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医生回归床边 将时间还给患者

 渐近故乡时 2018-08-03

尚医图书

专注出版医管精品图书

微信公众号ID : BetterCare-sy


让医生回归患者的床边,武汉市中心医院以信息化手段和更智能化的方式,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变医生的工作模式,提升医生的五大能力,起到良好效果。

我,是一位大型三甲医院的信息化工作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这样规模的医院从事这样的工作,并且信息化建设成效在当地还算有一些影响力,我曾经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成果,直到一个场景深深触动了我。

 

那是周末值班的一天午饭后,我趁着午休时间,准备到一个病区去转转。楼下是内分泌科,进入医生办公室,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位医生坐在电脑桌前,桌上放着一份还没吃的午餐,而医生自己挂着吊瓶,同时翻阅着患者的病历。


虽然不忍打扰,我还是和医生聊了一会儿:“我是今天的值班医生,这几天感冒生病,今天严重了,临时换班来不及,就挂上吊瓶来办公了。这会儿已到中午,患者有检查结果出来,我得先看看,一会儿还要给患者写病历,这系统都管着呢,写不及时,医务处可是要罚的,呵呵……之前叫了份外卖,一会儿微波炉热热,反正现在输液也不太方便吃。”我等着医生输完液,帮他把外卖拿到微波炉里去热,路上突然忍不住鼻子一酸。

医生太忙碌了,管着患者的健康,却没有时间关注自身的健康。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确,医生要查房、要上手术、要写病历、要和患者沟通,还有科研课题任务等,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但是,医生的状态和患者的感受是平衡的吗?

不是。

医生的感受是诊疗任务重、科研任务重、文书任务重、拖班严重;

患者的感受却是医生很忙,没有耐心和他们沟通,给他们的关怀太少……

 

有一位医生曾给当地卫计委医政处写过一封信:50%的住院医生平均每天用于写病历的时间超过了一半,上班就开始写病历,没时间看患者。

 

信息化做了这么多年,很多医院都用上了电子病历系统,或许大家都很得意:医生不用再手写病历。可是再回头看看,信息化是否真正地解放了医生的劳动?


答案是,没有!医生仍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前录入患者的病历,医生办公室成了医生工作时间中待得最久的地方。

我们应该让医生回归患者的床边,将更多时间还给患者。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武汉市中心医院制定了《打造“数字医生”,提升“五个能力”》的规划。


一、提升诊疗能力。


运用临床辅助决策+人工智能提升医生诊断能力,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标准,在医生前端系统集成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根据症状及患者各类检验检查报告,自动生成疾病靶向图,直观地提示医生患者疾病相关度。

 

在临床医技辅助诊断方面,为了减少漏诊,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工具,与腾讯公司合作基于觅影开展胃癌、肺癌的智能影像诊断与武汉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基于乳腺病理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提升诊断准确率。

 

为了辅助医生合理用药,在医生临床医嘱系统集成合理用药决策支持系统,可根据患者诊断做用药范围的推荐,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事前阻断,在信息系统与临床药学的管控下,辅助用药的使用得到良好控制。事后,通过基于大数据开发的合理用药电子预警平台系统,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药品的超量使用问题进行统一分析,提供药学部、监察科部门作为管控依据。


二、提升工作效率。


引入语音识别病历系统,提升医生工作效率。医院实施了移动语音病历系统,医生通过手机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身份认证后,在手机端随时调阅患者病历、报告、影像资料。临床危急值发生时,第一时间通过系统提示医生,医生可通过语音录入床边病程,系统可自动识别转化成文字,保存到电子病历系统,无需医生再回工作站录入。全院病房医生全部安装,且每天同时在线应用人数超过50%。在门诊240个诊室,部署语音识别麦克风,医生可直接语音录入患者病历,通过门诊办公室与信息科的大力推广,所有门诊医生已可实现语音录入病历,极大地提升了医生工作效率。

 

在护理方面,通过智能血糖仪集成血糖管理系统,实现了采集血糖后,自动传输到系统中,减少了人员再次抄录的时间,并降低误操作。在手术住院科室,患者输液时,通过基于物联网的输液监测系统,实时测量输液袋重量,传输至护士站大屏及护理手持终端上,为输液的巡视增加了更加智能的手段。


三、提升科研能力。


基于历史医疗大数据,挖掘临床诊疗路径。医院建立临床科研大数据分析平台,将十余年的历史数据做全面分析,通过诊疗效果和诊疗费用的综合分析,挖掘出合理的临床路径,从而指导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推行。

 

引进基于循证医学的科研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诊疗循证、病因循证、治疗循证、预后循证等多种方式,让医生在此平台上可以获取不同角度的科研论据。


四、提升沟通能力。


这里包括提升医生之间以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为了促进医生之间更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了学科联动、科科通实时会诊应用。医院在全院每个病房的医生办公室,部署科间实时会诊系统,医生随时可以向不同院区、不同科室,以及医联体其他单位医生发起远程会诊申请,可通过音、视频在线讨论,以及患者诊疗资料的共享,有效提升会诊率及会诊效果。在医务处与信息科的共同推进下,全院会诊全部实现电子化。

 

在医患沟通方面,借助互联网实现院前院后的在线沟通,医院建立了湖北省首家互联网医院,开展与居民的在线音、视频咨询,并通过微信在线图文咨询方式,补充形成了多渠道的医患沟通方式。医院借此渠道,开展了包括院后伤口造口等专科护理网络门诊,且科室可通过此平台开展患者的随访,相比传统电话回访方式,提升了患者体验。


五、提升学习水平。


医院的医生学习是长期的过程,合理便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对提升医生学习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医院建设了在线学习考试平台,可通过预制各类临床主题考试题库,实现在线考试,考试成绩与人事系统对接,完善到员工个人档案。


本文整编自尚医新书《贴众而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百佳案例(2015-2017)》中武汉市中心医院提供的案例《打造“数字医生” 将时间还给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