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出绝世光线 | 恶劣的光照条件下,怎样化腐朽为神奇?

 hercules028 2018-07-27

俗话说有光才有影,

因此影像的获取离不开光。

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

所以

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

来构成影像和影调,

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


今天摄影君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怎样让环境光在摄影中发挥作用。



图 6.1 相机参数:ISO 400, f/2.8, 1/3000

图 6.1:我们基本可以认同模特身上的光显得既刺眼又无趣。不论人的外表如何,不当的光线总是会让任何人显得难看。你可能首先就会马上注意到模特右脸上(照片左侧)杂乱而多余的阴影和高光。


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刺眼、阴影边界分明的光照通常由一个比拍摄对象相对小得多的光源造成。在这里,太阳因其距离遥远,是一个相对小的光源(CLE-1)。因此,阳光以一个特定的角度直射而来。阳光打在模特身上时,光线穿过她的头发,在她脸上产生了明显而又干扰的阴影。

如果光源比模特的相对大小大得多,一部分光线就会触及这些由头发产生的阴影,从而减轻或移除它们的影响。这是因为当光源相对大得多时,光线就会从各个不同角度射来,照亮的范围就广得多。CLE-4 关注的是周围是否有可以柔化光线的环境光修饰物。在这里,答案是没有。

她似乎是站在一个停车场里,身边没有可以利用的墙面来从后方反射阳光到她身上。假如有辆大的白色货车都可以充当相对大得多的光源。图中看来也并没有多少由暗色的地面向上反射的纵向的光(CLE-5)。高质量的控光工具的缺失使得她的眼睛陷入黑暗,而左脸也因为缺乏地面反射光而得不到足够的照明。结合这些因素,模特头部的朝向角度是错误的。这样的光照显得既无序又业余。

图 6.2 相机参数:ISO 200,F/2.8,1/180


图 6.2 和图 6.3

重视十大环境光元素和光的五大特性,在恶劣的光照条件下你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就像这组 Allison 的照片。

是什么创造了如此美好的光照效果?

尽管太阳是主要光源,天花板却遮挡了阳光的直射(CLE-8)。除了右侧以外,阳光在各个方向都被遮挡住了(CLE-1)。干净的墙壁有着粉色调的涂面,这意味着它们成为不会产生干扰的良好拍摄背景。然而,相比之下电梯门有着更加光滑的表面和更有意思的金属颜色,同时有着更好的反射性。

图 6.3

在思考环境光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锻炼自己在观察物体时不要流于表面,而是去分辨它们拥有的光的属性。墙面相比光滑的金属电梯门会吸收更多的光线(CLE-4)。为了最大化利用光照的可能性,我不得不让 Allison 站在阴影之中,尽可能地靠近阴影边缘。

你能看到阴影边缘在出口标志前呈一定的角度,而 Allison 的位置尽可能地靠近光影在地面交接的位置。这样一来就能最大化利用现有的竖向光线,给了 Allison 绝佳的从地面反射而来的填充光(CLE-6)。

她的左脸(画面右侧)明显比右脸显得亮。这给她的脸带来了维度和深度。从亮面到暗面的渐变也是非常平滑的。在她站的位置有着丰富而饱和的填充光,因此基本找不到清晰的阴影了。双眼的反光让它们看起来熠熠生辉。

图 6.4 相机参数:ISO 800, f/6.3, 1/160

图 6.4:这是一幅我弟媳 Sarah 的照片,摄于我职业生涯起始的时期。在那时,我自我感觉良好,除非去跟有经验的摄影师比较。我注意到了光线有点不对劲,但我并不知道问题所在也不知道如何去修正。

我仍然记得我当时选择这个地点时的思考过程。我觉得长凳是个拍摄我弟媳的聪明选择。暗棕色的栅栏和植被也是不错的背景。要是当时对光的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就能意识到地面和背景的暗棕色吸收了大量的光线。除此之外,地面、长凳和木栅栏都有着很重的纹理,这使它们吸收了更多的光。

这即是为何 CLE-2 关注的是环境中是否有被阳光照亮的相对平整的物体。如果有个大型的、浅色的、光滑的墙体而不是暗色的木栅栏的话,它就能把光反射到我的拍摄对象身上了。她身后的绿色植物实际上非常有干扰性。通过她左前臂与长凳上的阴影和她脸上非常有干扰性的高光来判断,主要光源为从右方投来的阳光。长凳上阴影的长度告诉我们太阳的位置是很低的,因此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傍晚时分。

所有的这些提示信息告诉我们当时的主要光源有着相对较低的光强。在主要光源较弱的情形里,我们必须依靠良好的填充光来提升人像的整体光照质量。

如我之前提到的,在这种情形里,理应提供填充光的物体,比如暗色的木栅栏和地面,实际上是非常糟糕的填充光来源。这些物体把光线吸收一空而几乎毫无反射。另外,她的头部朝向应该针对主要光源进行调整以避免在左眼产生干扰性的高光。

图 6.5 相机参数:ISO 200,f/2.8, 1/640

图 6.5 和图 6.6:最近,我用与图 6.4 中拍摄 Sarah 相似的方式拍摄了我的朋友Laura。Laura 需要为她在洛杉矶的经纪公司拍摄一组头像。

我决定不使用任何控光工具或闪光灯。我的目标是只携带我的相机,全力关注和依靠环境光来完成拍摄。

尽管采用了相似的姿势,Laura 同样是卧在一张长凳上,两组照片却相去甚远。Laura照片里的光照远胜于我早期的作品。让我们一探究竟。

图 6.6

首先,原始的主要光源是太阳(CLE-1)。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这里有个短顶棚能够保护 Laura 不受阳光直射,要不然太阳就变成了一个小型光源,形成清晰的阴影(CLE-8)。顶棚投下了一小片开放的阴影,意味着区域内的所有填充光都会照亮 Laura。我们的目标是找到最高光强的填充光以使 Laura 获得美丽的辉光效果。使用长凳作为造型道具的决定,实际上在策略上是为了使她更加靠近地面的反射光。

我需要在这个地方尽量利用最大的光强。根据光的平方反比定律,你的拍摄对象越接近光源,获得的照射光强就越大。因为 Laura 处于开放阴影之中,这使得从浅灰色的光滑地面反射上来的光变成了新的主要光源(CLE-5)。这便是为何我让她卧在长凳上的原因:让她尽量靠近地面反射而来的美妙反射光。但在这之前,我需要把长凳移动到尽可能靠近图 6.6 中标示的阴影线(CLE-6)的位置。

这样一来长凳就非常靠近地面的反射光了。能够看出如此布置的必要性的能力是熟练的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假如我没有移动长凳,那么在原先位置处,它的光线就会大幅减弱。此外,注意 Laura 的头略略朝向了地面的反射光的方向。这个朝向使得Laura 的右脸获得了足够的光照,同时也减轻或去除了头发带来的任何可能的阴影的影响。

最后,在高台之间的平整砖墙是浅色的且相对光滑(CLE-2)。这意味着它也可以是个有效的填充光来源和干净的背景(CLE-3)。砖墙唯一的问题来自由顶棚产生的另一条阴影边缘。它改变了整个砖墙的光照水平。这种改变可能是个干扰(CLE-9),所以为了避免它,我仅需要调整相机的位置使画面只包括位于阴影内的砖墙

(CLE-6)即可。


拓展你的认知

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理解这里的内容,试着创建一个图 6.2 与图 6.5 两者间环境光的相似性列表。你的列表应该能够合理地解释这两张照片之所以显得如此动人的原因。建立起逻辑联系并找出能够产生良好光照的环境光的规律,是判断你在实战中应用环境光的能力的最好检验。

提示:利用两张幕后照片(图 6.3 和图 6.6)来辅助你找到规律。

图 6.7

图 6.7 和图 6.8

在西雅图我的一次私人授课中,学员们被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摄影练习。不久之后,我激动地叫住了所有人:“看看这个神奇的地方!”我的学员们看来看去,困惑不解地说道,“哪里?这儿吗?”在我的兴奋劲过去了一点之后,我意识到我所指的地方并不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能看上的拍摄地点。毕竟,Laurel 坐的位置是一栋停车楼面向后巷的地方。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这个地点的所有细节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图 6.8

这张照片摄于西雅图,那里的天空时常是多云的。但是即使在多云的日子里,太阳也会有个大体的位置。不用抬头看天就能判断阳光方向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物体在地面投下的阴影的位置。在图 6.7 中,云层对阳光造成的分散导致了阴影变得模糊不清,但它们仍然是存在的(CLE-6)。阴影的位置告诉了我们阳光是从右边射来的(CLE-1)。Laurel 坐的位置有点像是一个一面开敞的房间(CLE-8)。照片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点是“房间”的敞口朝向了光线的来源。这很完美,因为我们打交道的是西雅图阴天下午的弱漫射光,因此我们需要最大化利用环境。

符合逻辑的选择是让 Laurel 面向光线来源的方向。这会使她的面部尽可能地得到光照。图 6.8 中的墙面是浅灰色的,颜色单一,且质地平滑(CLE-3)。这面墙是作为一个干净、无干扰的背景的理想选择。这面墙低调的质感使得视觉重点更加集中到了人物身上。因为 Laurel 的坐姿朝向的是光线来源的方向,她自然就会比身后的墙显得更亮。墙不是朝向光源的方向,而她是。这点强调了 CLE-9,告诉我们暗色的背景很好地衬托了 Laurel,使得她在照片里更加突出。

图 6.9 f/2.8,1/350相机参数:ISO 100,

图 6.9:这张照片是我们根据对此地环境光的分析而得到的最终结果。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在走过这样的地方时毫不在意,但是美妙的机会几乎处处都有。你只需要有双独到的慧眼。谈到造型,我让 Laurel 抬头朝向光线的方向以使她的眼窝得到充分照亮。要不然,她的眉骨就会在眼睛上造成难看的阴影。同时能够目睹光的平方反比定律也是值得兴奋的,我们能看到从她胳膊上方转到胳膊下方时光是如何立即陷入黑暗的。记住这点,因为这招可以使你的拍摄对象在照片里显得更苗条。

作者:罗伯特·巴伦苏埃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