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立医院用药真的“贵而精”吗?

 昵称8fy0l 2018-08-02

都说公立医院好,公立医院医疗人才技术精湛,设备的齐全。但是今天我说说的是公立医院的“贵”。

服务贵?药价贵?首先我们说说药价,许多看病的人都知道,现在看病医生总能以捆绑的形式开着一瓶药附带这一些辅助药,这样价格就上去了。

中国的高药价问题,我提供一个思路。首先要声明,这不是我的发明。作为市场主义者,恰好它非常能说服我。

中国药品降价的一大阻力,在公立医院。80%处方药由公立医院开出来,大病用药几乎都在公立医院流通。无论药厂还是药商,他们都要看公立医院脸色。这个机制注定了:便宜药和昂贵药之间,医院总是偏向后者

这是社科院学者朱恒鹏的观点。几年前我接触到这个知识,许多久思而不决的问题,许多看不太懂的现象,都为之豁然一清。理解这个问题,得了解中国医药体制前传。

过去医院有“以药养医”现象,原因是医疗资源集中,还有价格管制。不只挂号费低,手术费治疗费也由官方标价。管得住名义价格,管不住医生开药。挂号费不是规定10块钱吗?于是开药好几百元,这种事情顺理成章。有一段时间,药价暴利价成为全民公敌。一盒进价几十块钱的药品,医院卖价几百块钱,治理高药价成为民众呼声。很快,政府出台了药品加成制度。比如说,每种药品进入医院,只能加价15%,这是医院的合理利润。看起来相当合理吧?这种价格管制显然不可能成功。医生既然管开药,他们多开一些药不就行?一时之间,医院滥开药变得很普遍。一盒药能管的事,非开三五盒,可吃可不吃的药,医生也是“宁滥勿缺”。加价原是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向,药品加成制度迫使医生滥开药,不仅造成浪费,还让他们承受额外的道德压力。毕竟,没有多少医生愿意胡乱地给病人开药。药价加成制度实行很多年,积弊很深。除了滥开药,还有个一个额外的坏现象:医院采购药品的成本价,突然之间,贵了一大截。这里面的道理,其实也不难理解。不同的药品,相同的功效,一个20块钱,另一个100块,医院会选哪一个呢?如果自由加价,选20块钱便宜药,加1520块钱,再卖给患者。医院赚到钱,患者也接受。规定医院只有15%加价权,他就倾向后者,购进100块钱的药品,再加价15%,同样也才赚这么多。很显然,患者负担增加了很多。药品加成制度下,药企倾向卖高价药,医院也是默许的。药企大获其利,占主动的医院显然也分得好处。回扣和返点是前些年医药领域的潜规则,也是医院重要的收入来源。药价猛涨的结果,是新一轮的管制。从2016年起,全国许多省市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医院每年上报采购指标,在卫生部门、发改委、社保、医保部门统一协调下,集中向药企招标采购,医院不能在采购价上加价。这就是“零差价”制度。

无论药品加成,还是“零差价”,采购高价药都更符合医院的隐秘利益。这一点药企也很清楚。公立医院的强势不改变,药价管制不解除,他们采购高价药的偏好就不会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