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与孙子兵法几处相通

 觅书时代 2018-07-27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冷兵器时代,行军作战宝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有着很大的智慧。太极拳也是古代武者对敌战斗中逐步发展而来以门高端的智慧拳!兵法讲两军交战,拳法讲两人交战,规模有大小,但基本理念确有想通之处!

1:讲虚实

太极拳中讲虚实,一方面是自身重心的转换,另一方面是对手的力道所在。对方一拳击来,拳头便是“实”,太极拳讲究避实击虚,即是要避开或者化开对方的“实”,攻击其虚弱的部分!《孙子兵法》讲:“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无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在实战中,虚实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心理战法,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把对方的力量吸引出来,化解掉!

2:强调知己知彼

太极拳中,说”懂劲“,一方面是对自身身体的知晓,但更重要的是对自身身体的控制。知道人身体发力的最佳方式,以便在练习中步步精进,以到达随心所欲的境界。另一方面,懂劲是对对手的了解,太极拳讲”听劲“就是这样一门功夫。在与对手搭手的时候,可以听出对手的重心,强点与弱点。以便避开对手较强的身体路线,攻击对手偏弱的地方。《孙子·谋攻篇》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知己知彼,在拳是一种功夫,在军法,更多是将领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力!

3:讲刚柔

《孙子兵法》 讲:“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这一点论述,像极了太极拳中”粘劲“的功夫,对手你力来了,我便化开,让你打在虚无之处,但你要回拳的时候,这是便是”粘劲“功夫的施展地方!

随曲就伸,进退不丢不顶,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在粘的过程用”听劲“的功夫,感受对手的弱点,敌变化,我随之变化,正应了《孙子兵法》中”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