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7000年前华夏酿酒史: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刘莉问道仰韶!

 潘安158 2018-08-03

8月1日上午,国际著名考古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莉一行2人走进仰韶酒业参观考察。仰韶酒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富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素娜,总经理助理樊建辉全程陪同。

刘莉教授于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美国天普大学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2-1983年工作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96年至2010年任教于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2010年至今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在欧美考古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考古学理论、东亚早期文明、聚落考古、新石器时代到早起国家、淀粉粒分析与早期生业态研究等。她先后发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中国考古学》(剑桥世界考古学系列)等著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幅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国际公认的中国考古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

近些年来,刘莉教授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引发了考古学界的极大关注。在刊登于2017年第2期《中原文物》的《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一文中,她对仰韶文化中以小口尖底瓶为代表的出土陶器作出了如下重要论述:

“西北部地区的陶器传统主要是仰韶文化的陶器特征,其代表性器物包括尖底瓶、盆、钵及灶,另外陶漏斗也出现在不少仰韶中晚期的遗存中。尖底瓶的功能长期以来多有争论,传统的观点为汲水器,但经实验证明无法有效使用于汲水。另一种观点为尖底瓶是酿造谷芽酒的发酵容器;而漏斗一般用于过滤或转输液体,其功能也应与酿酒有关。”

“尖底瓶的器型特殊,其锥状的底部有利于酿酒过程中沉淀渣滓(谷物的颖壳等),与现现代酿造啤酒使用锥状体的容器具有同样的原理;其小口可方便密封,有利于发酵,这是因为酒的酿造过程需要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根据我们的观察,各地区仰韶遗址出土的许多尖底瓶内壁上都附有一层黄色残留物,类似于米家崖陶器的情况。尖底瓶分布极其广泛,遍布黄河中游地区,延续整个仰韶时期 2000 多年。这一现象说明,使用尖底瓶酿酒的传统在仰韶文化分布区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注意到,尖底瓶的分布地区与鬶—高柄杯的分布区完全不重合。同时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很难找到可以称作酒杯的器物。那么仰韶人如何饮酒?答案是:尖底瓶既是酿酒器、贮酒器,又是饮酒器。”。

“陶器的产生及其型制逐渐向复杂化发展的过程与食物加工的方法有密切关系,而煮粥与酿酒是早期陶器的重要功能。”

此行刘莉教授专程来到仰韶酒业,进曲房、走车间、探工艺,每到一处,都以她独特的学术视角对每一处细节认真询问和仔细记录,体现了一位考古大家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在全方位了解了仰韶酒的四陶工艺和生产流程后,刘莉教授来到仰韶酒文化博物馆,当在琳琅满目的展示区看到陶元素满满的仰韶彩陶坊系列产品时,她对仰韶酒业紧密结合仰韶文化,独具匠心的开创出独立自主新香型白酒,反过来又以风靡市场的陶香美酒滋养和传播仰韶文化的巧妙构思和成功做法表示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刘莉教授表示,希望仰韶酒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以陶香美酒为载体,传承和弘扬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仰韶文化,践行和升华好中华民族光耀世界的文化理念与民族精神。

日月轮转,星河璀璨。七千年前的仰韶人用陶制酒和储酒,七千年后的仰韶人不忘初心,擎起亘古先祖智慧的火种,重塑陶器耀世的光华,在坚守传统制陶工艺和酿造技术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要求,精准把握九粮之配比、窖菌之多寡、火力之疾缓等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将四陶工艺巧妙融合其中,开创出中国第十三种香型---陶融型白酒。

2018年是仰韶酒业值得纪念的一年,以仰韶文化中鱼纹葫芦瓶为瓶身原型的仰韶彩陶坊已经问世和畅销了整整十年。2018年也是仰韶酒业承前启后、再赴新征程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豫酒振兴的大背景下,仰韶酒业趁势推出的以最具代表性的仰韶文化出土陶器---小口尖底瓶为瓶型演变而来的彩陶坊天时系列日、月、星三款产品即将荣耀上市。其厚重大气的优美瓶型和古朴典雅的彩绘图案再一次与仰韶文化深度交融,绽放出辉映古今的光芒。这既是对仰韶文化的致敬之作,也是仰韶酒业在未来3-5年突破30亿,靠近50亿目标的具体谋划和战略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