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整合式创新,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去人工智能化,创新容错 要点:'从'日记'到'语记''——从语音转录文字的准确度提升引发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双面性思考,辩证看待'人工智能化'与'去人工智能化'两大趋势。由此重新思考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杠杆效应、马太效应与潜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风险,最后强调人的核心价值与创新容错机制,引出整合式创新的理论重要性与现实价值,并指出了整合式创新在个人、企业、国家和国际合作四个层面的应用前景。(此处推荐一部电影《未来战警》,AI“代理人”普遍化应用后的社会和伦理场景一瞥。以及一本深入探讨AI时代人、伦理、社会、认知和价值体系的书《微粒社会》。)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就是用语音速记的方法,把想做的读书笔记,或者是要写的日记,或者是研究想法,用口述的方法说出来,同时用讯飞语记或者有道云笔记的语音同步转输的方法记下来。 去年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还发现很多时候非常不好用,因为因为当时语音人工智能识别的技术和准确度还不够高,即使是科大讯飞,已经能在行业上实现90%多的识别度了,但是依然会有很多的错别字,或者是模糊的读音,不能够被识别,需要通过手动修改。而且很多的断句都没法识别,还得通过手动来修改标点符号。今天我又尝试了一下,我发现最好用的是科大讯飞的讯飞语记。有道云笔记也已经开始使用语音同步转输文字了。但是有道云笔记的输入法不能够实时识别断句,还有一些模糊音。而科大讯飞在这上面能够做得相当准确,并且能够自动断句或者根据语气断句来添加相应的标点符号。 不得不感叹,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如此迅速,而且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成长方式。我在想,目前我已经可以摆脱我手动输入打字以及写日记的习惯了。回想起来,5、6年前,我的日记的习惯从写纸版的日记转向为电脑输入,我已经觉得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并且非常快速了。如今偶然又试了一下人工智能的输入,非常惊讶的发现,人工智能同步输入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快,并且如此方便,能让我以后可以在公交车或者自己慢跑的时候来进语音输入。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实现多线共进了。 比如我现在这上面的一段话五百多个字基本上都是靠语音同步转书的,这样一来我就再也不用记下来一段录音,回去请打字员帮我转出为文字啦。 以后参加国际会议或者是做访谈的时候,我就可以直接开启科大讯飞的语音,或者其他的语音输入法,直接转为文字,输到笔记本里边,这样的话,我以后做学术的时候就会非常方便,不但可以省下很多请人工翻译的费用,并且还能够及时的处理文字,把它用于我的学术写作过程中。 另外一种应用场景就是我在跟人聊天的时候,基本上再也不用发语音了,基本上就可以直接点击语音同步输入,发为文字,对跟我聊天的人也是一种尊重。而且这种方法保证了我同步语音输入的时候,不用再回头修改很多错别字和语法,也能够显示出我的文字水平进步比较快。第三个好处是,这样一来,避免了用手手动输入带来的手指指尖麻木,以及有人担心的手指得癌症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实现真正的人机交互,也就是说,比如说用手机来打游戏,基本上就可以用语音来控制游戏的走向和方向,以及我们未来人工导航的时候可以用语音交互来导航。写作论文的时候就可以用语音来输入,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打字不是很快,并且年龄比较大的人尤其方便。而且在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或者将近百分之百的时候,我们几乎在说语音的同时,可以不用看屏幕,也不用盯着去监控这段文字是否转输正确。至少在我说上一段话的时候,我是没有看手机屏幕的,这样我回头来看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错误,而且断句也比较合适。 唯一可能还没有实现的就是,如果我要在语音输入文字的过程中,想要从电脑或手机里调取一张图片,加入的这段文字里边,如果不能够手动识别并实时添加的话,那么可能就会面临一些困难。文字的输入可能对人工智能来说是最简单的一步,它的难处在于准确率的提高,当准确率提高之后,那么下一个面临的难度就是如何能够实时识别语音中输入的文字信息,比如说文字中涉及到的关于地点,人物,联系方式以及日程安排等各种信息,并且利用人工智能的后台运算,实时把它转化为与文字输入时,需要提取或插入的一些信息,比如说图片,比如说音频,比如说视频。 我相信目前已经有实验室的成果,或者有一些军工或商业的应用已经在应用了,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方式还需要人工智能更加去长期跟踪使用者的习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且与电脑里面的存储文件相互联系,以达到能够实时输入,并且提取和转化信息作图,或者是解答问题的这种程度。 但是我有一种担忧,正如其他人担忧的那样,当人工智能发展的非常高的程度的时候,会不会迎来奇点的到来?也就是说,我们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时候,已经几乎不用再动用自己的手,或者是其他的工具性的东西了。这样以来,人工智能在另一方面,它像一个无形的监控网络一样,了解了我们所有的存储的信息,这样我们第一方面就没有隐私了,第二方面很可能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像人或者是某个魔术师一样,或者是一个预言家一样,能够预测我们未来想要表达什么,想要实现什么?这样的话反过来,当有一天它被黑客操控的时候,就能够控制我们的是直觉和控制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甚至是假装我们自己来发出一些信息。这对于普通的用户可能是不用担心的,但对于从事商业,涉及商业机密,或者是军工机密,或者是未来研究计划的个体组织或者国家而言,可能就面临一定的挑战,甚至非常大的威胁了,比如说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军事之间的竞争,在商业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对方能够通过你的人工智能的服务商获取竞争对手的这种信息或者是机密,那么竞争对手就变成战场上的活靶子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推测,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反人工智能化。也就是说,有一些人在推动人工智能向人工高度智能的过程中发展,但另外一些人在尝试建立更强大的防火墙,来防止人工智能对所属机密信息的非正常控制。 正如我们现在讨论的生态系统一样。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相对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仅仅取决于它自身的能力,而是取决于他和他所处的生态系统相互的能力,这种叠加态,使得这个企业能够借助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优势,来塑造自己的核心优势,实现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强大。 生态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一种杠杆效应,但是这种杠杆效应在某些程度下或某些环境下,就会转变为对一些弱势企业或弱势的行动者的一种竞争性相对剥夺。处于生态系统中劣势一方的那些企业或行动者,或者是比如说国家,就会被赢者通吃的这种丛林法则或社会达尔文法则带来一种更加剧烈的劣势。这些弱势群体他们已经不能够建立起自己强大的防御能力来防止别的企业或者是在生态系统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或竞争者来掠夺他们的资源或者市场。 通过这个逻辑,我们就能够完全理解,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各大企业,甚至是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的抢占人工智能这个技术的高地。因为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间内,甚至很快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当一个企业抢占了人工智能的高地,那么它就抢占了创新资源的高地,并且抢占了信息的高地,而信息背后是代表着知识,而知识的不对称会带来竞争优势的绝对悬殊。这种绝对悬殊的差距,会能够引发一种新的效应,也就是说,放大或倍增的马太效应。 所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行业他都要利用或借助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并且防止或者是预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他们自己所处的行业或企业带来的颠覆性危险。。 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军事领域,外交领域,还是未来的高科技领域,甚至是航空航天领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他想要保住自己的竞争优势,那么一定要在人工智能,甚至是未来颠覆性的科技上占据制高点,这种制高点的占据,能够为他国家的发展赢得绝对的主动权,并且使得它能够拉大与其他国家或竞争对手的这种信息差距,而信息差距背后就是商业利润的差距,商业利润的差距就能够带来一种绝对的地缘政治的优势。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从一个小小的日常应用的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到科技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人生活,学习方式,未来教育,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乃至国家是世界的竞争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但又注定风起云涌的大浪潮时代。我们个人,我们组织,甚至使我们这个国家或社会能否站在浪潮之巅,取决于我们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以及我们是否为未来的风险做了足够的储备,为抢占制高点之后的战略竞争优势保持做了足够的战略储备。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被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跨文化视野以及洞察力,和战略视野。无论今天你有多么富有,无论今天你的企业多么强大,多么占有竞争优势,但如果缺失了或错过了一个科技的转折点,或者是一个新的颠覆性趋势,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你跟一个行业巨头就会被一个小小的新兴的企业或者是个人创业者来颠覆掉。所以说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行业,或者是基于互联网的未来行业都需要居安思危,不断的去布局,下一个十年,甚至是下一个20年,因为科技的变化正在以指数级增长,而颠覆性的跨行业的颠覆,正在以大家不再愿意看到的方式正在发生着,而我们大部分人的视野或者组织都会有一个盲区,如何才能够让个人或者是企业或者是国家,在成长学习和竞争合作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看见这样一个盲区中的存在,并且利用这个盲区和信息不对称,为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竞争优势的构建,以及企业和区域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个长远的策略,和动态的转换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一点,我觉得需要强调的就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道德约束,以及人的核心重要性。科技创新始终是中性的,但是人性中总有善恶之分,我们当然希望能够用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来为我们个人组织社区国家,甚至这个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我们远远不能够忽略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绝对的竞争优势,带来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不论在商业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会带来垄断或权力的腐败。物极必反,这样的极化结果,必然会引发社会秩序的失衡。未来看似高度发达的社会,或者企业,反而会更加脆弱。 因此当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强化人的价值,以及善的价值,我们要强化科技发展,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这种终极使命,尽可能的让道德来约束科技的发展,让道德来弥补滞后的法律改革所不能够约束的那些禁区。 未来快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平衡好两种力量,一种是创新容错的文化,另外一种是创新之后不作恶的这种可能性。因为科技创新必然会突破现有的道德与法律,甚至是走向无人区,当然,我们希望能够鼓励这种勇于犯错,勇于尝试的创新,但有时候有些故意或人为的犯错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毁灭性损失。如何能够在两种力量中进行平衡,是我们未来创新发展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情境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种新的创新范式的重要价值,那就是整合式创新。 整合式创新是一种基于战略视野驱动的全面创新,协同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的综合体。整合式创新不仅要求科技创新或者是要素创新,它更是一种把科学技术与人文价值观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新范式。整合式创新要求平衡企业内部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开放式的宽度与深度,既要横向整合,又要纵向整合。在科技创新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的创新,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将科学求真与艺术求美结合起来,不断实现创新求善。 最终,个人通过整合式创新的思维来改变个人的学习成长,家庭与人际关系 ;企业则通过整合式创新的创新战略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企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国家则可以通过整合式创新的政策设计思维,来优化现有的科技创新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多位一体,融合共生。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国际组织之间,也不能够再以以前那种原子的思想来开展国际竞争了,应该以一种东西方交融整合式创新的思维,来促进全局外交,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这种愿景。 2018年1月8号学术日记: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态思维与整合式创新 尹西明 2018年1月9日凌晨2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