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4342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最近读了佐藤可士和的一些资料,十分有意思。 还是先介绍一下:佐藤可士和是日本的知名设计师和创意指导,担任过优衣库全球战略化的顾问,为711操刀过品牌包装和策略。 他说:他平时会做一个训练:去寻求事物的本质,并将其转化成语言。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设计」。比如在我打字的当下,桌子上就放着一个杯子。我们在超市里,可以看到大量这一类的杯子,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杯子就是被「设计」出来的。 如果我问你「你喜欢你手边的杯子吗?」你第一时间是什么反应?可能会一脸茫然:哪有什么喜欢不喜欢?我就是拿来喝水而已。 但实际上,很多东西,你可能花钱买回来之后,就束之高阁,再也很少去碰它。但像杯子这样的东西,我们每天要跟它接触好几次。可以说,没有了杯子,我们寸步难行。 更有趣的是什么呢?如果你去超市里,留心观察一下那些杯子,你会发现,它们形状不一、图案各异,几乎没有哪两款杯子,长得特别相似。 那么,是哪些因素,促使你从众多的杯子里面,把它买回家的呢? 为什么我选择了这一个,而不是其他那些? 你能否把这个理由,用清晰的文字表述清楚? 这就是佐藤可士和所说的「思维训练」。 这其实是很多日本设计的特点。 最早感受到这一点,是在2011年左右,读深泽直人时,看到他提到一个概念,叫做 Affordance —— 中文一般译为「可供性」。 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最早是心理学家 James J. Gibson 创造的。作为一名视觉认知心理学家,他用这个词来表示「环境能够提供给人/动物的属性」。 举个例子:一块地面是平整、坚硬的,那么它就具备了供人站立、奔跑、弹跳的功能 —— 这就是它的 Affordance。 后来,深泽直人把它引入了设计中,跟自己的设计美学「Without thought」结合,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再创造。 在他看来,Affordance 指的是什么呢?是指一个对象依据其特征和属性,可以提供给人使用的、无意识的功能。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楼梯和楼梯的连接处,往往会有一个小小的、平整的平台。作为一个「有意识」的设计,它不承担任何功能,仅仅是一个过渡。 但如果我们拿着杯子,上下楼时,突然需要从包里拿东西,或是蹲下来绑鞋带,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把杯子放在这个平台上。这就是它的 Affordance。 同样,栏杆最早被设计出来,是为了防止人「掉下去」。但由于它是平直的,坚硬的,高度又恰好合适,很多人会把栏杆变成一个倚靠的支撑点,把重心放上去。这也是一种 Affordance 。 简而言之:我们的身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意识不到的地方,依据它的肌肉记忆、经验和感知,对周围的事物作出一定的判断,产生某种联系。这就是深泽直人所追求和研究的东西。 他最广为人知的成果,就是MUJI的风扇式CD机 —— 完美地将氛围、感知、记忆和功能糅合到一起的设计。 这个设计理念背后是什么呢?是直觉和理性的交汇。 原研哉和他的朋友们出过一本书,叫做《设计中的设计》,那几年在国内相当火。在这本书中,原研哉、深泽直人和其他设计师,做了一个尝试:Re-Design。 把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重新进行设计,赋予它们全然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书里有大量有意思的设计,不赘述。 这同样是一种对直觉和理性的融合交汇。 如果让那些直觉化的生活模式,举手投足,进入我们的显意识中,用理性去审视、思考、看待它们,会怎么样? 这跟我们一开始所说的「思维训练」,其实是一致的。 那么,这种「思维训练」究竟是什么呢? 是一种对于直觉和感知的反思。 亦即是说,在我们的日常语言背后,在各种「喜欢」「正确」「有用」的背后,我们要用理性去进行干预,去审问自己:
等等。诸如此类。 这背后的本质,是去探寻我们的大脑,去尝试着理解它。 它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它的依据是什么?它的判断是否严谨、准确、全面? 这跟FESU法则也是一致的:要掌控自己的大脑,第一步永远是「觉察」—— 先试着去觉察它,再尝试去理解它,最后才是影响和掌控它。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的差距所在。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过:很多东西,其实都在尝试着操纵你。
…… 如何摆脱它们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不断审问自己的内心:这些信念是从何而来?是我自己想要这样,还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这样」? 只有这样,你才能慢慢取回对大脑的掌控权。 这就是思维训练的目的: 把我们内心中,那些日常完全觉察不到的东西,让它们显现出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的生活,买什么、不买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走哪个方向、不走哪个方向,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中,至少超过80%,都是下意识、凭借直觉作出的。我们很少会去真正审视它们,但它们却潜移默化地、不可阻挡地,主导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很多人对「决策」有一个误解:那些优秀的人,之所以能成功作出决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做过大量分析和调研的。仿佛思考的时间越长,决策就越精准。 其实未必。 心理学家 Gary Klein 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 NDM(Natural Decision Making,自然决策理论)。他认为,很多场合下,专家所依赖的并不是长时间、综合大量信息的思考和分析,而是快速的直觉决策。 他举了一个例子:象棋大师跟业余棋手相比,在作出决策时往往耗时更少,他们总是能在几秒钟内决定要走哪一步。但实现这一点需要做到什么呢?要记住上万个棋局。 他们所运用的,是一种称为「模式识别」的策略:快速地将局面跟记忆中的积累对比,找到最相似的情况,迅速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高效的「剪枝」。 (这个例子在《刻意练习》中也有提及) 简而言之,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呢?不断地显式化、修正、校准自己的思考,对直觉作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直到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大脑,按照正确的模式思考和行动。 这就是「思维训练」带来的作用。 那么,有哪些有用的「思维训练」,能帮我们提高对大脑的掌控力呢? 1. 审视我们的日常语言 如同前文所说:当我们表述一个词汇、一个概念时,我们想传达的是什么? 这里,其实蕴含着两重内涵。 第一重内涵,是明确概念的指涉,亦即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举个例子:当你说「这是不道德的」,那么这时,「道德」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条件?你说一件事情「不道德」,是指它不符合其中哪些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务必又要引进一些概念(比如撒谎、自由、欺骗……等等),来解释「道德」 —— 那么,针对这些概念,你也许又得进行下一步的解释、阐述…… 但没有关系。我们并不要求,你能够追根溯源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这也不现实 —— 关键在于,要建立这种观念,不断地往回「反思」,追溯自己这些观念的由来,把它们纳入一个稳定的体系中去。 什么是稳定的体系?你不能今天认为「道德就是符合条件ABC」,明天又认为「道德就是符合条件DEF」,这就不对了。它表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在想什么」,亦即没有足够的掌控力。 这是第一种。 第二重内涵,是用理性去干涉感性。 不妨退一步思考:当你说「喜欢」「有趣」「正确」……的时候,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了这样的判断?这些因素正确吗?全面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要挣很多钱」。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信念,我们从来不会怀疑它的正确性,但它真的确凿无疑吗? 是什么使你产生这个信念?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用很多钱去做的?这些事情是发自你内心的驱动力吗?还是因为外界不断告诉你「它们很重要」、要求你去做? 诸如此类。 未必要找到答案,但养成这个习惯,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反思和扣问,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你理解自己的大脑。 2. 思考事物的多重因果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缺陷,就是难以思考「长期」。 我在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中也有提及:长期的事物,涉及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会天然、下意识地回避 —— 因为这会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 因此,严格来说,每个人都是短视的。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很少会去考虑长远的影响。 那么,不妨试一试,当你碰到一个问题时,除了思考「如果这样,会怎么样」之外,再试着深入一重:然后呢?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某城市交通经常堵塞,于是,城市规划部门建了新的公路。 乍一看,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堵塞。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会怎么样? 有没有可能,建了新的公路,反而会激励那些原本不愿意买车、不经常开车的人,更频繁地开车出门,导致交通拥堵变本加厉? 如果再进一步思考呢?这些人换用汽车出门,会导致什么新的后果?可能产生什么新的情况? 在心智模型领域,这种只看到短期后果的思考方式,就叫做「第一因果」,而继续往深层次去探讨,就叫做「第二因果」「第三因果」…… 不妨试一试,遇到问题时,不要只考虑问题的「第一因果」,而是进一步去思考和假设。 它未必一定是对的,甚至很可能不对,但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能非常有效地活化大脑的思考力。 3. 从对立面角度看自己 我有一个习惯:跟别人沟通、对话,讨论任何事情时,我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如果是我,听到对方这样说,我会想到什么? 这不仅仅是情商的问题,实际上,它更本质的意义在于,让自己摆脱自身立场的影响。 我们永远生活在「环境」的束缚中。往大里说,我们的圈子、集体、身份,就是我们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往小里说,我们的视角、观察、利益、立场,也决定了我们的思维,不可能完全不偏不倚。 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矛盾和误解的产生。 所以,我会经常站在对立面去思考:假设我是一个旁观者,我看到我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会有什么感受?我能否产生认同?我能不能挑出毛病? 很多时候,它导向的结果,可能是自我否定。 但也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迭代、螺旋前进,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让思维更缜密。 与大家共勉。 |
|
来自: 新用户2417Jhh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