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在笔先

 聽雨軒sjh 2018-07-29
lynnlee君醉心书法每有奇想,某日质曰:何谓意在笔先?善哉此问,直指关键。

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这段材料当然是伪托,估计是哪个美院教授干的意在笔先。因为这个思路跟当前美术教育的主旋律异常合拍,那就是以工业制作的思路来理解东方古典艺术的生成:先立一个框架,然后小心翼翼地填充内容,最后粉饰为完整的作品。这段伪托的文字当然出现很早,但很早也有批评这个观点的立场出现,
王澍《论书剩语》道:“作字不可预立间架,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死法。”

当代人创作,多是用“死法”,或者说是集字法。过去人集字挺难的,现在有各种字典,甚至还有现成的集字范例,再说可以看各种展览,于是集字法蔚为大观:先预设章法疏密,次设定字法大小,再设定墨法浓枯,其次设定主次内容对比,主要内容黑色大草,辅助的就要朱砂小楷……。很多书家展览作品尚可,日常书写一塌糊涂,此无他,不及谋划故。或者盛年作品尚可,晚年书法反倒退步,这也是年老气衰难以刻意布置的缘故。

反观古人则不然,日常书写与创作是一体的,未有谋划而后动者。其次,其书写能力随着年龄的提升并不会有退步之弊,反而多于最后的岁月渐入佳境,因此有人书俱老之说。

那么“意在笔先”只为空谈误事之说?否!意在笔先本身没错,错的是后人的理解。

其中关键在于,何谓“意”?

近人今人受现代社会的影响,多以思虑安排为意,而古人以感动为意。这种意与形与情都有关联,但同分别之识关联不大。前代书论满纸象形比喻,后人多以为夸张虚泛之说,其实则直指而切要。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之类,古人认为已经表意无余,无须诠释。后人一头雾水,猜测是否别有秘传。

唐代虞世南《笔髓论》中对刻意布置的书写方式明确批评:“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邪!”李世民师法虞世南,对于书法的内在巧妙也多有体会:“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李世民所谓“作意”,切切不可当作现代人的思虑考量来理解,而应该从他前文所言“求其骨力”来映照。而骨力之生,一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一在于无意间的感动。

从这个角度讲,书法中的意,又被称为无意,这是苏轼的观点,后来被很多人所接受。米芾晚年也曾自诩“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自古及今,余不敏,实得之。”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字,肯定有人认为这是胡扯,命题和反命题怎么能是一个内涵?所谓无意,是指意的内容无可事先拟定;而李世民所谓“皆先作意”,是书写之前先得有所感动而后书才有佳作。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述说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无意的境界更难,而得意的境界通常都有体会,如登高则有通透之意,临渊则有战战之意,春日有生发之意,秋日有敛静之意,不过在空调房子里面呆久了人就迟钝了而已。李仲轩老人讲拳学,“十年寒窗出一个读书人,七代出一个贵族,三百年才出一个戏子。大戏子被称为妖精,的确如此,能惊天动地,能颠倒众生。他有绝顶聪明,一个意象很快就抓住,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身上就有什么。”

书法大家就是能抓住我们容易忽略的意,而且能形诸笔端。至于由得意而进于无意之境,这不是一般人考虑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