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这些美丽的句子,你都读懂了吗?

 竹海清韵 2018-07-31

三千多年前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是先民发自内心所吟唱的质朴抒情歌谣。一词一句都蕴含了情感之美,已融入进了民族的骨血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其中绝美的诗句太多,下面这八句,引用最多,流传最广。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大意:你送我木桃,我拿美玉回报你。并不是为了答谢你,只期盼情意永好。


木桃和美玉,看似不对等的回报。而情人间相识相爱的美好情感,远超玉石的价值,将其赠送也不会显得贵重。正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大意:生死相依,我们已经发过誓了,牵着你的手,就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被多少情侣用来表白。但少有人知道,《击鼓》本是一首战争诗。


诗中男子怨战争的降临,怨征战无归期,怨生死聚散。想起曾经和女生白头偕老的约定,然而残酷的战争,却让他违背自己的诺言,硬生生将他和情人分离,读来令人心酸无比。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大意: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眼分外娇。


写美人的诗句,自古甚多,这一句可谓流传最早,成为后世评价美女的标准之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亮丽生动,气韵灵动。那楚楚动人的笑靥和顾盼生辉的秋波,是怎样的千娇百媚,令人销魂摄魄。


《硕人》,写的是春秋时代卫公夫人姜从齐国嫁到卫国时的盛况。这句诗描绘的绝代佳人正是卫庄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大意: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桃夭》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方玉润《诗经原始》曾言:“千古词赋香奁之祖”,意即《桃夭》这首诗打开了千古以来中国诗词歌赋关于女性容貌描写的宝盒。


“逃之夭夭”由本句引申而来,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大意: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水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蒹葭》的美,因邓丽君和李健的《在水一方》,走进千家万户。它的美,远不止爱情里的渴慕和追随。


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包含人生的象征意蕴。


在水一方的伊人,可以是触不可及的暗恋对象,可以是事业的追求,可以是生活的渴望......它具备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大意:风雨交加,天昏地暗,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这天,风雨交加,昏天暗地,屋外鸡声四起,女子不禁思念起心上人来。


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见到了久别的情郎。骤见欢欣,自可想见。大概,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变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


正所谓“哀景写乐,倍增其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大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采薇》,本是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士兵在回家路上,回想起当初出征时,杨柳青青,而今征战归来,感慨时光流逝,军旅艰辛无比,而自己的生命,却在战争中慢慢虚耗,触景伤情,黯然神伤。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大意: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象有三个秋季长啊!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无非是为了极言思念之切、之深。


热恋中的情人,耳鬓相磨,朝夕厮守。恨不得将你我捏成泥,一个泥你中有我,一个泥我中有你。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倍感煎熬,所以就有了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课程福利 -


著名吟诵专家余水容精心录制的六节系列课——《诗经的解读与吟诵》在亿课上架了。


课程详情

▼▼▼


《诗经》为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古代科举应试者皆习之。四书之一的《大学》里有12处引用了诗经的句子。


孔夫子很推荐《诗经》,“诗三百皆弦而歌之。”


诗是要唱出来的,这就是吟诵的起源,也是我们现代人去学习《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最好的方式。


在《诗经的解读与吟诵》系列课中,余水容老师将为喜欢《诗经》的学员用不同的调子演绎“诗三百”中的名篇。


比如,《蒹葭》篇,用传统的江苏调唱是一种感觉,用创新的调式吟唱,歌的意味更浓,而台湾地区的吟唱恰恰就是广为传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的雏形。


每节近六十分钟的音频中,你可以听到余水容老师对《诗经》风、雅、颂各部分重要篇章的解读和丰富调式的吟唱,对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诠释,以及对四言诗创作的详细解析和示例说明。


我们今天广泛运用的很多成语,如一日三秋、天作之合、逃之夭夭、未雨绸缪、投桃报李等,皆来自《诗经》里这种四言诗。而中学课本中收录的名篇——曹操的《短歌行》,就是一首四言诗,有《郑风·紫荆》、《小雅·鹿鸣》的痕迹。


《诗经》,大声唱出来更好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