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占庭那些年(8)--抵御宗教狂潮

 陆一2 2018-07-28

        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与拜占庭军争夺了很久,不少基督教徒也组织了抵抗。然而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挡不住阿拉伯人的力量。阿拉伯人也没有采取很多迫害政策, 暂时允许了宗教自由。但是由于异教徒要缴很重的人头税,不断有大量的基督徒改信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的内乱持续了数年,后世的什叶派与逊尼派之争就源于此。在这几年里,拜占庭暂时稳定局势,君士坦斯二世与阿拉伯的总督穆阿维叶谈和。但是君士坦斯二世在内政上犯了不少错误,致使他逐渐失去支持力量。663年,他出走意大利以避重新来袭的阿拉伯大军。此时其子君士坦丁四世为共治皇帝。668年,这位皇帝被刺杀,年仅16的君士坦丁四世继位。

         君士坦丁四世算是希拉克略王朝不错的皇帝了,他积极抗击阿拉伯人,强化中央集权,用铁血的方法稳住皇权。在希拉克略王朝的统治下,此时的拜占庭罗马帝国已经将官方语言基本改为希腊语,皇帝称号也改为巴塞留斯9(希腊语),确立了希腊文化的重要地位以稳固帝国。

        为了抗击日益嚣张的阿拉伯海军,一种新式武器被抬上海防前线---希腊火。这种武器到后来在部分守城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希腊火的怒击

         据史料,希腊火是由叙利亚人佳利尼克斯发明的,他长期对炼丹术感兴趣。在随难民逃入小亚细亚时,他发现了一种黑色粘稠易燃烧的物质,这种物质大概就是石油类物质。他看见阿拉伯海军的围攻后,向皇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皇帝很快采纳了他的方法,并严格保密。

         678年,阿拉伯海军再次围攻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人的严厉封锁,他们在其他港口的攻击并没有太多作用。面对强大的敌人,拜占庭军队事先在首都海面上铺满涂上希腊火燃料,待到敌军靠近,大片火箭来袭,引燃整个海面。类似赤壁之战的场面便出现了。不同的是,赤壁之战是铁索连船,而这里是希腊火连着海面。

        总之,阿拉伯海军主力在这里完蛋了,残余部队又受到暴风雨的袭击,最后在希腊人的追击下近乎全军覆灭,陆战上拜占庭也成功取得了部分胜利。阿拉伯哈里发不得不签订和约,向拜占庭进贡。一时间,周边小国也向拜占庭纷纷称臣,阿拉伯帝国对拜占庭进攻的转折点到了。此后,君士坦丁四世一不做二不休,彻底驱除了所有一性论宗教者,摆平了困扰帝国多年的问题。这些人大多逃亡中东地,。成为科普特教的中坚力量。

         此后阿拉伯人与拜占庭交战互有胜负,阿拉伯人也将进攻重心放到了其他方向。拜占庭的北非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沦陷,阿拉伯人向西最终进攻到西班牙北部,直至被法兰克军队打败。东边最终打到中亚地区直至遇到唐朝军队。

         而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四世食物中毒去世后就陷入长期混乱,他的儿子查士丁尼二世无能昏庸又爱标榜自己为查士丁尼大帝再世,最终被推翻。希拉克略王朝末期数位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长期处在血腥的宫廷争斗上。这个时候拜占庭内部极度不稳,但受益于军区制还能维持防线。查士丁尼二世后来还曾复辟过一段时间,但最终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700年的欧洲西亚

        希腊贵族之间的血腥缠斗直到伊苏利亚王朝的利奥三世才告结束,他以精明的手腕结束了毫无意义的争斗。登上帝位后不久,阿拉伯人以利奥三世曾经和其合作又反悔为借口,打破合约再次进攻帝国,而北方的保加利亚人也不断迁徙进帝国境内发动袭击。在此之前,一度被君士坦斯二世收复的迦太基已经又沦落敌手。

         面对来势凶猛的阿拉伯人,利奥三世意识到较弱的己方军队不可能与之正面对抗,便决定以守为重,避战不出。阿拉伯人远道而来,缺少补给,不习惯多雨的天气,瘟疫横行。718年多次进攻无果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开始撤退。而海军再次利用希腊火的优势,基本消灭敌人。几年后拜占庭再次反击,最终迫使阿拉伯军队退回边界再也不敢大规模进攻。

         对于拜占庭来说,异教徒的宗教狂潮已经退却,但是对于皇帝来说,他不得不考虑遏制国内的宗教狂潮。教会在这些年里大肆扩张,收获金钱、提高权利,已经威胁到了君权的地位。加上涌入的难民修士甚至全国2%的人都加入了教会,极度影响到帝国人力。

        由于这个时候偶像崇拜已经很严重,不仅破坏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也是教会敛财的手段,另一方面,利奥三世企图利用基督教原教旨思想掌控基督徒的思想,消除教会的控制力。最终,被称为“破坏圣像运动”的大规模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了。

破坏圣像运动

        破坏圣像运动在726年《禁止崇拜偶像法令》后开始,利奥三世以强硬的态度处置各派的反抗,并扶持听话的教会首领,大皇宫门口的基督像首当其冲。利奥三世去世后,其子君士坦丁五世继位,变本加厉地支持破坏圣像运动。可是他的妹夫却乘机利用部分民众对圣像崇拜的拥护发动叛乱,自立为帝。君士坦丁五世不得不率军平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征程。(君士坦丁五世是第一位出现在游戏王国风云里的拜占庭皇帝)

        然而,战争的同时君五并没有放松对国内圣像破坏运动的支持,大批修道院被查抄没收,许多修士和修女被赶出宗教场所沦为竞技场游戏对象。伴随着大量人口的强制还俗,不少受迫害者逃到西方国家和阿拉伯地区。然而君士坦丁五世没有想到的是,罗马主教竟然在法兰克人的支持下独立并建立教皇国。

        不管怎样,破坏圣像在东方军区中得到了广泛拥护,激发了前线对抗阿拉伯人军队的士气,这也是阿拉伯人难以进攻拜占庭的原因之一。而君士坦丁五世在稳固东方战事后,又前往色雷斯组织对保加利亚人的战争。最终保加利亚人在决战中被击溃,君五也得到了“保加利亚屠夫”的称号,保加利亚人几十年内都不敢再袭击帝国。

         君士坦丁五世最终于775年再度进攻保加利亚前夕突发疾病去世,而他的儿子利奥四世基本延续了他的政策。不过在他死后整个破坏圣像运动发生了逆转,君士坦丁六世连同摄政皇后伊琳娜决定拥护崇拜圣像派,开始了大规模反攻倒算,不惜牺牲东方军区利益来获得支持。

        

伊琳娜女皇

         伊琳娜是个极其精明的女人,密谋能力满。她很快利用儿子君士坦丁六世的政策错误拉拢人心,并最终废黜了自己的儿子成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经历类似与同时期的唐朝太后武则天。她恢复崇拜圣像的理念最初得到教会和许多公民的大力支持,不过伊琳娜没有什么内政军事能力,对外一昧求和,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达到政治目的,声望越来越差。在她执政末期,一度还想和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联姻以整合罗马帝国,可惜查理曼的使者还没到女皇就被不满的贵族赶下了台。伊苏利亚王朝就此结束。

          然而圣像毁灭运动并没有结束,此后的几十年里仍不断反复,直到843年才宣告结束。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力量,使得拜占庭帝国的教权没能像中世纪中期的西欧一样凌驾王权之上。拜占庭的皇权专制稳定深化,但是也使得西方教会与拜占庭矛盾加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狂潮逐渐退却,外敌却再度袭来。伊琳娜女皇的继任者尼基福鲁斯一世在对抗阿拉伯人时接连败北,又被保加利亚大公克鲁姆的军队杀死,头盖骨都被做成了酒杯,沦为欧洲笑柄。

保加利亚大公克鲁姆

随着西方查理曼帝国的崛起和周围斯拉夫人的壮大,面临接二连三的失败后帝国该如何面对?


          觉得还可以点个赞吧O(∩_∩)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