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一篇《感谢贫穷》看哭无数人……

 闲谈集锦 2018-07-31

带你读完52本好书


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北大女孩“感谢”贫穷令人泪目 来自有书 16:56

文 | 沫沫  · 主播 | 赏新晴


贫穷,可怕吗?


当然,它会带给你无尽的痛苦、挣扎和迷茫。它会限制你的视野,刺伤你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你至亲的生命。


去年,北大学霸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演讲曾轰动一时,这个演讲一阵见血地指出一个社会现象:寒门再难出贵子。


面对逐渐固化的阶层,面对不可跨越的差距,穷人家的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跨越这座高不可攀的大山?




最近,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被疯传。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今年的一个高考考生,名叫王心仪,今年高考她以707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因家境贫困,高考结束后,经物理老师介绍,她一直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


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的时候,她仍然独自一人,在异乡打工。


“我印象当中只有三次失眠,一次是直到发布高考分数的那天,一次是知道录取结果的那天,另一次就是看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王心仪说道。


在异乡的她,看到妈妈发来的照片,无比兴奋,那种迫切的心情,促使她急切地让妈妈多拍几张照片,好把这辛辛苦苦得来的录取通知书看个仔细。


王心仪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典型的寒门之女。


她妈妈体弱多病,两个弟弟在上学,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一家六口的生计,全靠家中的几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


出身贫寒,没有让她丧失斗志,也没能阻挡她改写自己的人生。


她曾这样写道: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对此,很多人觉得:贫穷,没什么值得感谢的,你应该感谢身在贫穷之中,仍不忘努力奋斗的自己,你应该感谢委屈牺牲自己,仍供你读书的伟大的亲人们。


以上,都不无道理。


但是,如果贫穷已经是一种既定的事实,为什么她不可以平和地接纳和感谢呢?


很喜欢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比喻:


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重重的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播种,我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再破土而出?


可母亲告诉我,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长大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些话,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贫穷,是一种限制,一种阻障。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成长,就要突破这种阻障。


为了破土而出,我们只能让自己更强大。破土前,也许有很多疼痛,破土后,我们就像一颗成熟的麦子,扎根于土壤,光芒撒成一片汪洋。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不好的,就看你怎么看待它。


贫穷,并不可怕,它本身是一个很单纯的概念,不能理性地对待,夸大它的负面影响的“穷病”才可怕。




我认识一位业内非常出色的编辑,文章写得一流,也经常指导帮助我们。


和她聊天过程中,我得知她出生在农村,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她从小就明白,在有限的家庭资源中,自己才是唯一可靠的资源。


奋斗,才是跨越阶层的唯一出路。


后来,她从村子考到镇上,再到县城,考到市里,尽管过程很难,她都一一坚持了下来。


现在的她,在北京做着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说,没有人真正想要过贫穷生活,但我挺感谢以前的贫穷时光;因为知道自己起点低,才不会轻易放弃,更懂得珍惜和上进;因为不想过穷日子,才更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由此可见,贫穷作为一种外在的生长环境,和富贵一样,既可以促使你变得更好,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差。


当然,我并不是夸耀贫穷,贫穷从来不值得夸耀,但它也并不可耻。


萨克雷说: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


我们可以穷,只是不要生了穷病,更不要谈“穷”色变,物有阴阳,凡事有利有弊,富贵带来的不全是教养,贫穷带来的也不全是绝望。


生活中,无论是些小人物,还是一些名人,不乏穷苦出身,大概很少人以曾经的穷苦为耻。正确地认知,理性地对待,才是正确的姿态。要知道。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财富。


感谢,不是时过境迁的作秀,而是一种直面生活的勇气。




贫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前一段时间的《极限挑战》,在上海崇明中学的百日誓师高考冲刺大会上,录制了这样一段别开生面的扎心视频。


现场所有的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大家都站在操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黄渤黄磊等人问了孩子们六个问题,每肯定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前进六步。然后,大家以六个问题之后的位置为起点,一起冲向目的地。


1.你的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


2.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3.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地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而且现在还保持着一定水准?


4.你从小到大的旅行经历当中,是否有过一次出国经历?


5.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


6.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每个问题抛出来时,都有一部分人前行,一部分人原地不动。六个问题问完,原本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学生们差距变得非常明显。


有一部分孩子,始终在还在最初的起跑线上,未曾移动过半步。


这六个问题,实际上代表着父母的眼界,格局,是否有为子女持续输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能力。


家境贫穷,意味着你的起点比别人低一点,而你的起点,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影响你的终点,却不能决定你的终点。



人生路漫漫,主要还是要靠自己。


而那些待在原地的学生是不是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事实证明,起点站在最前面的,不见得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起点并不理想的,也可以冲刺在前面。起点也许并不理想,努力却从不会被辜负。


同样的问题,极限男人帮们也做出了回答,六个问题问完,黄磊、黄渤、王迅还待在原地。


可是,走到今天,他们输了吗?


并没有。


如果说父母没有给他们好的条件,没有“伞”的他们,由于自身的足够努力,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也长成了他们自己最好的模样。


人生就像一部长篇,贫穷,或者说,曾经那些贫穷的日子,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带来了很多局限,但那不过是开篇,你可以把它写成不同的结局。




富兰克林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如果你体验过贫困,你就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绝望,因为穷,我吃得比人家差,穿得比人家土;


因为穷,我不敢接受心仪的姑娘;


因为穷,我放弃了本可以更好的发展机会,因为穷……我这辈子是逃不出去了。”


生活中这样的托词很多吧。


但是,也总有人做出了其他的选择。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过:


盖文王盖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之成大事的英雄,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他们遭遇了比苦难更为沉重的打击,但是苦难并没有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面对贫穷,不要去抱怨父母,也没必要同情自己,更不需要痛恨贫苦。


如果命运若给你一个较低的起点,你更需要昂起头,穿起你的盔甲,奋力反击,逆袭成王。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共勉。


有书共读行动计划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

带你每周共读一本书,一年读完52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