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的发家史可比太平军复杂多了,早在嘉庆年间“捻子”“捻匪”等词就已出现在当时清朝大臣的奏折中。所谓“捻匪”也就是“股匪”的意思,指的是流窜在安徽庐州、凤阳、颍州、亳州及河南汝州、南阳、光州、陈州一带的区域性土匪团伙。 据当时的清朝大臣和后来史学界考证,“捻匪”的源起和早期骨干分子正是白莲教起义的残部,清朝史料中就记述称“向有白莲遗党……号曰红胡匪,每一股谓之一捻,是为捻匪之始”。 目前大致可推断“捻匪”在嘉庆统治前期(1804年左右)就已出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捻匪”都只是聚众从事抢劫勒索、贩卖私盐、吃大户、赌博偷窃等非法活动,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也基本上没有抗差、抗粮等公开与官府造反作对之举。 但由于白莲教义的影响,“捻匪”一直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只是因力量不够、时机未成熟而没有付诸实践。等到咸丰年间太平军兴起后,特别是1853年太平军北伐部队正好途经“捻子”根据地,这下才真正“干柴遇上烈火”,打家劫舍的“捻匪”由此开始向以推翻清廷统治为长远目标的捻军转型。 捻军内部构成十分庞杂——1855年雉河集会盟后捻军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并确立了黄、白、红、蓝、黑5旗军制,各大旗多以宗族、姻亲、血缘关系吸纳同族、同姓人加入,内部则以宗亲观念为纽带维系凝聚力,实行家长式统治。 此外,由于局势动荡,大量贫苦农民、无业流民、矿工、船夫、散兵游勇、盗贼无赖也都纷纷加入捻军,因此短时间内捻军就扩大到20万人左右。但从战斗力上来讲,捻军还是差得很多,1862年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率清军4万余人进攻据守雉河集一带的捻军主力,歼灭2万余人(张乐行等重要首领阵亡),捻军寨堡全部被摧毁,大本营雉河集也变成一片瓦砾。 虽然后来与太平军余部合编后组建的新捻军一度重振旗鼓,采取运动战对付清军,并取得了1865年4月下旬歼灭僧格林沁以下7000精锐的辉煌胜利,但由于捻军错误地分散兵力,又缺乏稳固根据地,最终在李鸿章指挥的清军和地主团练围追堵截下遭到失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