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详细版

 心静如水vqolwc 2018-08-03

0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项目

包含元素

判断依据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等

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

Fe、Mn、Zn、Cu、B、Mo等

生物体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元素

主要元素

C、H、O、N、P、S

六种元素占细胞总量97%以上

基本元素

C、O、H、N

在细胞鲜重与干重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都是最多的

最基本元素

C

在细胞干重中含量高达55.99%,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图解模型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
细胞中的水

1.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生理功能

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不同生物及细胞含水量特点

(1)一般来说,水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含水量:

水生>陆生;

幼年>成年>老年;

代谢旺盛的细胞>代谢缓慢的细胞;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1)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比值的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表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但生物体的抗逆性(如抗旱性、抗寒性等)与此相反,即二者比值越小,抗逆性越强。

     (2)在活细胞内,受温度的影响,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温度升高时,自由水增多,反之,结合水增多。

 水的存在形式与代谢、温度的关系


2
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K+、Cu2+、Mg2+、Fe2+、Cl、HCO3、SO42等。少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生理功能


功能

举例

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的Ca2+,如果血液中Ca+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

维持生

物体内

的平衡

渗透压的平衡

Na+、Cl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酸碱平衡(即pH平衡)

人血浆中的HCO3、HPO42等对血浆pH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3
蛋白质

1.氨基酸及其种类




2.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蛋白质的结构

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②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1)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①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总质量-脱去水的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

 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②游离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③游离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3)蛋白质中含有N、0原子数的计算

 ①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②0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4
核酸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核酸的形成

     (1)DNA: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2条长链构成

     (2)RNA: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1条长链构成





4.DNA与RNA的比较


种类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碱基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

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空间结构

通常由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构成

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和叶绿体

原核细胞:拟核、质粒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核酸的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核酸与蛋白质的联系





5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

        (1)糖类的元素组成:C、H、O

        (2)糖类的分类及功能



概念

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不能水解的糖

脱氧核糖

动植物细胞

组成DNA的成分

核糖

组成RNA的成分

葡萄糖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

两分子单糖的糖

蔗糖

植物细胞

细胞的能源物质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

多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许

多分子单糖的糖

淀粉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的

主要储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

基本组成成分

糖原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中的

主要储能物质




2.脂质

 (1)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磷脂还含有P和N

 (2)脂质的分类及功能


种类

组成元素

生理功能

脂肪

C、H、O

①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磷脂

C、H、O、N、P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等的重要成分

胆固醇

C、H、O

①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

能有效地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6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

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乳糖是还原糖;蔗糖和多糖(如淀粉)是非还原糖,但其水解产物仍是还原糖。




2.实验方法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2)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3)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 + 3滴苏丹Ⅲ染液样液变成橘黄色

 方法二: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的选择

   ①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含糖量较高的生物材料,而且材料的颜色越浅越易于观察。可选用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但不能选用甜菜、甘蔗等,因为它们所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马铃薯因含淀粉较多也不能作实验材料;不能选西瓜、血液(含葡萄糖)、含还原糖的绿色叶片等作实验材料,以避免颜色的干扰。

  ②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富含脂肪的种子。

  ③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材料,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的蛋清。

④在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时样液的颜色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鉴定物质

还原糖

蛋白质

试剂成分

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鉴定原理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使用方法

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并且要现配现用

先加A液,再加B液

使用条件

加热煮沸

不需加热

实验现象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紫色




7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

(2)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方法步骤


步骤

器材与试剂

作用与原理

(1)制片

①将消毒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的0.9%NaCl液滴中

②将载玻片烘干

0.9%的NaCl

②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

(2)水解

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8%盐酸中,

30℃水浴保温5分钟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3)冲洗

用蒸馏水的缓流冲洗10 s

洗去残留的盐酸,避免影响染色

(4)染色

吸去水分;将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滴2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 min;吸去多余染液,盖上盖玻片

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能使DNA染上绿色吡罗红对RNA亲和力强,能使RNA染上红色

(5)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调节清晰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3.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等,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如许多植物和动物等,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同一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是密切联系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内容

     施莱登、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不同细胞的形态、大小、生理功能千差万别,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2.细胞都有相似的细胞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均含有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多肽和糖的聚合物)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DNA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DNA分子、裸露

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裸露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质(体)

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细胞分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相同点

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

③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4根据细胞结构进行的生物分类



3
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

1细胞膜

  体验细胞膜的制备


        

实验原理:利用渗透作用,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制得细胞膜。


    

方法步骤:

(1)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临时装片。   

  (2)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随后可看到红细胞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3)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就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还有少量糖类,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与脂质构成糖脂。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出,保证细胞代谢正常进行。但是控制能力是有限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保持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功能的协调。

         

  方式一:一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信息分子如激

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等)识别,引起靶细胞生理反应。

 方式二: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受体识

别,将信息从一细胞传递给另一细胞。

方式三:通过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携带信息

的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胞而实现信息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


项目

特点

原因

实例

影响因素

结构

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主动运输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大

功能

特性

具有选择

透过性

遗传特性决定载体蛋白种类、数量,再决定选择透过性

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内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外因:温度、pH、02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2细胞核

细胞核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项目

特点

功能

核膜和

核孔


①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与内质网相连,且有核糖体附着

②在有丝分裂中,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③核膜及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①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膜上有酶附着,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如RNA和蛋白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核仁

①折光性强,易与其他结构区分

②在有丝分裂中,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体)

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②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③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核液

指细胞核内的液体

构成核内的液体环境



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细胞器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分布

动、植物细胞

绿色植物细胞

结构

①双层膜: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②线粒体基质: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和少量DNA和RNA

①双层膜:使叶绿体与周围细胞质基质分开。

②类囊体: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其薄膜上有光合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扩大了受光面积

③叶绿体基质:位于基粒与基粒之间,含有酶和少量DNA、RNA

功能

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①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②均具有能量转换功能;

③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等,能够进行转录、翻译(内含核糖体)形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控制细胞质遗传;

④共同参与了自然界的碳循环


(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项目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液泡

分布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结构

由扁平囊和小囊泡构成

具有膜的泡状结构

由液泡膜及其内

的细胞液构成

功能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等),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在植物细胞中与细

胞壁的形成有关

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与渗透作用有关,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3)无膜结构细胞器


项目

核糖体

中心体

分布

动、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结构

椭球形的粒状小体,含RNA和蛋白质

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

功能

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分布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中心体

含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含RNA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能进行复制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实验原理:

①呈绿色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不需染色。

②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③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和染色后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①用高倍显微镜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但不能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②制作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保证细胞的活性。

③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方便、制片简单、观察效果好为原则。由于藓类植物的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晰,可取整个小叶制片,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含叶绿体的或其他颜色鲜艳的植物细胞,不能用来观察线粒体,因为原有的颜色会遮蔽键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影响观察。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一般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④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栅栏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稍带些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4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真核细胞内,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共同构成的膜系统。





 3.生物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②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③糖类与细胞膜外表面上的某些蛋白质构成糖蛋白,可形成一层糖被,糖蛋白有保护、润滑、识别作用。



4.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结构上的联系:



        (2)在功能上的联系: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①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并对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起决定性作用。

 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重要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互不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01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实验

 扩散作用的概念:

物质分子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向相对含量少的地方转移的现象。







3.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注意事项: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低浓度)的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高浓度)的溶液。

     (2)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h,Sl溶液的浓度就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此时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

     (3)若S1和S2为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h=0。





0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可与外界溶液形成浓度差而渗透吸水或失水。

(3)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故前者收缩幅度较后者大。




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一般选用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因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明显;液泡最好带有颜色,更便于观察;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故不发生质壁分离。

(2)实验试剂的使用:

①若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②若使用质量浓度为1 mol/L的KNO3溶液,因为K+和NO3-可被细胞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璧分离后又自动复原。(尿素、甘油、乙二醇等溶液发生的现象同上)

③若使用质量浓度为1 mol/L的醋酸溶液,则细胞不发生质璧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3)该实验中存在两次自身对照:第一次是自然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对照,第二次是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对照。






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的出入方式

自由扩散的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的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的概念: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三者的比较



物质出入

细胞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除水外)

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

特点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需要载体,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需要载体,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举例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影响因素

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内因:

外因:影响呼吸供能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氧气浓度等)






2
膜泡运输——大分子(或颗粒)的出入方式

胞吞的概念:大分子(或颗粒)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包围着大分子(或颗粒)的小囊,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胞吐的概念:大分子(或颗粒)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或颗粒)排出细胞。




胞吞与胞吐的比较


运输方向

实例

备注

胞吞

细胞外→细胞内

白细胞吞噬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红细胞

(1)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2)运输特点:物质通过囊泡转移,不需载体蛋白协助,但需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胞吐

细胞内→细胞外

分泌蛋白(如胰岛素、消化酶、抗体等)、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等






04

 酶与ATP


01

1
细胞代谢与酶

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酶的本质和作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作用机理

(1)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两者的比较如图:





2

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若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若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3
与酶有关的曲线及分析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①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②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表示酶专一性的图像和曲线

(1)图像:


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分解后的产物,C、D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

②酶和被催化的底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2)曲线:

①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对反应物A具有催化作用。

②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对反应物B不具有催化作用。



3.表示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


 (1)甲、乙曲线表明:

 ①在一定温度(或pH)范围内,随温度(或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最适温度(或pH),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或pH)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使酶失活;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随温度升高可使酶活性逐渐恢复。

 (2)丙图曲线表明: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4.表示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图甲: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图乙: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注:

①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4
与酶有关的实验与探究

●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对照实验:指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1.酶本质的验证实验

(1)设计思路:绝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数为RNA;蛋白质的鉴定常用双缩脲试剂,RNA的鉴定常用吡罗红染液。

(2)实验方案: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待测酶溶液

等量已知蛋白质溶液(或RNA溶液)

处理

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或吡罗红染液)

现象

是否呈现紫色(或红色)

呈现紫色(或红色)

结论

若呈现紫色说明该酶为蛋白质,否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若呈现红色说明该酶为RNA,否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不是RNA。








2.酶催化作用的验证实验

(1)设计思路:蒸馏水对底物没有催化作用,酶对相应的底物有催化作用。

(2)实验方案: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现象

底物被分解

底物未被分解

结论

酶具有催化作用












3.酶高效性的实验探究——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1)实验原理:

①2H2O22H2O+O2

 ②通过对过氧化氢酶与Fe3+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催化效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2)实验方案:



注意事项:

①肝脏的新鲜程度:必须是新鲜的刚从活体动物中取出的。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放置久了,会受到细菌分解作用使组织中的酶分子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

②滴加FeCl3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不能混用。否则,由于酶的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

③将肝脏研磨成液,目的是使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充分释放出来。

④观察实验现象时,注意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先后、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卫生香的燃烧情况、冒泡时间的长短,说明酶的催化效率的高低。








4.酶专一性的验证实验

(1)设计思路:用两种不同的酶作用于同一种底物,或用同一种酶作用于两种不同的底物。通过观察反应是否发生得出结论。

(2)实验方案: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同一种底物(等量)

与酶相对应的底物

另一种底物(等量)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另一种酶(等量)

同一种酶(等量)

现象

发生反应

不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不发生反应

结论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5.探究不同环境因素(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1)设计思路:

①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梯度(或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比,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②酶促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所对应的温度(或pH)最接近最适温度(或pH);相邻组之间的差值(即梯度值)越小,测定的最适温度(或pH)就越精确。

(2)实验方案:


组别编号

1

2

……

n

实验材料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和酶

温度(或pH)

t1(或a1)

t2(或a2)

……

tn(或an)

衡量指标

相同时间内,各组酶促反应中生成物量的多少,或底物剩余量的多少

实验结论

生成物量最多的一组,或底物剩余量最少的一组对应的温度(或pH),最接近最适温度(或pH),这说明不同的温度(或pH)会对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6.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理解

酶的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即酶促反应速率)。








02

ATP

1
ATP的结构和功能


(2)结构示意图:





ATP的功能: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中储存了大量的能量。当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断裂,大量的能量释放出来,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项目

ATP的合成

ATP的水解

反应式

ADP+Pi+能量→AIP

ATP→ADP+Pi+能量

所需酶

ATP合成酶

ATP水解酶

能量来源

植物:光合作用(光能)和细胞呼吸(化学能)

动物:细胞呼吸(化学能)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

叶绿体基粒、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生物体需能量部位,如:细胞膜、核糖体、细胞核、叶绿体基质等

含量特点

细胞中的ATP含量很少,但转化很快,所以一般情况下体细胞中ATP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注意: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ATP专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光反应产生的ATP远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3
 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的关系

1.A点表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IP,ATP产生量仍然有一定数值。

2.AB段表示随O2供给量逐渐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产生量随之增加。

3.BC段表示当O2供给量达到一定值后,ATP产生量不再增加,因为有氧呼吸过程还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有机物、ADP、磷酸等。


注意:当横坐标表示呼吸强度时,ATP产生量的曲线应从原点开始。




4
生物体内几种能源的关系

1.直接能源:ATP。

2.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主要能源:糖类。

4.储备能源:脂肪(主要),植物细胞内还有淀粉,

动物细胞内还有糖原。

5.根本能源:太阳光能。








05

 细胞呼吸


     



02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3.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及相关元素的转移






03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注: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3.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注:

①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的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②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或乳酸菌等的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04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方式

项目  

有  氧  呼  吸

无  氧  呼  吸



场所

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酶

反应的

差异点

①氧化分解彻底

②终产物:CO2H2O等无机物

③释放能量多

①氧化分解不彻底

②产物:乳酸或酒精和CO2

③释放能量少

联   系

①第一步都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②两者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注意: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物最大区别是无氧呼吸没有水生成,且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2.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分布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05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以C6H12O6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以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为重要依据,则判断方法可总结为:

1.无CO2释放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如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

2.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可增大,如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当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方式),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化,但若将CO2吸收,可引起气体体积减小。

4.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方式,如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如下分析:

(1)若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2)若,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3)若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常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CO2的检测: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CO2的产生情况。

(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探究过程



注意事项:

(1)将装置(甲)连通橡皮球,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进入A瓶的空气先经过含NaOH溶液的锥形瓶,去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进入澄清的石灰水。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部因素(环境因素):温度、O2浓度、CO2浓度、含水量等


影响

因素

曲线

解读

应用

温度

①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

②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细胞呼吸强度随着温

①低温下贮存果实和蔬菜,可延长保鲜时间;

②大棚蔬菜栽培时,阴天或夜间适当降温,可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O2浓度

①O2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可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和性质。

②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O2浓度小于C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且随着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加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④O2浓度大于C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①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防止此类病菌大量繁殖;

作物栽培中的中耕松土,可保证根的正常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提倡慢跑,可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

④稻田定期排水,可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

CO2浓度

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增加CO2的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蔬菜和水果的贮存中(包括窖藏),增加CO2的浓度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水为细胞呼吸提供反应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禾谷类种子等在贮藏时,降低含水量,可使细胞呼吸强度降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延长贮藏时间





注意:种子、蔬菜和水果都需要在低温、低氧情况下储藏,不同的是种子还应保持干燥,而蔬菜和水果应保持一定湿度。低温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一般为零上低温。





06

 光合作用

06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捕获光能的色素(即光合色素)的分布、种类和功能

(1)分布: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2)种类和功能:




(2)叶绿体的功能: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适于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①叶绿体内有许多类囊体及其堆叠成的基粒,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类囊体的薄膜上还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便于吸收光能。

②类囊体的薄膜以及叶绿体的基质中,分布着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02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本实验缺少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

(2)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子植物的生长。

(3)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更新气体的成分。








(1)该实验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

(2)该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使叶片中原有的营养物质(淀粉)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以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在用碘蒸气处理之前应用热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3)本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实验中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因变量为好氧菌聚集的部位。

(2)本实验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能产生氧气。

(3)该实验的巧妙之处:

①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便于观察和确定产生O2多的部位。

②无空气和黑暗的环境,排除了O2和光的干扰。

③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可分为光照多的部位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

④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次验证实验结果。







(1)该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218O和C18O2),因变量是释放O2的放射性。

(2)本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03

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2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所需条件

光、色素、酶

[H]、ATP、多种酶

进行场所

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物质转化

能量转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两者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2)光反应是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准备阶段,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完成阶段。

(3)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3
光合作用过程的总反应式及其中的元素转移




4
光照和C02浓度骤变时对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H]、ATP和(CH2O)含量的影响

     

条件

C3

C5

[H]和ATP

(CH2O)合成量

模型分析

光照强度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

增加

减少

减少或没有

减少

光照强度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

减少

增加

增加

增加

光照不变,CO2量由充足到不足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光照不变,CO2量由不足到充足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4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水分和必需矿质元素供应等。

2.光合作用的强度,常用光合作用速率来表示,即以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同化量或者有机物的生成量等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




(一)单因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分析及运用

1.光照强度:通过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来影响光合速率。

曲线分析:

①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 

    ②AB段: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③B点: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刚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对应值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此时B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④BC段: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C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了(主要受细胞内酶的数量、酶的活性、C3和C5的含量的限制),此时C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注意: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通常都高于阴生植物



实践应用:

①阴天,温室大棚适当补充光照强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②不同作物对光照强弱的要求不同,故阳生植物要种植在向阳处,阴生植物要种植在背阴处;

③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




2.CO2浓度:通过直接影响暗反应速率来影响光合速率。


      

曲线分析:

①图1和图2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强,但当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图1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时的CO2浓度,此时的CO2浓度称为CO2补偿点;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

1和图2中的CO2浓度分别达到B点和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此时B点和B′点的CO2浓度称为CO2饱和点。


实践应用:

①温室栽培农作物时,应增施有机肥或使用CO2发生器等,以增大温室中的CO2的含量

②大田种植的农作物应合理密植,“正其行,通其风”,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



3.环境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

曲线分析:

①AB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加;

②B点:所对应的温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③BC段:当温度超过B点对应温度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强度也开始下降, 50℃左右时光合作用几乎停止


实践应用:白天将温度调至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降低酶活性,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保证有机物的积累。




4.必需矿质元素供应: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N是构成叶绿素、酶、 ATP等的元素;P是构成ATP等的元素,参与叶绿体膜的构成;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K影响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曲线分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N、P、K、Mg等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渗透失水而萎蔫, 光合速率下降。


实践应用:为了保证植物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同时避免施肥过多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做到合理施肥。



5.土壤中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水时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但缺水更主要的是导致叶片气孔关闭,阻断CO2供应间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此外缺水时叶片淀粉水解减弱,糖类堆积,光合作用产物输出缓慢,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曲线分析: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实践应用: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二)多因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分析及应用

光合作用往往同时受到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制约。


曲线


曲线分析

①P点:该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②Q点:在该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而是坐标图中各曲线所表示的其他因素,可通过适当提高这些因素的方法来提高光合速率。

生产上应用

温室栽培时:①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同时适当增加CO2浓度,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②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总之,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增加光照强度、调节温度或增加CO2浓度来充分提高光合速率,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发生范围

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蓝藻、光合细菌等

所有活细胞

发生场所

叶绿体(真核生物);细胞质(原核生物)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发生条件

只能在光下进行

时刻都在进行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综合分析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


检测指标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真正(总)光合速率

CO2

 释放量(黑暗)

吸收量

利用量(即固定量、消耗量)

O2

 吸收量(黑暗)

释放量

产生量

有机物

 消耗量(黑暗)

积累量

产生量(即制造量)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1)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

(2)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3)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02、CO2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

①光合作用产生O2量=实测的02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O2量。

②光合作用固定CO2量=实测的C02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CO2量。

 ③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量=葡萄糖的积累量(增重部分)+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





光合速率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2)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3)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06

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

【实验原理】

1.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原理:绿叶中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可以用纸层析法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实验程序】





色素种类

主要吸收的光

色素颜色

色素含量

溶解度

扩散速度

胡萝卜素

蓝紫光

橙黄色

最少

最高

最快

叶黄素

黄色

较少

较高

较快

叶绿素a

红光和蓝紫光

蓝绿色

最多

较低

较慢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多

最低

最慢



实验中几种试剂或化学物质的作用

(1) 无水乙醇:可溶解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 层析液:使滤纸条上滤液细线的色素分离开

(3) 二氧化硅:增大摩擦力,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

(4) 碳酸钙:中和研磨过程中释放出的酸性物质,防止绿叶中的色素被破坏




注意事项

(1)提取色素:

①选取的绿叶要新鲜,颜色要深绿,以保证提取液含有较多色素。

②研磨一要迅速,因为无水乙醇易挥发;二要充分,使色素更多地释放出来。

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2)制备滤纸条:

①定性滤纸需经干燥处理,以吸收更多的滤液(色素)。

②将一端剪去两角,以保证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均匀、整齐,便于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形成弧形色素带)。


(3)画滤液细线:

①要画得细、直、齐。

②待滤液干后再重画1~2次,既增加了滤液细线上的附着量,同时又使滤液细线中的各种色素扩散起点相同。


(4)分离绿叶色素:

①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②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3.绿叶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

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①滤液细线过粗;②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07

 细胞的生命历程


0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的生长

1
生物体的生长

1.生物体生长的概念:指生物体体积的增大。

2.生物体生长的原因:一是细胞的生长;二是细胞分裂。




2
细胞的生长

1.细胞生长的概念:指细胞体积的增大。







02

细胞增殖与细胞分裂


1.细胞增殖的方式:细胞分裂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03

细胞的有丝分裂

1
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
动、植物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时期

分裂图像

共同特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染色单体

②细胞适度生长

前期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②形成纺锤体

③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中期

①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其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

①每个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使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丝消失

②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成为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2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5
与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1.核糖体:间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并决定细胞的分裂方向;在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

3.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4.线粒体:为DNA、蛋白质的合成及纺锤丝(星射线)牵引染色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04

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相关的实验

1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1)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以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

(2)由于酚酞遇NaOH显红色,可以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从而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进而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实验流程:

(1)制备琼脂块:用塑料餐刀将琼指块切成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2)浸泡:将3块琼指块放在烧杯内,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将琼脂块淹没,浸泡10分钟,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注意:不要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表面)

(3)切割: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来,用纸巾把溶液吸干,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

(4)测量、记录、计算: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填表。



实验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制约细胞体积增大的因素:

(1)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能力就越大。

(2) 细胞核和细胞的体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个核内所含的遗传信息是一定的,控制细胞活动也就有一定的限度,这就决定了细胞体积不能够太大。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过重,影响了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实验原理:

1.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2.各个细胞的分裂独立进行,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4.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培养:课前3~4 d ,将洋葱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底部接触水,放置温暖处培养,待根长至5 cm时取用

2.装片制作:

过程

方法

时间

目的

解离

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且处于分裂期的较多),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3~5min

①这段时间,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且处于分裂期的较多;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

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约10min

有利于下一步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

染色

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

3~5min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质)着色

制片

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注意事项:

1.应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做实验。

2.解离时间过短,则细胞间质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时间过长,则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3.漂洗时间要充分,否则会影响下一步染色体(质)着色。

4.染色时间过短,染色体(质)着色不明显;时间过长,染色体(质)周围结构也被染上深色,无法辨认染色体(质)。

5.压片过轻,细胞未分散而相互重叠;过重会使组织压烂。两者都影响观察效果。

6.显微镜观察到的都是死亡细胞,不能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死亡。

7.显微镜观察到的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历时最长。






08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01

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1
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内的DNA相同,但由于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因而转录生成的mRNA和翻译生成的蛋白质不同,这是不同类型细胞出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异的根本原因。


   

2
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区别:

(1)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保持着全能性。

(2)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3
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比较

项目

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原因

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

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结果

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新的个体

程度

大小

细胞分化程度有高低之分: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细胞全能性有大小之分: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

关系

①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已分化的细胞都含有保持物种遗传特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因而都具有全能性

②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难以实现,细胞分化程度越低,

全能性就越高

   








03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1
细胞的衰老

衰老细胞的特征

        ①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②多种酶(如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③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传递。

        ④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①单细胞生物:个体衰老或死亡与细胞衰老或死亡同步。

 ②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密切的关系。个体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但未衰老的个体内也有细胞衰老。

③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




2
细胞的凋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细胞凋亡的实例:蝌蚪尾消失;人胚胎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消失;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角质层细胞正常死亡更新;白细胞吞噬细菌后的死亡及效应T细胞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等。这些都是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①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对机体有利。

②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而是在不利的因素(如病菌感染、缺O2、有毒物质毒害等)影响下的细胞非正常死亡,对机体不利。



3
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的概念:是指受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大量增殖会引起癌症(恶性肿瘤)。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③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1)细胞癌变的原因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②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生长。

(3)细胞癌变的机理 (如下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