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是当代艺术中最难的 曾梵志

 泊木沐 2018-07-25

艺术家曾梵志

1964年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梵志举办的个展包括:“曾梵志:理想主义”(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2007);“曾梵志”(圣艾蒂安现代艺术博物馆,圣艾蒂安,法国,2007);“曾梵志”(弗朗西斯科·高迪基金会,巴塞罗那,2009);“2010:曾梵志”(外滩美术馆,上海,2010)。2013年至2014年,法国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以曾梵志的作品为主题举行了大型阶段性回顾展。2014年,由法国卢浮宫特别委托创作的作品《从1830至今No.4》与欧仁·德拉克罗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并列展出。曾梵志的作品入选群展“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创造世界”(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2009);“世界属于你”(格拉西宫,威尼斯,意大利,2011-2012);“水墨:借古说今中国当代艺术”(大都会博物馆,纽约,2013-2014);“油画、纸上作品及雕塑”(高古轩画廊,纽约,2015)。

曾梵志作品欣赏

布面油画,1992年

行走

1993年 布面油画 55×45 cm

无题

2008年 布面油画 180×280 cm

绘画是当代艺术中最难的

——节选自曾梵志专访

追求偶然的因素、重视绘画的过程,记者提到在采访上海老画家王劼音时曾归纳出的“博弈式画法”,曾梵志点头:“对,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创作需要偶然的因素,需要不完整、有缺陷的东西。”他认为,要尽量让创作过程保持陌生感,这样才会有惊喜、才会有激动,而不是流水线式地重复,否则很难给观众带来震动。

不过,记者却发现,曾梵志的不懈追求隐藏着很大的野心。他说,当代艺术包括各种表现手段,绘画是用传统的材料和传统的手段来表现,所以当代艺术里面绘画肯定是最难的。它需要技巧,需要系统的训练,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因为那会有一种极限,好比炼童子功。油画有500年历史,有无数大师的杰作,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要超越很困难。“而且别人也画得很好,因此,你要用特别新的手段超越前人的技法。”正是这种超越前人、试图在美术史上青史留名的抱负,使得曾梵志孜孜追求“绘画性”,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令人刮目的“新绘画”的领军人物之一。

“我别无选择”

“新绘画”与“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所采用并流行的图像绘画的方式不同,强调绘画性,是当代艺术中已经引起国际艺术界关注的现象。比如在新加坡举办的《曾梵志个展——理想主义》,就着重对曾梵志近作的绘画性作了梳理。他还透露,最近与做绘画的全球顶级画廊、纽约的Acauaella画廊确立了合作关系。

尽管如此,曾梵志对绘画的理解却简单明白:绘画用画面来表达,主要靠色彩和线条,也有对人的关爱,有情感的东西。“我是别无选择,因为我就是喜欢画画,”他说:“我的作品只是我擅长的表达方式,是表达我的生活的最好方式。我的创作道路一开始就这样,到现在还是怎么画快乐就怎么画。”他还说:“买家肯定对我的创作有影响,但我总是尽量调整不受影响。关键的一点就是尽可能简单地按我自己的意愿画画,而不是为某个展览、某个订购客户的喜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做,现在当然更没有必要这样做。”

回到前面记者曾提出的问题,显然,出现在拍卖场上的大多还是曾梵志过去的人物肖像作品。进入新世纪后他尝试的新作品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见,因此,那些目前被国际艺术界看好的新作品一旦进入拍卖场,“钱”途不可限量。

“我是别无选择,因为我就是喜欢画画. 我的作品只是我擅长的表达方式,是表达我的生活的最好方式。我的创作道路一开始就这样,到现在还是怎么画快乐就怎么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