东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基本靠一批南阳郡的“小兄弟”。后来这帮小兄弟的富贵,延续了二百年。南阳郡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汉献帝,就是外戚也没法撼动。

西汉从景帝时代开始,奉行的是检举“孝廉”制。庙堂之上,全部都由“孝廉”占据。而推荐制度,会推荐什么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秦代,是“部落制”的延伸。秦王朝680年,赢家一直是秦王,蒙恬等家族一直是部下。也就是说,春秋商周时代,皇帝一出生就自带“基本力量”。其他家族从蛮荒时代开始,世世代代都是“王”的佣人。世代效忠,已经形成了习惯。因此秦王相对于白起,王翦,“权威”是绝对的。秦始皇不需要清洗部下,也不需要担心部下不忠。

“部落制”君臣关系的缺点是,“代表面”非常有限,无法扩展到统一后的天下。为什么秦王室二世而亡,因为秦王朝虽然凭武力统一了六国,但却无法获得其他诸国的效忠,一旦陈、吴起义,火势立即燎原。


最后来看看元代,清代,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不用说,他们借助的肯定是自己民族这个“基本力量”。

比如,清帝,依靠满族人形成“基本力量”,全国政权基本都在满族官员的控制下。但满族的力量毕竟有限,不足以长期控制国家,清朝前期,还不明显。“太平天国”之后,地方势力完全落入各省手中,满人根本无力控制。

这就是各个朝代可依赖的“基本力量”,也就是可共享天下的利益集团的演变情况。


———————

———————

03

回到正题

转业干部的黄金时期是解放前后那十年,那个时期,军队出来的干部,领导国家一切。

白银时期,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军队干部转业后,基本上安排进各级政权的领导层,依然是重要力量。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大势,新的联盟产生。

话只说到这里,就此打住。

新的联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