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移民与重庆美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如果去重庆旅游,不去渝中等于没有到重庆,通远门古城址、洪崖洞古迹、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中山四路65号“双十”协字地桂园,等等,都是重庆标志性的景点。 (三峡博物馆外景) 在参加今日头条组织的#了不起的重庆母城渝中#活动时,我个人比较喜欢去的地方有两个,一是三峡博物馆,一是湖广会馆。 去博物馆是大多数游人的选择,到重庆,看了三峡博物馆,对重庆的底细基本上也就了解了。而湖广会馆则是了解中国清朝建筑风格和古代移民文化的好地方。 湖广会馆是一组清朝建筑群,始建于康熙年间,经乾隆到光绪年间的不断改建、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建,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里面还有禹王宫、齐安公所、广东公所等,总占地面积达1万8418平方米,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国内的会馆我看的多了,为什么喜欢湖广会馆,因为里面有一个“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 重庆一带,早期是巴人的地盘,但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时,巴人让秦人给灭国了。后来的重庆人,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重庆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当时的重庆属于四川,重庆移民高峰发生在清初,就是中国古代移民史上最后一次最大规模移民“湖广填四川”。 (湖广会馆内禹王宫) “湖广填四川”实是自明朝初年开始的“洪武大迁移”的继续。以江西人为代表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上游迁徙,明朝主要去向是今湖南湖北地区,清末人魏源在《湖广水利论》将赣人填两湖称为“江西填湖广”。 而长江流域的迁徙活动,早在唐末五代时已出现,明朝采取了政府强制措施,让移民运动达到高潮。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发布移民令,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自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移民大潮,史称“洪武大迁移”。 与“洪武大迁移”一样,清初“湖广填四川”也采取了强制措施,称为“楚民实川”。 (巴蜀移民来源) 据《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以康熙二十四年来说,全四川人口统计总数9万余人。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满眼凋敝,四野荒凉。《明清史料·户部题本》记载,见到这种情况,时四川巡抚张德给康熙皇帝上了奏折,认为,“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 于是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对两湖地区实施强制性移民,当时的手段极其粗暴,官兵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要求整村迁移进川。为了防止逃跑,采取强行捆押方式。 (移民推着独轮入川) 这些男女老少被绳子拴着,连成一串,一路哭着,背井离乡,日夜兼程,连大小便都不自由,欲方便时要说“我想解手”,申请解开被绑着的双手,在路边就地解决。现在巴蜀地区俗称上厕所为“解手”,就是这么来的。 要注意,解手之“解”原本念着gǎi(音改),而不念[jiě],是湖北麻城孝感一带移民的口音,就是松开绳索的手,清初移民运动中麻城是重要的人口中转站,迁移到巴蜀的麻城人也很多。而如今不少重庆乡下喜欢双手交叉,背在身后,也是因为移民被捆绑形成的。 (移民老照片) 当然,对这种说法法是有争议的,一种说法是“解手”一词早在明初时已出现,洪武大迁移也是采取捆绑手段,是山西“大槐树移民”文化的产物。 其实,上述可能都是附会,或者说巧合,“解手”俗语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因为古人穿裤子都是用布条、绳子当裤带,现在在农村不少地方还能看到,每次如厕都要用解开来,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约定俗称。 (移民入川担着铺盖) 需要说一下的是,因为先有“江西填湖广”,继有“湖广填四川”,所以现在巴渝人口的两湖人,其实大多是江西人。所以,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在内的中国不少地方,都喜欢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就是这个原因,是一种移民情结。 而移民城市的一大特点,是男人帅、女人俊。这是因为远支基因杂合交流的结果,凡混血儿多漂亮,就是这原因。重庆的美女明显比传统的美女基地苏州、杭州、扬州要多,重庆为何出产美女?很多重庆人未必注意,但我一个外地人想到了一个原因——与移民不无关系。不过这叫“国内混血”,有别“国际混血”,仍保有中国美女基因,是正宗中国美女。 (重庆美女) 重庆美女有肤白、腰细、腿长的特点,移民仅是重庆女人多美丽的原因之一,而独物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重庆女人。重庆别称“雾都”,大气水份多,有天然的面膜功能;重庆又是“山城”,每天上上下下的,比平原城市运动要多,腿脚肌肉客观上得到了健美训练,重庆女人多长腿,便好理解了。 还有一说法,重庆多美女与吃火锅也有关系。根据何在?火锅底料麻辣,在重庆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可达到排毒美颜功效。 (重庆美女) (重庆美女) |
|
来自: 金贝壳bf6un0sx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