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f爱中医 2018-07-23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第一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1、桂枝加葛根汤证

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

2、葛根汤证

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

3、桃核承气汤证

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

4、蓄水证证

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

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6、桂枝人参汤

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

7、大陷胸汤证

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8、小青龙汤证

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炙甘草、芍药、五味子)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9、 半夏泻心汤证

提要:辩柴胡证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法。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满

症状: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

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10、栀子豉汤证

提要:阳明热证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

病机:热扰胸膈。

主症: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苔薄黄或黄白相兼。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11、真武汤证

提要:阳虚水泛的证治。

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溢。

主症:心悸头眩,身瞤动,肢体颤动欲倒地,或水肿,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

第二章——阳明病辨证论治

1、猪苓汤证

提要:阳明热盛阴伤水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热盛阴伤,水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或见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治法:清热利水滋阴。

方药:猪苓散(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2、调胃承气汤证

提要:阳明燥热致烦的证治。

病机:燥热内盛,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主症:腹胀满,大便不通,蒸蒸发热,心烦。

治法:泻热和胃。

方药: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3、麻子仁丸证

提要:脾约证的证治。

病机:胃热肠燥津亏。

主症:大便硬,小便数,腹无所苦。

治法:泻热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麻子仁、大黄、厚朴、枳实、芍药、杏仁)

4、白虎加人参汤证

提要:阳明里热炽盛的证治。

病机:邪热炽盛,津气两伤。

主症:发热、汗出、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治法:清邪热,益气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粳米、甘草、人参)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5、湿热发黄三方证(茵陈蒿汤为主)

(1)茵陈蒿汤证

提要:湿热发黄的证治。

病机:湿热蕴结,熏蒸肝胆,腑气壅滞。

主症:身黄如橘,目黄,小便深黄而不利,身热无汗或头汗出,齐颈而还,腹微满,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茵陈蒿、大黄、栀子)

(2)栀子柏皮汤证

提要:湿热发黄,热重于湿的证治。

病机:湿热相合,热重于湿,壅滞三焦。

主症:身黄目黄如橘色,发热,小便不利而色黄,口渴,心烦,舌红苔黄。

治法:清解里热,泄湿退黄。

方药: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甘草)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提要:湿热发黄兼表的证治。

病机:湿热内阻,风寒外束。

主症:身黄目黄如橘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发热恶寒无汗,或见身痒。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连轺、赤小豆、生梓白皮、杏仁、生姜、甘草、大枣)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第三章——少阳病辨证论治

1、小柴胡汤证

提要:少阳病的证治。

病机:邪犯少阳,肝火内郁,枢机不利。

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方药: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2、大柴胡汤证

提要:少阴病兼阳明里实的证治。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实结聚。

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心下急或痞硬,呕不止,大便秘结或下利不爽,伴见小便色黄,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方药: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实、半夏、黄芩、大枣、生姜)

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提要: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主症: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心烦,渴而不呕,但头汗出。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栝楼、黄芩、牡蛎、甘草)

4、柴胡桂枝汤

提要:少阳兼太阳表证的证治。

病机:邪犯少阳,太阳表证未解。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疼,胸胁心下微满,微呕,伴有舌苔薄白,脉浮弦。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方药: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桂芍)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提要: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的证治。

病机:邪犯少阳,弥漫三焦,表里俱病,虚实互见。

主症:胸胁苦满,心烦心悸,惊惕不安,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痛,不可转侧。

治法: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

6、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提要:少阳郁热内迫阳明下利或呕的证治。

病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胃肠升降功能失职。

主症:下利灼肛,或下利黏腻不爽,甚至里急后重,腹痛,或见呕吐,伴见发热、口苦,小便短赤,脉弦数。

治法:清热止利,或兼和胃降逆。

方药:黄芩汤证或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或加半夏、生姜)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第四章——太阴病辨证论治

1、太阴病本证

提要: 太阴病的证治。

病机: 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主症:腹满而吐,自利不渴,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轻者理中汤,重者四逆汤(人参、白术、甘草或甘草、附子、干姜)

2、太阴腹痛证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 的证治。

(1)桂枝加芍药汤证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饮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倍用芍药)

(2)桂枝加大黄汤证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瘀滞较甚。

主症:在上证基础上腹痛较剧,疼痛拒绝按,或伴便秘。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

第五章——少阴病辩证论治

1、四逆汤证

提要:少阴病阴盛阳衰的证治

病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主症:四肢厥逆,身蜷恶寒,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脉微细。

治法:温肾回阳。

方药:四逆汤(甘草、附子、干姜)

2、通脉四逆汤证

提要:少阴阴盛格阳的证治。

病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主症:手足厥逆,反不恶寒,其人面赤,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甘草、附子、干姜)

3、真武汤证

提要: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溢。

主症:腹痛下利,四肢疼重,小便不利。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

4、附子汤证

提要:少阴阳虚寒湿身痛的证治。

病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主症:背恶寒,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口中和,脉沉。

治法:温阳散寒,镇痛除湿。

方药:附子汤(附子、人参、茯苓、白术、芍药)

5、吴茱萸汤证

提要:少阴阳虚阴盛,浊阴犯胃的证治。

病机:肾中阳虚,寒邪上干于胃,浊阴上逆。

主症: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吐利。

治法:温胃散寒,暖肾降浊。

方药: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

6、桃花汤证

提要:少阴虚寒下利便脓血,滑脱不禁的证治。

病机:脾肾阳虚,大肠滑脱。

主症:腹痛绵绵,下利不止,便脓血,色赤暗,白多红少,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温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

7、黄连阿胶汤证

提要:少阴病阴虚火旺的证治。

病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主症:心烦难卧,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8、四逆散证

提要:少阴阳郁致厥的证治。

病机:少阳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主症:四肢厥逆,或见腹痛,泄利下重,心下悸,小便不利。

治法:疏畅气机,透达郁阳。

方药: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第六章——厥阴病辨证论治

1、乌梅丸证

提要:蛔厥的证治。

病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

主症:时静时烦,腹部和胃脘疼痛时作时止,剧痛时手足厥冷,有吐蛔病史,发作与进食有关。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乌梅、细辛、桂枝、黄连、黄柏、当归、人参、蜀椒、干姜、附子)

2、当归四逆汤证

提要:血虚寒凝所致厥逆的证治。

病机:血虚寒凝,血行不畅。

主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见身疼腰痛,肢节疼痛,或见月经愆期,痛经。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方药: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

3、白头翁汤证

提要:厥阴热利的证治。

病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

主症: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利便脓血,血色鲜红,伴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等热象。

治法:清热燥湿,凉肝止利。

方药: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病因病机病症名句集锦

3、中医经典名句整理

4、中医经典——郝万山讲伤寒论70讲视频大全

5、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6、中医经典——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7、中医经典——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8、中医经典——辨经络病证方法

9、《伤寒论》图解大全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