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芙靓妆拙政园

 苏迷 2018-07-31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适逢第23届拙政园荷展,五百年世界遗产浸润在风韵雅致中。由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立此主题,寓意深长。意为,品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告诫世人,不为名利所困,应守住身心而洁身自好。

  挥之不去,园门迎客莲香尚在鼻翼缠绕,亭榭竹坞畔,涵碧草坪上的水芝,已诱人神往。游客影绰,蜂蝶舞恋。芳菲间,跟着贪婪目光的感觉游走,很惬意。只觉得缸中睡莲,盆中芙蕖,或“香远益清,沁人心脾”、或“幽淡半开,含羞脉启”、或“雅逸脱俗,孤芳静怡”……二百多个名品缸荷争奇斗艳,让游者受宠若惊,目不暇接。

  不经意,寻荷方始已渐醉,沐然荷香魂相牵。荷,承载着诗意生活,在乐府民歌里,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牵动过多少人的深挚思慕。难怪一拨又一拨的游者,在趋之若鹜中,纷纷与水芙蓉微距亲昵,怡然之萌,任性率真。

  既是荷展,惊喜还在后头。闻香寻循,碗芙精品在零距离中频频“暗送秋波”,令人心猿意马。细端赏,抑或“粉妆婉丽,淡定玉立”、抑或“巧柔默守,静若似棉”、抑或“袖珍雅然,深藏翠盖”;其涵碧芳容,楚楚动人的妩媚各具妙韵。这种小而精雅的碗菡萏,文化气息之清新,品读中颇感意味深长。

  一瓷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那各式碗莲,一经青瓷包装其荷文化之风雅,彰显无遗。“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一曲缠绵的《青花瓷》,让我在默默静赏中油然而生,继而心醉沉迷!

  名园荷展,就是与众不同。那种“步步生莲”的“盛宴”,撩人在十步内必有芳香的涟广池荷中,去追梦寻影感受自然。倚栏烟波花拂的“芙蓉榭”、徜徉光朦翠池的“远香堂”、逗留风荷满目的“四面亭”、踽步雨莲声籁的“留听阁”;拙政园珍遗的绵绵长卷荷花图,可谓风月无边,雅韵无穷。

  我虽吟不出“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类似这样优美的咏荷诗,但在这充满明风古韵的荷色里,却禅意到缕缕幽淡的情怀。夏日的安恬无处不在。

  面对娇红娅姹,绮丽清雅的池池倩莲,我浮想联翩,人们喜荷,因为其品质高贵,花色纯净,气韵不凡。历代星河中,人们诗咏赞荷、撰文颂荷、挥毫画荷之杰作层出不穷。周敦颐的《爱莲说》流传千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脍炙人口;俞致贞的《荷花图》传邮万里;

  拙政园之夏,一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千姿美莲衬托,处处妙构出“画舫载莲叶,曲廊花影疏;池荷鸳鸯双,楼塔映欹红”的天堂梦境。正如著名作家、盆景艺术家周瘦鹃先生如是说:“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幽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