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让您苦恼不堪?辨证治疗是关键

 mxb08 2018-07-29

导言

老年性便秘的发病与老年肠道解剖及生理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多由老年肠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力减弱造成,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常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发因素和致死因素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一种病证。

病因病机《内经》提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六腑以通为用,而大肠的传导功能的失常,常常因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病因病机分类如下:

①饮食所伤:过食辛辣厚味,饮酒过多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以致肠道干涩燥结,通降失常;

②情志所伤: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或情志失和,忧思气结,气郁伤肝,肝气郁滞以致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常。气有余便是火,肝郁化火,灼伤津液,津亏肠涸。

③气血阴阳亏虚:年老体弱,久病重病之人或过用汗、利、燥热、苦寒之剂等多种原因,气血阴阳受损。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肠道失润,大便干结;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

便秘虽为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有经脉络于大肠,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如肺气虚或肺燥肺热移于大肠可引起大肠传导失职,发为便秘;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而致便秘;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郁结可导致传导失常,出现腹胀便秘;肾主五液,司二便,肾精亏耗则肠道干涩,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阴寒凝结,传导失常也形成便秘。老年性便秘病机复杂,且多为虚实夹杂,因虚致实。病程中可与郁热、津亏、血虚、气虚、气滞、血瘀等同时存在,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导致便秘反复难愈。
辨证论治五法


一、宣肺通腑法

老年人多年老气虚,往往合并呼吸道疾病,素有痰浊,肺失宣肃之职,津液失于敷布,则肠道干枯,便燥成秘。《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血证论》云:“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肠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另外若大肠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而出现胸闷、咳喘之症。证属肺失宣肃、升降失常。治以宣肺益气、通腑降浊。方选清燥救肺汤加减:黄芪、生白术、桑白皮、瓜蒌仁、炙枇杷叶、杏仁、桔梗、百合、莱菔子、生地黄、麦门冬。本方以黄芪、生白术、百合、生地黄、麦门冬益气养阴润肺;桑白皮、瓜蒌仁、炙枇杷叶、杏仁、桔梗等宣降肺气;莱菔子、枳壳宽肠下气、除胀行滞,诸药配伍,共凑宣肺益气、通腑降浊之功。此为“开上通下、腑病治脏”之法,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整体观念的优势。


二、健脾益气法

人至老年,元气已虚,脾胃传化功能下降,气机升降难行,故常出现腹胀、纳差,且脾不为胃行其津液,阴虚津亏则肠道干涸,乃至便秘。证属中气不足,运化无力,治以补气健脾、润肠通便。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太子参、生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枳壳、焦槟榔、麦门冬、生地黄、玄参。方中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使脾肺之气得以内充则传送有力,大便畅通;麦门冬、生地黄、玄参养阴增液;枳壳、焦槟榔疏通气机,使气化正常,津液得以正常输布,腑气得通,大便得行。重用黄芪、太子参、生白术。大剂量生白术(每剂30-50g)具有良好的益气通便之功。


三、滋阴养血法

《景岳全书·秘结》:“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与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虚即津液之耗。”老年患者脏腑柔弱,气血津液多化生不足,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以致肠道干涩,燥结便秘。若擅用攻下之法,徒损阴液,便秘日甚。治当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方选润肠丸合增液汤加减:当归、生地黄、白芍药、桃仁、麻仁、枳壳、麦门冬、玄参、知母、何首乌、肉苁蓉、生大黄(后下)。方中当归、白芍药、何首乌、肉苁蓉养血润燥;玄参、生地黄、麦门冬、知母滋阴泻热通便兼以增水行舟;桃仁、麻仁体润滋阴,濡润肠道;生大黄(后下)以助通便,急下存阴;枳壳理气宽中,并使滋阴补血之品补而不滞,无碍胃之虑。诸药配伍,共奏养血润燥,滋阴通便之功。


四、行气活血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逐渐进入老年,五脏日衰,气血阴阳匮乏,常因虚致瘀,老年人又多有长年积劳耗损,多属久病入血,久病必瘀。瘀血内阻,气机失调,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津停,致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出现便干难解。属气滞血瘀,传化失职,治以行气活血、通下导滞,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生地黄、桃仁、丹参、决明子、白芍、枳壳、厚朴、焦槟榔、川牛膝。方中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血中之气;桃仁、决明子活血、润肠通便;生地黄养阴清热;枳壳、厚朴、焦槟榔理气行滞;川牛膝活血,引热下行;桔梗开宣肺气,合枳壳一升一降,调整气机,取气行则血行之意,全方共凑行气活血、通下导滞之功。


五、温阳通便法

老年患者真阳不足或脾肾阳虚,温煦无权,肠道传送无力,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常伴有腹胀、纳差、腰酸肢冷、夜尿频数及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状,均为脾肾阳虚之象。宜治以温阳通便,方选理中丸合济川煎加减:党参、白术、炮姜、肉桂、肉苁蓉、制首乌、牛膝、当归、厚朴、枳实。方中党参、白术、炮姜益气温脾,肉苁蓉温肾益精、暖腰润肠;牛膝助肉苁蓉补肾壮腰、善于下行;当归养血润肠;厚朴、枳壳消胀除满、宽肠下气而助通便。便秘严重,加麻子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畏寒明显,加肉桂以温阳散寒。诸药配伍,重在治本,佐以通便治标,补中有通,寓通于补,通不伤正,共凑温阳通便之功。



上述诸种情况有时单独可见,有时相兼并见,故各种治法应随症灵活运用。如血虚而兼燥热者,宜养血润燥,佐以泻热通腑。气虚、血虚往往相兼出现,治疗时应根据气血偏虚轻重,采用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之法。气虚而兼阳虚者,则宜益气润肠,佐以温阳通便之法。



1经典医案

常某,女,69岁,退休教师。于2008年11月24日初诊,诉10 a来反复出现便秘,每5-7 d一行,伴腹胀、纳差,烦躁不安,倦怠乏力,时有腹痛。曾服用通便灵、麻仁润肠丸等药,大便仍不顺畅,停药即便秘加重。查其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厚,脉细无力。证属脾气不足,传化无力,以益气健脾、润肠通腑为治则,处方:黄芪、党参、当归、陈皮、枳壳、麦门冬、生地黄、玄参各15 g,生白术30 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便秘稍减,仍感腹胀,纳差,舌脉同前。上方加焦槟榔10 g,焦三仙各15 g,继服7剂,大便通畅,腹胀明显减轻,腹痛消失,纳食增加,精神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较前有力。为巩固疗效,上方去焦槟榔,继服7剂,其后症状消失,且无反复。
按:例1患者虽有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烦躁等实证,但用泻下导滞等药物虽能解其干结,但仍排解不畅,腹胀难除。故应知老年患者脾气虚衰,脾胃传化功能下降,且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肠道干涸便秘难解,治宜益气健脾、润肠通腑,标本兼顾,诸症得除。


2经典医案

例2:吴某,男,73岁,退休干部。于2009年3月9日初诊,诉平素常感腰酸背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胃脘胀满、冷痛,喜热饮食。近5 a上述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自服牛黄上清丸、麻仁润肠丸即腹泻,泻后又秘结,并感腹胀加重。查舌淡苔白腻,脉沉涩。证属脾肾阳虚,以补肾健脾,温阳通便为治则,处方:肉苁蓉、川牛膝、党参、炒白术、当归、厚朴、枳实、火麻仁各15 g,肉桂10 g,炮姜、升麻各6 g。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大便已通,1-2 d一行,腹胀缓解,腰膝酸痛,四肢不温减轻,但仍觉胃脘发凉,舌淡苔白稍腻,脉沉。上方加砂仁(后下)6 g,继服7剂,腰酸肢冷、胃脘发凉等症状均明显减轻,为巩固疗效继服7剂,上述诸症皆消。
按:例2患者病为阳虚便秘。肾司二便,脾主运化,老年人脾肾阳气虚衰,脾胃功能虚弱,肠道传化失职,肠腑闭阻;肾阳亏虚则肠道失于温煦,气化无力。故便秘非火结之秘,而是津液不足,运化力弱,用滋肾益脾方可获效。



老年性便秘与一般习惯性便秘不同。老年人多有阴虚血燥、气虚不运等基本问题,病症虚实夹杂,单纯润肠药往往用久作用不大,而承气汤等泻法虽能解燃眉之急,但终为治标之法,不能久服,否则会导致气虚、津亏更甚,反而加重病情。所以老年性便秘的治疗,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当“以补为通”,使补虚而不壅滞,通腑而不伤正,虚实兼顾。另外,老年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平常应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少食肥厚辛辣之物,坚持适当的运动,以利于气机畅通,改善大肠传导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