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发现!太极拳中的音乐元素

 winriman 2018-07-27

      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得来的”。

  太极拳是人体科学和艺术,犹如爱因斯坦那样从音乐中汲取了许多基本元素。因此,从音乐的角度对太极拳做一些探讨,对发掘和深化太极拳的艺术价值,优化我们目前对太极拳一些认识,不无裨益。

  音乐,是由远古时代人们劳动中自然喊出“吭唷、吭唷”的号子,逐步演变而成的。武术—当然包括太极拳,也是由远古时代人们劳动中,以及军事、健身的需要,逐步演变而成的。现在,全国各地的太极拳锻炼场所犹如满天繁星,播放器传出一声声美妙的音乐,伴随着人们享受锻炼过程的乐趣。可以说,没有音乐的锻炼场所几乎是不存在的。在笔者年轻时习武的那个年代,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但是,师傅的口令和有规律的提示,就是播放器的代用品。我们在打太极拳的时候,心律也是和音乐的旋律紧紧相扣的。

  完全可以说,太极拳与音乐,现实中一直是一种亲密无间、不可分割的孪生关系。所以,探讨太极拳与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太极拳中的音乐节奏

  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没有音乐骨架的支撑,所有的音乐表达就成为一堆毫无价值音符的罗列堆砌。在音乐的表达过程中,有规律的快慢、强弱、长短,形成了音乐中的节奏。太极拳的骨架就是行拳时的节奏。我们在打拳中每个动作的长短、强弱关系,表达的就是拳的节奏。太极拳在盘架子时要求快慢相间,使动作做到刚柔相济。尤其太极拳的慢是指“后发制人”、“以慢制快”,“手慢打手快”,可以说,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最鲜明的一个特点,也充分体现了节奏问题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这里应当指出,有不少人认为太极拳是一项“快慢匀速”运动,显然是对节奏问题存在理解上的误判,不适当的硬性组合了“快慢”和“匀速”两个概念。还有的认为,陈式太极拳在“快慢相间”的节奏要明显一些,而其他如国标24式、42式以及杨式、吴式等等吧,都是一种“匀速运动”。这也许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受了“圆周匀速运动”物理公式的影响吧!太极拳固然是以腰为轴的圆周运动,但是,牛顿的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只是理论上和试验中可以存在的。

  行拳的时候,在一定的状态下,较短时间的动作内可以形容为匀速,但是,不能把“匀速运动”当做太极拳的特征表达。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描述的绝对化与节奏原理相悖,自然界实际的物理运动方式亦非如此。完全可以定义,所有太极拳套路的节奏,就是“快慢相间”“强弱有度”。在快慢相间的行拳过程中,不断地表达出时间的长短,力量的刚柔。同时,也在完美地演绎音乐的节奏!太极拳正是有了音乐的节奏,才使得有了拳的骨架,每一套拳也形成了固有的风格。

  在演练太极拳的时候,该快则快,当慢则慢,该强则强,当弱则弱,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但是,当我们把这个基本的道理升华为要坚持音乐的节奏感时,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每个武术动作中包含的音乐力量。每当音乐伴奏声响起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按照音乐的节奏找到打太极拳时的美妙感觉。

  

  

二、太极拳中的音乐速度

  无论是音乐的演奏速度,还是行拳的速度,都是以人的自身身体为演绎主体,不可能超过人体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所以他们的速度本质具备完全相同的共性,那就是以人为本的肢体运动。音乐的速度,是指在唱奏该作品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根据作品的内容,一般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以及变速。通常要规定在一分钟时间里唱奏多少拍。通常用快速表达欢快、兴奋、活泼的情绪,用中速表达抒情、优美、亲切的情绪,用慢速表达安静,思考,哀伤的情绪,变速则是对速度的转换要求。不同的音乐的速度,是不同内涵的表达,也构成了不同的旋律,呈现出斑斓多彩的场景。

  太极拳对速度的要求也是十分明确的。目前凡是国家制订的太极拳规定套路,都对演练时间提出了非常精准的量化指标,即要求多少分多少秒演练完成一个套路。而构成一个套路中的的每个招式,需要的基本速度是多少,它们的速度之和,自然就与时间的总长度形成正比。

  我们知道,每一套拳的改编、修订、制订,都是由国家组织非常有水平的专业人员—武术世家传人、武林掌门人、体育专家等,精心完成的。对于每个套路时间的规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套拳含多少招数、一招含几式几动,总要适当取舍,才能形成套路。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太极拳演练制成影视资料,由优秀的运动员演习,他(她)们基本上都能按照速度及时间完成。人们在学习这些影视资料时,也就潜移默化的遵循了行拳的速度。

  由于太极拳套路的速度内涵具备高度的科学艺术性,因此也就具备了高度的推广性,以至一个太极拳爱好者走遍全国,都能迅速地融入每处锻炼场地。

  太极拳也有不同的流派,习惯称呼为“陈、杨、孙、武、吴”等等。总的来讲,陈式太极拳要刚猛迅疾一些,形体上看就速度上也就比别的其他太极拳流派稍快一些。应当指出,无论何种流派,在每个具体的动作上,速度表达的时间值是不一样的。就是相同的动作,例如“掤、挤、捋、按”放在不同的套路中,速度的时间值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正所谓“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

  实际上,在社会广泛的演练人群中,选择音乐时,有舒缓的民族音乐,有较快速度的进行曲,也有原配曲调。这些都是根据自身需求做出的选择。虽然曲调速度有快有慢,但是,基本速度还是按照原配音乐速度控制的。总的来讲,速度是太极拳的命脉。打拳时按照音乐的伴奏速度演练,时而“白鹤亮翅”、时而“野马分鬃”,真是令人心旷神怡,一展风采!

  

 

 三、太极拳中的音乐旋律

  音乐的旋律亦称曲调,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它可以是单声部音乐的整体,也可以是多声部音乐的主要声部,或者称为主旋律。在音乐作品中,曲调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通常认为,曲调是音乐的灵魂。

  我们比较熟知的中国民族演奏音乐,如二泉映月、百鸟朝凤、高山流水、渔舟唱晚,一听就能感受到旋律中表达的凄恻、喜悦、超然、闲适等丰富的感情色彩,成功体现出作品要表达的内涵。

  太极拳是有自身旋律追求的,从王宗岳的《拳论》、陈鑫的《太极拳经谱》,到当代宗师们的各种宝贵著述,人们用了许多对称的词语来描述和诠释它:两仪、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开合、收放、进退、顶沉、清谜……不胜枚举吧。大师们也许不是音乐制作人,但是,他们皓首穷经,探微索幽,为后人塑造出太极拳“平衡和谐”的优美旋律,才使太极拳有了鲜活的灵魂。

  那么,我们在打太极拳时能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吗?结论必然是肯定的:一定能!答案很简单,就在我们的一招一式上。太极拳的一招一式皆有定名,几乎所有的名称都赋予了音乐旋律,以至我们从动作名称上,都能清楚地感受到不同音乐色彩的曲调。例如“金刚捣碓”感受到和声共鸣,“喜鹊登枝”感受到引吭高歌,“手挥琵琶”感受到婉转莺啼。就是“无极站桩”,也能感受到山谷空灵的荦荦静音。许多武术影视作品,早就把音乐的旋律与武术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到一起。比如,“随缘”的歌声响起,就会想到电影《太极张三丰》,“只要为你活一天”的歌声响起,就会知道这是电影《功夫》的插曲。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除了产生出不同的流派外,也研究出很多新的套路。因此,人们围绕这一流派有别哪一流派,提出了种种区隔;又围绕这一套路不同于那一套路,设计了种种招式。例如,发劲与松柔,紧凑与舒缓,大架与小架,老架与新架等等,还有形体具象的诸多差异。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总体上的说法,从本质上概括其异同,令人感到十分遗憾。要想从总体上阐明,我们必须看到音乐旋律的表达力量。音乐旋律的主要基础称为“调式”。简单地讲,所谓调式就是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主音,例如,一般较为耳熟的“A大调”、“B小调”。选用不同的调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旋律。

    太极拳同样如此。太极拳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风格,组成不同的套路,用一句话阐明:就是因为“调式”不同!换个逆推的说法,就是因为有了不同的“调式”,才组成了不同的套路、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而所有不同的流派,都有自身独特的旋律,所有的旋律,都集合于太极拳这一主旋律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