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杜若 别名:竹叶莲 学名:Pollia japonica Thunb. 科属:鸭跖草科 杜若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茎直立或上升,不分枝,高30-8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花序总梗长15-30厘米,远远地伸出叶子,蝎尾状聚伞花序,常多个成轮排列,每轮之间有一定距离,仔细观察可发现各级花序轴和花梗被相当密的钩状毛;花瓣白色,倒卵状匙形,长约3毫米;雄蕊6枚可育。果球状,成熟时深蓝色,每室有种子数颗。 原产地: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生于海拔1 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花果期: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杜若在本园的观赏点:岩石与药用植物园(@辰山帮看君 摄) 全世界杜若属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见于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生于山谷间,密林下。 林下成片生长的杜若(Flickr) 杜若从古至今大部分都被人们当做一种药材来利用,可治蛇、虫咬伤及腰痛。及至现在人们才慢慢认识到它的园林观赏价值,杜若是一种优良的观叶植物,叶片鲜绿宽大,为荫生植物,喜潮湿环境,作为林下及临水植物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小清新的杜若花特写(Flickr) 古代关于杜若的记载较早,究竟最初指代什么植物说法各异,基本上以杜衡、竹叶莲(现今的杜若)和姜科植物这三种为主。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提到杜若:“味辛,微温。主胸胁下逆气。…… 一名杜蘅。”,南朝的陶弘景则对其产生了质疑,认为“《楚辞》云山中人兮芳杜若。此者一名杜衡,今复别有杜衡,不相似。” 可见杜若和杜衡是同名异物。 马兜铃科的杜衡,与杜若完全不一样(@辰山帮看君 摄) 1976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在其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中把鸭趾草科植物竹叶莲的中文学名定为“杜若”,1979年版《辞海》中的”杜若“多指为竹叶莲,及至今日杜若已被普遍接受。 杜若的叶子的确与竹叶有几分相似(An Iowa Garden) 宋代的《本草图经》记载杜若“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二月八日采根暴干用” 。其中有一副关于杜若最早的墨线图,图中所绘的花序呈顶生并且成对,与姜科山姜属植物的花序是相符的,而竹叶莲是呈蝎尾状成轮地集成聚伞花序,且它的花为白色,与所描述的红色杜若更是有所差异,可知杜若指代的不是竹叶莲。 左侧为《神农本草经》中杜若的插图,感觉更似山姜。右侧的“竹叶花”即现今的杜若。 蜀·韩保昇云:苗似山姜,花黄子赤,大如棘子,中似豆蔻,细审其说,乃滇中豆蔻耳。梁·陶弘景云:“今处处有,叶似姜而有文理,根似高良姜而细,味辛香又绝似旋覆恨,殆欲相乱,叶小异尔。 明代李时珍在《草部·第十四卷》中提到杜若,认为是草木上品,“山人亦呼为良姜,根似姜,味亦辛……或又以大者为高良姜,细者为杜若”。 野生的山姜(@辰山帮看君 摄) 可知杜若的叶子与姜相同而比较小,根与高良姜相同而比较细。根据大部分记载推测杜若为当今姜科山姜属的植物,其中姜科的山姜(Alpinia japonica)较为接近,该种相对来说整个植株比高良姜小,子又类似豆蔻,称为土砂仁,至今江西民间还有称此种为“高良姜”的。此外山姜产我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较红豆蔻和高良姜更符合古代诗人的足迹。 在文学上,杜若往往是作为“香草”的代名词而不是具体的植物形态。究其根源,是受到了《楚辞》的影响。杜若最早出现在屈原《楚辞·九歌》中,一共三处:《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中“搴汀州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山鬼》中“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 杜若的蝎尾状聚伞花序,多个成轮状排列(@辰山帮看君 摄) 芳洲杜若,九歌叠咏,郭璞有赞,谢眺有赋,江淹有颂,沈约有诗,杜若被古代诗人看作是一种纯洁、 美好的植物意象,还被赋予了高洁纯净的特征,杜若洲则作为美好理想场所的一种代表物被歌咏。 非常耐阴湿的杜若(Flickr) 送人远行时,赠送杜若以表达祝福;求爱表白时,赠送杜若以表达自己的思慕之心;在修禊之礼中,佩戴杜若幽兰是很重要的步骤,属于“正衣冠”,杜若扮演的是“驱除邪秽”的角色。 杜若的球状果实,颗颗如蓝莓,但是没有食用价值(Flickr) 杜若叶片柔美,小花清新,果实可爱,希望以后能在园林中更多的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说不定可以假借其美丽的名字,引发大家回到质朴而诗意的古代,激发出更多的诗性吟咏。 辰小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