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晶310W组件价差达0.2元/瓦以上,保质量还是抢订单?

 蕴德悦茗斋 2018-08-03


近日,国开新能源单晶310W组件中标结果公示,令行业唏嘘的是,从中标价格来看,单晶310W的价格已经跌破2.2元/瓦。

 

但这种趋势也并不意外,2018年下半年,国内光伏电站的下游需求将主要集中在领跑者项目上,面对这样的情形,TOP 10的组件企业如果想要分得一杯羹,必须启动符合市场变化规模的定价策略,价格的背后也反应出企业不同的生存法则。

 

领跑者市场成2018年下半年组件企业重点厮杀区域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止6月份,2018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为24.3GW。可以预见的是,在经历531之后,2018年下半年国内市场的新增装机需求寥寥无几,势必无法延续上半年的安装势头。

 

从下游光伏电站需求分析,2018年下半年预估安装量将由光伏扶贫+第三批领跑项目+工商业分布式+遗留的地面电站项目四部分组成。其中,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计划共计4.18GW,而光伏扶贫电站的组件采购大部分已经完成,同时,遗留的地面电站规模也十分有限;按照惯性分析,工商业分布式还将在2018年下半年有一定的装机规模,但这部分规模具有不确定性,无法预估。

 

根据国家能源局要求,第三批领跑基地需要于2018年6月30日前启动开工,并于年底完成全容量并网,否则将按季度下调上网电价。综上分析,5GW的领跑者市场将成为国内TOP 10组件企业竞争的重点区域,尤其是高效组件产能部分。

 

从国家电投到国开新能源的领跑者组件招标,动辄上百兆瓦的规模吸引着国内大部分的组件企业参与其中。但从5月底国家电投2.7-2.8元/瓦的报价到7月底国开新能源2.08-2.19元/瓦的中标价格来看,近20%左右的降幅也真切的反映了531之后行业竞争的惨烈程度。

 

组件端0.2/瓦的价格差保质量还是抢订单


一方面是组件价格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各组件企业的投标价格也开始呈现巨大的差异,从上述两次招标中可以看出,不同企业报价差别巨大,低价与高价的差别甚至高达0.2元/瓦以上,这样的价格差异在组件端可谓是令人震惊了。同时,这些要求先进技术产品的项目中,一线品牌难觅身影也令人唏嘘。

 

据光伏們了解,目前行业中可以规模出货单晶310W的企业其实并不多,而这么多二三线企业哄抢310W及以上组件订单值得考量。其实对电站投资商来说,如何在价格之外识别各家组件企业真实的技术和经营实力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另外,从组件报价策略中也可以明确的反应企业在应对新政时的不同策略。众所周知,在531新政之后,国内下游光伏电站需求的急速萎缩,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如何应对市场的急速变化,则考验着企业的经营能力。

 

实际上,各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别并不大。所以,不同的价格策略背后是企业生存之道的体现。不少企业为了在行业寒冬之时“活”下来,宁愿用成本价甚至不惜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来抢占订单,从而保留企业运转下去的资本和动力,来等到行业复苏。长久来看,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与违约风险都成为价格之下才勉强考虑的因素,这无疑对光伏电站投资商以及整个行业来说存在巨大风险。

 

而有的企业表示,虽然531后行业发展压力大,价格有一定下降在所难免,但价格下降的前提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技术提升,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低价竞标不可持续。事实上,行业需认真考虑组件制造商的长期可靠发展,要立足长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合理的利润是企业长期生存的保障,而且企业稳定的经营下去才能给产品提供长期质保。

 

以531新政为节点,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曾在某会议上强调,我国我国光伏产业需坚持高质量发展,将发展中心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上来,坚持质量第一,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建设质量、服务质量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质量将成为我国光伏行业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问题,有企业呼吁行业,在价格持续走低的当下,电力投资商还更应关注产品供应商的财务健康水平、稳定经营能力等,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与保障产品质量并驾齐驱,才能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