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为什么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茂林之家 2018-07-24


作者|我方团队子繇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974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历史提问

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为什么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答: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一块上好的宝玉可抵连城之价,这个说法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古代的和氏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然玉这么值钱,为什么意在求财的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时,却只抽金丝而不拿玉衣呢?

首先,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盗墓贼未必不拿玉;其次,不是他们不愿意拿,而是这其中确实涉及到很多因素,让他们有贼心无贼胆。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金缕玉衣”。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玉面罩”,春秋战国时开始在殓服上饰以玉片,而真正意义上的“玉衣”则是汉代才有的。金缕玉衣作为敛服自西汉开始,到曹魏时被废除,所以金缕玉衣只在汉代流行。

简单来说,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一种殓服。整件玉衣是由金丝连缀玉片制成,不仅十分华贵,而且还能保持尸身不腐。除了金缕玉衣,还有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同样是视死者生前的等级地位而使用的。除了特赐的情况之外,基本都是拥有诸侯以上等级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因此金缕玉衣的珍稀,不仅体现在它的材质与做工,还在于它的身份等级象征。

就现代考古发掘的汉墓来看,大部分汉墓都曾被盗墓者光顾过。在留有金缕玉衣的汉墓中,绝大部分都只剩下大量的玉片而不见了金丝。但这并不意味着盗墓贼完全不取玉片,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盗墓贼还是选择只抽走金丝。

首先,盗墓作为见不得光的行为,盗墓贼为了不使目标太大,一般不会盗取太大太重的物品。就拿满城汉墓中刘胜的那件金缕玉衣来说,整件玉衣全长1.88米,共有玉片2498片,所用金丝重约1100克。显然盗墓贼不可能将玉片全部运走,而相比之下金丝既值钱又轻便,抽走金丝就成了首选。

其次,金缕玉衣作为皇室贵族的专用敛服,其制造工艺和形制都是十分独特的,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这就意味着,即便盗墓贼能将玉片运出,也无法将它在市面上换成钱。而金丝则不同,盗墓贼可以将金丝重新熔铸成块,再拿去市面上流通,黄金作为一种硬通货,不愁花不出去。

再次,盗墓贼有自己的忌讳,玉衣是墓主贴身之物,且玉向来被古人视作是润养之物。这种说法到现在也有,玉佩随身戴久了会变得越来越润泽,而死人所配之玉自然也会沾染上所谓的阴气。盗墓贼虽然干的是有损阴德的勾当,但他们往往对此更加迷信。不过,若是遇到“百无禁忌”的盗墓贼,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但是,无论盗墓贼拿走的是什么,古往今来的盗墓行为都应该受到强烈谴责,因为盗墓不仅是对死者的不敬,也是对历史文物的巨大破坏。

 好物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